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分享一位学长的建模经历
转载今天上午终于结束了,三天休息不足10小时,中午一回来就补觉,6点才醒,现在精神好多了。首先,要感谢我的组了两次队的四位队友,和你们相处让我收获很多;要感谢数计学院数学建模教练组的所有指导老师们,感谢您们的辛勤指导(大部分老师基本没有休息)!还有,要感谢自参加数学建模培训以来一直帮助、鼓励我的家人、朋友、同学,是你们使得我在中途没有退下来。 说起建模的这三天,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第一天上午8点,拿到题目,先看到A题,第一印象就是纯数学、要分析处理数据的题目,觉得第一问并不是很难,看过第二问,再看过附件中的数据,我们认为我们这个队数学能力不是很强,不好做,就去看B题了。看到B题,是道开放题,又是题目字数很少的题目,记得高中物理老师说过,题目越是字数少,难度就越大,不过考虑到A题第二问看上去基本动不了手,B题又是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唯一,或许还会好做一点,临近中午,我们选择了B题。下午前几个小时一直在分析题目,只有弄懂题目才好查找数据、解答问题,期间我们为应该怎样去理解题目意思发生很大争论,他们俩方向总是一致的,很多时候我都是一对俩(呵呵,只是在做题目上,平时大家相处很融洽的),哈哈,不过我不怕,除非说服了我证明我的观点是错的,我才肯罢休。建模最忌的就是各自忙各自的,一定要讨论才行。就这样,到快到5点的时候基本确定了做题的初步方向,不过仍然有很多我们自己不能确定的东西。之后就开始查找数据了,查找数据真是个漫长的过程,建模的三天没有哪一天不查数据的,甚至到今天凌晨三四点,我们还在查数据。我认为查找数据的关键就是你一定要清楚你要找什么数据,查找这些数据是出于什么目的有哪些用途等。查找数据的工作很痛苦很枯燥,重复相同的动作,手指按Crtl+c和Crtl+v都按得痛了,特别是你找了很久都没找到你要的数据或者是数据所在的网站登不了的时候(像我们这次上海统计局网站的访问,第一天上午还很快,下午就开始变慢了,好像是晚上9点以后就提示“找不到服务器”了,第二天完全不能访问,一直到第三天晚上,不知道是网站修复了还是更换了好的服务器,才可以正常访问,这里要感谢上海人啊,让我们在第三天就快要绝望的时候找到了想要的数据)。第一天晚上几乎全花在找数据上,快要睡的时候初步定下了要怎么做的问题。第一天晚上老师说要为后面几天保留体力,因此12点左右就睡下了。睡在教室里感觉就是不一样啊,很宽敞,空气很好,虽然很多飞蛾和一些其他的虫子。 第二天差不多6:10就起来了(平时在寝室绝没有这么早起来过),感觉很好,精力很充沛。第二天一整天基本上都是在三个人一边查找数据一边讨论研究做题度过的,我认为我们三人分工还算精细合理,期间老师来过很多次,对我们教室的三队做了一些指导,我们做题目的方法改了很多次,想了很多种方法。晚上开始写论文,不过由于没有做出来,也就是写一些论文的基本框架,一点点摘要,几个参考文献,问题重述,后面的假设、符号约定什么的都只是列了个框架,没怎么写。第二天忙到很晚,一直到凌晨三四点才躺下。 第三天是最紧张最累的一天,这一天没网。由于前一天比较累,睡很晚,因此早上几乎所有人都起得很晚,我们7点多才起来。由于还没什么结果,我们变得有些急有些担心了,队员中开始有想放弃的声音,不过我们三个互相鼓励坚持下来了。早上吃完饭后就快速进入了战斗状态,决心要在今天晚上之前把模型建好并解答出来。到中午还是没什么结果,一方面是由于没网,想要的数据没找到,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知识能力有限、理解题意的偏差以及思维和创新能力(暂且这么认为吧,我也不大清楚)。这样一直到中午,我们还是没有什么结果。下午大家真的有些紧张了,傍晚叫吃饭的时候几乎没人出去吃饭。