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赛如何获奖
1. 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错误认识<1> 不是数学专业的同学能否参加数学建模竞赛?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不仅仅限于美赛,对国赛、挑战赛以及其它数模赛事,某些非数学专业的人都会望而生畏。与其说望而生畏,不如说是望文生义,很多同学只要看到“数学”二字,心里都会产生一种高大上的感觉。造成对数学建模的错误认识的原因是各方面的,比如数模指导教师都是理学院的、教高数的,还比如学长们的经验分享中明确提出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功底等等。
第一,数学建模竞赛对数学确实有一定的基础性要求,我个人认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门课,基本可以构成数学建模的数学门槛。有些学校明确要求不让大一或者大三以下的学生参赛,也是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三门课。这些基本知识在进一步的了解基本数学模型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
第二,数学建模竞赛涉及的领域远远超出了理论数学的范畴,它属于应用数学范畴,涉及到物理、化学、计算机、医疗以及控制等等各大门类。一种很现实的现象是,高校在组队的过程中,往往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队,也是考虑到这个因素。
总结来说,不是数学专业的同学也非常适合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数学成绩不好的同学并非不适合参加数学建模竞赛。<2> 英语不好的同学能否参加美国数模竞赛?
这一问题的来源在于美赛要求英文写作。中国学生的弱项可能在于英语上,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中国人,汉语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学习英语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能力。那么在英语能力相对较差的情况,我们怎么样才能在比赛中写出不错的英文论文呢?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赛前多练习,做3~4道模拟赛题。第一次英文长篇写作,难免会很别扭,很生疏,但是没关系,坚持写下来;第二次、第三次写作的时候,你会发现,之前的别扭已经不再了。
美赛论文的结构相对固定,框架基本一致,只要把框架搭好,往里面填内容就可以了。记得自己研二上学期第一次投国际会议时,英文写作特别别扭,到处拼凑词句,最终终于写出了一篇看起来像样的文章。结果,被导师反馈回来的是,几乎全部要修改的文章。自从那次写作之后,今年再写一篇领域内的顶级会议时,写起来不再那么别扭了,主要原因两点:第一,平时自己看的英文文献多了;第二,平时自己练的多了。
英语是我的弱项,一直都是,曾经写英文论文时,我心里也挺发怵的,没底气呀。但是后来我发现,英文科技文献的写作,最重要的不是华丽的句子,而是清晰的逻辑。清晰的逻辑让你的论文整体架构非常合理,将评委一步一步带入你的思维里。逻辑清晰的文章,总能给你酣畅淋漓的感觉。但是,我并不否定句子的重要性,只是它确实没有你想象的重要。在英文科技文献写作中,切记三点:第一,能用简单句式就不考虑复杂句式;第二,不要一味地采用简单句子,让句式错落有致;第三,不要采用汉译英的翻译模式。
总结来说,长篇英文的写作,最重要是清晰的逻辑,其次是华丽的句子。但是不要刻意追求句式的华丽,应主要采用简单句式,复杂句式适当使用,显得论文更加高端。美赛的评委也是中国人,为什么要用华丽的辞藻来迷惑一个英语并不怎么样的老师呢?2. 如何获得美赛二等奖及其以上奖励
这绝对是一个过来人的经验,也是一句最实在的告诫。获得美赛二等奖,真的很简单,统计来看,美赛二等奖及其以上的比例占40%-50%,与国赛的国家二等奖相比,容易得多了。那么怎么才能获得美赛二等奖呢?
其实就两个字“写作”,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完全可以抹灭模型建立时的缺陷,尤其是摘要的写作。摘要的重要性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它是论文等级的分水岭,国赛如此,美赛更是如此。与国赛相比,没有固定答案束缚的美赛,摘要中体现的几乎就是论文的全部了. 除了摘要之外,写作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排版。可以说“摘要+排版”直接决定了你能否获得美赛二等奖及其以上的奖励,对于一个评委来说,他根本没有太多时间阅读你的论文,通常的做法是看一遍摘要,翻一下你的论文,只要你摘要写得好,排版漂亮,二等奖没有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你的摘要和正文没有实质性的关系,摘要写得出色了,拿到二等奖概率也是非常大的,这种情况有现实案例发生了。关于如何排版,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多看一下美赛特等奖的论文,看上4-5篇,总结一下别人的论文结构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
总结看来,美赛获得二等奖的秘诀在于“摘要+排版”。
**** Hidden Message *****
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谢谢lz!!!
好,很不错,谢谢啦
赞一个!
好好学习
:)~~~~~~~~~~~~
hao a .............
不错a啊!要好好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