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yan1259 发表于 2015-11-13 11:42

参加美赛的感悟

美国赛分为两种:MCM(The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数学建模竞赛)和ICM(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跨学科建模竞赛)。每年的美国赛共有A,B,C三个题,如果选做MCM竞赛,那么就在A,B题中选一题做,如果做ICM竞赛,那么就只能 做C题。美国赛一般是在每年的二月中旬举行,2007年的美国赛将在在2007年2月8号到12号举行。MCM规定,一个学校最多只能有4个队报名参赛,同一个系最多只能有两个队参赛.ICM规定一个学校最多只能有3个队报名参赛。一名指导老师最多只能指导两个队,每个队的报名费为75美元。(个人认为, 这种限制参赛队队数的报名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美国赛的水平,评出来的奖也极具含金量)。美国赛面向全球,通过网络报名,参赛队交费通过via Mastercard or Visa卡通过网络支付,交费报名的同时取得唯一的报名号。竞赛期间的规则和全国赛差不多,这里不再重复。美国赛参赛队需要将paper和summary 准备三份在deadline之前寄到组委会。三份论文会分别交给:The Institute for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the Management Sciences (美国运筹与管理科学协会),The Society for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协会),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美国数学会)进行评选,summary及其重要, summary写的出色,judge通过你的summary才能产生进一步看你paper欲望,因为参加竞赛的team是很多的,summary不能打动 judge,那么直接就被fire掉了。每个协会的judge会给每个题中评出的一个outstanding奖得主(有时一个题最后评出来的outstanding奖有5,6支队,但是这三个协会都只会提名一只队伍作为该协会的outstanding奖得主,有时还会出现一只队获得了两个协会 的同时提名的情况:06年做A题的科罗拉多大学的一个队就同时获得了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协会和美国数学会的提名。估计其他的outstanding是由组 委会自行评定的。一般一个题的outstanding奖获得者不会超过六只。)。美国赛共有四个等级:Successful Participant,Honorable Mention, Meritorious, orOutstanding Winner.      下面介绍一下近六年的outstanding奖的获奖情况。MCM 和ICM在美国大学是很受欢迎的,影响力很大,很多的名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赛。Harvard University,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 Duk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California——Berkeley等名校获得outstangding奖次数还是比较多,另外像HarveyMudd College(这所学校的理工科据传说是很不错的,但好像没怎么听说过)更是多次获得了outstangding奖,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niversity of Colorado,United StatesMilitary Academy这样的在美国排名很靠前的高校也都多次获得了outstanding奖。可见,不论是美国的顶尖名校,还是一些排名靠前的高校对MCM和 ICM都是很重视的,而且由于每个学校参赛队名额的限制,使得只有这些学校中真正喜欢做建模的学生才会有机会参赛,所以美国赛的水平是无庸置疑的。但是中国的高校开始组队参加美国赛之后,基本上每年都有2,3个队获outstanding奖,2000年的国防科技大学(B题),2003年的东南大学(A 题),浙江大学(A题),北京大学(B题),东华大学(B题),2004年的电子科技大学(C题),2005年的东华大学(C题),2006年的浙江大学(A题),上海交通大学(A题)都获得了outstanding奖,但是只有2003年浙江大学(A题)获得了The Institute for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the Management Sciences的提名而得的outstanding奖,其他队的获奖,估计都是由组委会评出来的。中国高校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难怪有专家说,现在的美国赛变成了“中美对抗赛”。前面的中国高校获奖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获奖的都是做的MCM的题,而做ICM获奖的只有04年的电子科大和05年的东华大 学,其中2004年的ICM的题目是关于一个学校计算机网络配置优化的题目,电子科大在这个专业领域很强,所以他们的学生获得了outstanding 奖,这个不足为奇。而05年的ICM题,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很专业,有点偏向MCM的题,让你设置一种可能枯竭的资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来制定法律,制度之类的规则,查找历史数据,模拟人类社会的运行过程,所以专业性不是太强。个人认为,如果做ICM题的话,如果你本身不具备题目所需要的专业知 识,要在三天的时间,了解那个专业方面的知识,并且分析清楚题目,再用English写一篇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可能难度相对来说比做MCM这种纯数学建模 的题要大很多,估计这个也是为什么中国队比较少的获得ICM的outstanding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下面想写一下个人对美国赛题的一些感觉。     认真读过了最近6年的美国赛题目后,并且稍微思考了一下那些题目之后,感觉到美国赛和全国赛有很大的区别。      感觉上,全国赛更侧重学生的具体计算能力,一般全国赛的赛题都是数据量很大,模型建出来要想解出来,确实是需要很强的编程和计算能力,当然要想得奖,那必然要结果正确了,这个也是全国组委会头疼的一个问题,参赛的论文太多,要想评奖,必然是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的,那标准是什么,那就是只能是计算的结果了,所以这个原因,由于有标准答案的存在,导致了全国赛评比模式的僵化,一些好的模型因为没有解出来而不能获奖,这个弊端当然组委会看到了,也正在改进。像今年的A题的评阅标准,就没有标准答案,只给出了几种方法。而且赛题也在慢慢改进,比较接近生活了,不是那种编造出来的题目,所以全国赛的进步我们也应该看到。个人感觉全国赛更接近ICM的风格,ICM也是数据量大,毕竟是多学科建模竞赛,题目都是其他专业领域需要用数学方法处理的实际问题,06年的题目就 是关于艾滋病的一个题目,巧合的是今年的全国赛B题也是关于艾滋病的。而美国赛特别是MCM,更侧重的是学生的建模能力,什么题目都有,五花八门的,但是都是那种很实际的问题,题中所给的基本上只是描述一个现象,然后这个case有些什么要求,然后你们来提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方案的标准由你自己来给,你自己解释为什么你的方案是最优的,就算你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只要你吹的有道理,能够打动judge那么你就能得奖了,当然要想打动 judge又谈何容易呢,如果你没有好的idea,可以说,拿到MCM的问题根本是无从下手的,你们可以自己去考虑一下近几年的MCM的题目。我随便举几 个例子哈:2003年A题,就说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好莱坞特技替身拍电影的时候要拍那种开摩托飞跃下面N辆车的镜头,拍摄时要堆放纸盒防止替身受伤,纸 盒应该怎么堆放,材料最少,人也不会受伤。没有任何数据,你自己来建模做。2004年的A题,题目更加简单明了,问你指纹是不是唯一的,要你建模说明这个问题,并且和DNA鉴定做比较(天晓得,拿到这种题目怎么做啊)。2005年A题,让你建立一个大坝垮了,河水泛滥,城市被淹的模型。B题,让你安排停车 场收费站的布局问题。2006年A题,让你安排灌溉系统。B题,让你做机场行李中转系统设计。看了这些题目,个人感觉就是,题目意思简单明了,就好像是一个公司给你的case,然后接下来,你就自己吹吧,能不能吹出来,就是你自己的本事来了,可能搞的不好,三天下来,还是白纸一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参加美赛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