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 发表于 2016-3-30 15:59

数学建模十类经典算法(10)

21、ndi***ength在多维数组中的注意事项
numel是用来查询矩阵所含元素总数的函数,例numel(A)
ndims是用来查询矩阵所含维数的函数,例ndims(A)
ndims(A(:,:,1))返回结果是2,因为A的第三维只有1维,那么实际上A只是一个二维矩阵;
length只能返回一维数组的长度,对于矩阵就必须用size将其化为一维数组之后再用length函数
length(A)将得到size(A)的结果中较大的那一个元素;
length(size(A))才能得到A的维数;

22、创建单元数组(记得留意大括号{},等号两边至少要有一个大括号,否则会报错,因为单元数组能够容纳的内容要多,而数组中的元素只能容纳一个字符或数字,另外,单元中可以包含另一个单元)
1、 单元索引法:
A(1,1)={};
A(1,2)={'example'};
A(2,1)={1+2i};
A(2,2)={6:-1:1};
输出结果:

A =

'example'


2、 内容索引法:
A{1,1}=;
A{1,2}='example';
A{2,1}=1+2i;
A{2,2}=6:-1:1;

A(I,j)={x}和A{I,J}=x都表明将x的值保存于单元数组A的第(I,j)个元素中。其中,前者A(I,j)={x}被称为“按单元索引”,后者A{I,J}=x被称为“按内容索引”。换句话说,花括号{}用于访问单元的值,而圆括号()用于标识单元的位置而不访问它们的值。
例:
A{1,1}=
A(1,1)=[ 3x3 double]
花括号在等号左边时:可以对多个单元数组的数据进行输出;
例:A{1,:}=1:5,将会报错;错误原因是A{1,:}没有指定多少个单元数组将要被赋值
花括号在等号右边时:可以对多个单元数组的数据进行输入;
例:A(1,:)={1:5},将会将A的第一行单元数组从左至右依次赋值为1、2、3、4、5;

celldisp(A)用于强制输出单元数组A中的内容,联想记忆:cell+disp--------display展示
cell(I,j)用于生成指定大小的空单元数组


>> class(B{1,1})%按内容索引

ans =

double

>> class(B(1,1))%按单元索引

ans =

cell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由单元索引”和“由内容索引”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按单元索引”得到的是单元的标识(即单元里是什么类型的值),“按内容索引”得到的是单元的内容(即单元里是什么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建模十类经典算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