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 发表于 2015-9-6 18:20

中国金融不良贷款损失管理研究背景

中国金融不良贷款损失管理研究背景银行不良贷款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必然产物,而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无一不与银行不良贷款相关。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各国带来了巨额的不良贷款,而此次爆发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肇始于不良的次级贷款,而且也给全球带来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从发生金融危机的年至今,美国破产银行就接近家。据统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中有以上的国家因不良贷款问题导致了银行业危机,其中不仅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金融业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资产质量恶化导致的银行危机的威胁从未像今天这样令人胆战心惊,反危机的代价和成本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沉重和复杂。伴随我国金融市场化的发展过程,我国银行体系在转轨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年代末期以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渐进式改革顺利推进和宏观经济增长提供了高效率的金融支持。同时,基于制度的、历史的以及自身的诸多因素影响,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一银行风险加速积累和积聚,集中表现为国有银行资产质量低下,盈利能力薄弱,巨额不良贷款存量难以化解,增量难以遏制。其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恶化了银行的财务基础,极大降低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而且削弱了金融支持的效率,增大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危害了国有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到年,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被称为已经技术破产。当时,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己成为困扰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因此,我国政府借鉴国际经验,于年底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口接收四大银行高达万千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又陆续通过政策划拨和商业收购接收了万亿元的不良贷款。即便如此,截止到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系统仍然有近千亿元的不良贷款。为应对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宽松性货币政策,年信贷发放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万亿元,很可能导致未来出现大量的金融不良贷款。因此金融不良贷款的处置和定价管理在我国仍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金融不良贷款损失管理研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