下午在不知道到底怎么做的情况下终于确定了解题的方法,于是就开始做了,同时也写着论文,只等着晚上8点钟来网查找数据了。很多做B题的队都是休息、聊天了。到了晚上8:20,有网了,很多队都是冲进教室的。开始查数据,进上海统计局官网,结果发现我们的方法所需的数据查不到。就在我们快要绝望,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我发现了之前在上海统计局网站里没发现的查数据的方法,所要的数据现在全都有了,当时兴奋激动的感觉无法言表,比喜出望外还要好,马上把这消息告诉队友,队友也很兴奋。(在这里真的要感谢上海统计局网站,感谢上海人民)。于是就查数据,按照下午讨论的方法做。晚上十一二点的时候做出来了,队友说按我们的方法得出的结果不怎么好,我不是完全清楚中间做题的过程,因此认为最后的结果还行的,发生了一些争论,不过最后还是由老师来裁定。到凌晨大概两点的时候,老师来我们队指导,说出了我们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我们的方法确实不怎么好(队友原谅啊,要是不和你们争就好了,或许早就改过来了,就不必后面大家都这么累了),老师评论完已经三点多了,老师说如果我们改还来得及,我们当时就懵了,离8点钟交论文只有四五个小时了!我们想过放弃,但都到这地步了,必须咬牙做下去。现在确定了要改方法,究竟要用什么方法还有不同意见和一些争论。记得当时是有篇文章,是和我们一起比赛的一个队做的,队友想按他们的方法做,我认为要先想想,应该用别的方法做,不能和别人一样,不然就没创新了。最终我们决定,先思考到4:30,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法就按那篇文章的方法做。最后,还是按那篇文章的方法做了,因为实在是想不出更的方法了。查数据、讨论、争论,三个人都没休息,通宵做题。早上大概7:00的时候,终于有结果了,我们认为还一般,比之前的稍微好点。现在就只差休改论文和对论文排版了。这时候大家都很累了,还剩完全写得不好的摘要,大家都想休息了。这里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黄永强老师、漆玲同学以及当时在我身后指导我写摘要的所有同学,没你们的帮助我们不可能写好摘要。经过老师和漆玲以及同学的帮助,我们把摘要写完了。写完之后,我无意中看到了黄老师的眼睛,布满血丝,眼球通红,黑眼圈很大,老师比我们更累更需要休息,他指导了三个队,要在三个队不同的解题思维中转换并且给出好的指导,所有指导老师都是这样的,如果让我做真是太难了。感谢您们,数计学院数学建模教练组的老师们!就这样,我们终于做好了论文并交了上去,三天的建模就此结束了! 最后,说一些这三天建模中的其他事情。首先,建模的生活条件确实很优越啊,每天学校都会发一些水果、食物什么的,有苹果、香蕉、桔子、奶、方便面、柚子等,学校学院里对我们太好了,考虑太周到了!每天到吃饭时间,老师都会到教室里叫吃饭,“吃饭了,吃饭了!”,到现在还很熟悉、怀念。建模的时候大家很积极,老师叫吃饭的时候,几乎都没什么人出来吃饭的。还有,七教配的新配的电脑不错,比我自己的还好,比以前实验室的好多了!建模很辛苦,但其乐无穷! 数学建模收获很多,让我明白: 一、虽然每个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不管怎样都应该尽全力,永不放弃(包括一丝放弃的想法)。 二、建模考验的不全是知识,还有毅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三、数学建模中三个队友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鼓励,相互包容,绝不能因为意见不同而产生敌对情绪! 三、做任何你认为对的事情如果一旦决定下来,就应该一直做下去,不跟风,不动摇! 总之,数学建模的经历,很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