ゞ_轻描丶幸福的 发表于 2014-11-10 15:39

美赛经验

队伍组成      首先谈谈队伍组成,三个人一定要有明确、合理的分工:建议一个同学负责书写论文,所以要求英语必须过关,最好是有雅思、托福、GRE、GMAT这几个考试中一个或两个的经历,至少要学习过,如果想拿好的成绩的话,单单过六级肯定是不太够了。而且在赛前要积累英文科技论文的书写语句,比如各种公式、表格、图片的正确描述方法。书写论文的同学一定要在赛前就论文写作问题与指导老师多沟通、多准备。最好用英语多写几个模版,准备模版的事后面会详细写。另外两个同学可以主推建模、数据处理还有编程。基本的建模会涉及到的问题和方法要熟悉,各种建模问题的分类和算法各大网站上材料很多,就不多做赘述了。各种软件也要熟练使用,无论是用于求解的matlab、lingo、spss, 还是用于绘图的visio,都需要熟练掌握。(不一定是我说的这些软件,能完成类似功能的自己喜欢的软件就好)赛前准备      刚才说了一些团队内成员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那么什么才是最好的练习提升方式呢?“实战出真知”,赛前无论准备了多少方法,会用了多少软件,编写了多少程序,准备了多少英语写作,最后我们都需要把他们落实成论文模版的形式,我们可以把赛前的准备就当做一个小的建模比赛过程,可以团队自己对某个问题进行建模,三个人一起准备,不要各自为政。在准备的过程中就要走一遍建模比赛的流程:建模、数据处理和编程、图表制作论文书写还有排版,把一切比赛中可能会涉及到的细节都走一遍。把这个流程走下来后,我们就能把针对某种建模方法的论文模版写出来,而且要保证你在比赛中如果想用这种建模方法,稍把模版做修改就能把比赛论文中应用这种方法的部分写出来。      有同学说:数学建模比赛的灵活程度很大,我们不可能事先把所有模型和求解方法都看到。那么准备还有多大意义吗?当然是有意义的,虽然数学建模题目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是很多方法都是有通用性的,同一类模型可以用到不同问题中,这也是数学建模的意义所在。很多时候并不是方法不适合,而是你对方法还不够熟悉,导致你没法很灵活地把方法用到这些问题上。所以赛前一定要多准备,细准备,准备一个建模方法就要把它弄成模版的形式。这样如果你在比赛中真的用到这种方法的话,就可以省下很多的时间,利用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你就可以去思考一些专门针对题目的新思路,不至于自己的论文毫无创新之处。      不过各种建模方法还是太多了,大家平时任务也比较重,课余时间都用来搞这个也不现实,那怎么样高效而有针对性地去准备呢?我建议结合自己队伍的能力情况和题目类型去准备相对来说通用的一些方法。      题目的类型,我们队伍只准备MCM,也就是A, B两道题,ICM的C题没研究过,我就不多说了。一般来说,美赛的A题的物理背景更丰富,比如像去年的烤盘设计,再前几年的棒球棒sweet point问题,高台滑雪问题。如果队伍里面的同学非常擅长这种问题,各种物理数学方法都很擅长,也很擅长搞微分方程等一系列在物理问题中会频繁出现的数学问题。并且能用计算机很好地把模型求解出来。那么你们可以在赛前好好准备一下这类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法。而B题的背景一般都是一些偏向管理类的问题,如果队中同学对数理统计方法、管理运筹问题比较擅长的话,可以多准备这类问题的建模和处理方法。当然还是两类问题都很擅长是最好,但是要是时间不多的话,最好还是结合一下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来选择准备的主要方向,而且最好队伍要统一意见,这样比赛时选题也不会有太大分歧。在这些准备的过程中,也要多看一看往年的优秀论文,学习他们的写作、排版和逻辑结构。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们小组之前的比赛经历,因为不擅长编程,也没有做好赛前的准备,所以我们之前2013年的比赛无功而返。之后我们一度还怀疑自己,队伍内部也出现了小分歧,但是这时一位我们学校搞数学建模很厉害的老师及时提醒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尽量弥补不足的同时也要扬长避短。毕竟,劣势并不是通过一朝一夕就能够变成长处的。平时大家学习也比较忙,完全把课余时间放在建模的培训上也不现实。所以我们就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赛前准备和比赛的策略,最后的结果也比较令人满意。总结一下:团队尽量不要有及其不擅长的项目,三个人的能力能形成互补是最好。但如果队伍能力特点和思维方式比较一致,特点也比较突出的话,建议根据自身队伍特点扬长避短。毕竟比赛涉及范围很广,灵活性也很大,只要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把问题引导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上来就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果比赛过程      首先是选题,如果在赛前准备中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想选题应该不是一个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事情。但三个人必须进行充分地讨论和研究,不要太过盲目。一句话:所选的题目在详细研究后一定要能引导到自己团队擅长的领域,如不能,就要慎重一些了。      比赛过程中,团队成员也要时刻保持交流,最好是各司其职,但同时保持你中有我。各司其职是为了不进行重复性工作(这个和密切的交流也很有关联),你中有我就是在交流中把自己的想法思路与其他人分享,该方法要在全员认可的基础上还要让全体队员都理解,然后写作的就要按照这个方法开始去写(没有结果也要先介绍该方法),剩下的建模编程处理数据。所谓写作绝对不是说让建模编程的人把论文先用中文写出来再交给一个完全不懂该方法的人去翻译。而是让一个理解该方法的人用自己的语言去简洁明了地去阐述。      在时间安排上,我不推荐一直熬夜。至少前两天应该正常休息。还是要保证工作时的效率。如果出现倦怠和因疲劳产生的低效,还是休息一下再继续工作得好。其他      首先是论文的排版,论文的美观性非常重要,排版的话用word和latex都很好,当然要是从美观的角度来说latex肯定更好,但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学习过latex,学习并熟练掌握latex也不是那么轻松。还是尽量使用word把排版的细节弄好:公式的摆放、图表的生成和美化、页眉页脚页码等等,具体的实施一定要在比赛前就熟悉。否则这个真的有可能占用你们很长时间。      比赛中的饮食:清淡好一些,粥一类的食物比较好。少吃油腻和辛辣(比如泡面啥的)这个就针对自己的情况前去准备吧,我也不多说了。尾声      最近事情比较多,很抱歉把这个经验谈拖到现在才写出来。祝愿各位同学能够在未来的建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并且能够收获新的知识、友情和宝贵的经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