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之路,都不平凡
建模在很多人的眼中无外乎就是造论文的过程,但是作为一名真正建模爱好者而言,我们虽说是在享受建模的过程,但我们也是希望获奖的。就拿2014年的国赛而言,当拿的赛题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毫无头绪,无论是A题的嫦娥三号还是B题的折叠椅,都是如此,虽说忙了三天三夜,但是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A题那么多问,直到最后一夜晚上8点我们还在纠结飞行轨道,真的是毫无头绪,有的人说给学物理的、学地理的大学老师来做这种题目也无从下手,或许真的是题目很偏,又或许是我们对这些领域一窍不通,其实都无所谓,比赛已经过了快一年了,当时赖着头皮糊弄完了一篇论文,提交了,没有获奖是意料之中,但是作为一个学校的建模协会会长,建模组织者,培训负责人,也来说说我的心声,宁愿自己不获奖也希望更多的人获奖,或许有些人认为这是扯淡,但我就是这么想的,我认为学校的获奖率比自己获奖更为重要,成绩出来获奖率达到60%,我很开心,但是过了几天说取消部分获奖队伍{理由:查重),说实在的,心碎了,比自己不获奖难过多了。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同学都是奔着获奖去的,都想去证明自己,这没有错,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问题,这是一场比赛,一场团队的比赛,如果人人都想去证明自己很牛逼,而去各自为战,那么获奖大概就和你们无关了。队员之间任务明确,多多交流,当队友之间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善于帮助(这关乎一组,不是任何一个人的事),有很多人一路埋头苦干,但是什么东西都做不出来,这些人只会拖后腿。无论何时都有队员是抱大腿的,对待这些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像数据处理这些比较简单的事交给他们就好,那些思考比较少的都可以交给他们。无论国赛还是美赛,还是其他比赛,每一队都设有指导老师,参加比赛的同学要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作用,能当指导老师的一定有他的能力,发挥哦他们的作用可以让你们少走很多弯路,但是千万不要指望他们给予太多的帮助,至少有一点,不要期望文章要他们来写,有些程序,思路,修改文章,修改格式,等等,老师都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的,他们的经验一定他要吸收。今年美赛的时候记得我们有一组的指导老师告诉学生说:“B题我有思路,以前发表过相关论文”,可是那一队偏偏选择了C题,所以说老师的建议很重要,但仅仅是建议,不会去帮你选择。数学建模的很多知识都是在建模比赛的过程中学到的,作为一名大学生而言,课堂上我们真正学到了多少,不言而喻,建议那些参赛学校在进行建模培训时,多进行模拟比赛,辅之上课
说真的,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真的有很多用处,学数学的同学或许最有体会,想EXCEL,WORD,MATLAB,SAS这些软件经常会使用,像学校的一些创新创业项目,研究性学习,对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在申报与完成过程中都是很有优势的,同时在毕业做毕业设计时完全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建模知识做出一篇很漂亮的毕业论文,在有些学校参加一次数学建模比赛并获奖基本上既可以当优秀毕业生了。
很多人在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后就认为数学建模之路就结束了,其实这只是刚刚开始。我记得今年美赛时有一位同学说,参加这次竞赛就是为了能进一家公司,学习过数学建模,参加过竞赛的人在学习的能力上很大程度上会优于其他人,而且很多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数学建模对于想进IT行业的人很有帮助,对不同方向的转换有很大的帮助,想金融建模,经济建模,工程建模都很有帮助。
望建模爱好者学有所长,建模之路扬帆起航
逻辑有点乱,不喜勿喷。
—— 一个建模人的体会
不错的文章河南分几个经典恐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