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8828785 发表于 2015-8-28 22:10

)——“理发师悖论”论

悖论,先前见过多了。如芝诺悖论,还有中国古代的矛盾论,都是人类大脑对外界事物进行胡排乱组,思维发生了错误,却把这种错误强加于永远正确的事物演化。悖论就是脑筋不会急转弯,一味地头撞墙,一撞就是几千年的很可怜的问题。故此,我对悖然从来不宵一顾。但是,理发师悖论却是我新近碰到过。这么一个“先杀猪呢还是先杀驴”的问题,居然还能引发数学的第三次危机。这让我大感意外,不得不对这个悖论多看了几眼,思考了几下。数学主要是研究数字之间的因果演化规律的科学——虽然数学并不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得益于“数字”这种仅有共性而无个性的得天独厚的事物天性,数学仍然是所有科学中最符合逻辑(所谓逻辑,我的理解就是“因=果”的规律事理和原理)的最严谨的科学。数学发现的“因=果”的规律数量,比其他所有科学发现的相加之和还要多。如此健康科学的数学,不至于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搞笑问题而发生危机。那么,所谓的第三次数学危机,又到底是怎么一会事?该作何理解呢?原来,集合论跟数理逻辑、数学建模之类的数学中的小小分支一样,都是盲人摸象论的重灾区。这些大病缠身的重灾区,本来就经不起“因=果”的事理推敲。经理发师悖论一折腾,集合论生命垂危也就不难理解:它们全是盲人摸象、瞎子算命的胡言乱语。如同小家伙们讨论孩子是从胳肢下生出来的傻话,大可不必当一回事。问题的关键是:把集合论的危机无限上纲,说成是数学的危机,实在是太不合逻辑:一个小小的数学分支,怎么能代表数学?集合论本身充斥着盲人摸象论,它的常态化危机无碍数学的整体健康,何来“第三次数学危机”之说?如此,本着重结果、轻证明的一贯原则,预言:把“理发师悖论”当成“第三次数学危机”,一本正经的严肃讨论,必将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大笑话,让后人娱乐无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理发师悖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