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 发表于 2015-9-6 18:26

坏债直接剥离模式

坏债直接剥离模式该模式就是直接将银行的坏债一笔清理,并将所有的坏债转移给国家。采取这种方法最为突出的是智利。为解决年的银行危机,智利将中央银行对有问题机构的紧急贷款转换为股权。歩骤是中央银行购买差的贷款,达到银行资本和储备的标准后再将其转换为无利息的中央银行债券,并规定在年内每年购回。同时规定受援银行在其对中央银行债务未全部偿还前不得分红,并强迫有问题银行增加资本,资本来源首先是老股东,其次是新股东。除智利外,这种模式还广泛使用于哥伦比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捷克、菲律宾等多个国家。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银行不良贷款的损失负担几乎全部落到中央银行身上。国外金融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同国家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理方法的选择有所不同的原因在于:各国经济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所产生的原因及资产状况的不同。整体上,不良资产的处置分两种模式:委托处置及自行处置。委托处置是指银行聘请其他专业机构,通过支付管理费、处置费、收益分成的方式委托其进行资产处置。自行处置的方式比较多,主要的方法包括以:1、资产出售:这种出售针对所有投资人,出售的对象既可以是不良贷款的整体债权,也可以是与不良贷款相关的抵质押资产或偿债资产。通常出售资产是因为银行无法与债务人企业达成还款协议,或者被出售抵押物是不良贷款的唯一偿债来源。被出售的不良贷款可能是代笔单户不良贷款,也可能是大批量的依据资产质量、规模、地区等因素分别打包的不良贷款。这类方法是处置不良贷款的常用手段之一。2、整体剥离:这种方法主要是将银行清理后的不良贷款整体剥离出来,组建一个专门机构来处置运作。这个机构也被称为坏银行。相对坏银行而言,原来的银行在按照一定定价方法、程序进行整体不良资产剥离后,其剩余的都是优质资产,资本充足率水平很高。所以原来的母体行亦被称为好银行。通常,这个专门机构都是由政府金监管部门特许并进行监督,该机构不能从事原來的银行业务(比如存、贷款业务),仅能专门处置从母体行接收或收购的不良贷款,并且存续的时间都有一定的限制。这种方法实际就是我国在九十年代末期采取的资产管理公司模式。美国、韩国、瑞典等众多国家都曾经采用这个方法进行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3、资产证券化:由于欧美、本等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资产证券化模式也被用于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处置中。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就是通过充分利用成熟的金融市场(主要是证券市场)操作,将银行不良贷款中的单笔贷款或资产组合作为抵押发行有价证券,从而达到减低不良贷款规模,提前回收现金的目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坏债直接剥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