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各类竞赛试题综合分析(美赛、CUMCM、GMCM、挑战赛) 从题目说开去
个人观点,严禁转载CUMCM A-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
CUMCM B-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CUMCM C-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
CUMCM D-会议筹备
GMCM A-我国就业人数或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学建模
GMCM B-枪弹头痕迹自动比对方法的研究
GMCM C-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航迹预测
GMCM D-110警车配置及巡逻方案
MCM A-设计环岛
MCM B-能源和手机
ICM-创建食物系统-重建受到人类影响的生态系统
TZMCM A-串行算法的并行化处理
TZMCM B-流感疫苗
TZMCM C-2030“完美风暴”
热点型:
GMCM A-我国就业人数或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学建模(热点指数 75%)
TZMCM B-流感疫苗(热点指数 90%)
热点型:顾名思义就是本年度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在数学建模里面能出1、2道这样的题目起码在数学建模作用的宣传效应上起到推动作用,也希望国赛CUMCM也能如此。
专业型:
CUMCM A-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专业指数 60%)
GMCM B-枪弹头痕迹自动比对方法的研究 (专业指数 95%)
TZMCM A-串行算法的并行化处理 (专业指数 75%)
专业型:从这些题目归类中拿出几道专业型的题目确实不易,一方面考虑到大家即使不具备本类知识也能快速了解题目大意,另外一方面要考虑难易程度问题。在这一方面专业指数越高,越说明读起来像甲骨文。但是今年的CUMCMA题,出的并不理想,简化了太多,让专业人看小儿科、让普通人看不知所言何意!
算法型:
CUMCM B-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算法指数 75%)
GMCM C-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航迹预测 (算法指数 90%)
GMCM D-110警车配置及巡逻方案 (算法指数 95%)
TZMCM A-串行算法的并行化处理 (算法指数 95%)
MCM A-设计环岛 (算法指数 90%)
算法型:这些题目主要考虑大家的模型选择及编程能力,说实话数学建模考的就是这个,这些题目大家基本上比专业型题目一看就明白,也基本上了解题目的考察点。就看自己怎么发挥了。
天方夜谭型:
CUMCM C-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 (天方夜谭指数 40%)
MCM B-能源和手机 (天方夜谭指数 100%)
ICM-创建食物系统-重建受到人类影响的生态系统 (天方夜谭指数 95%)
TZMCM C-2030“完美风暴” (天方夜谭指数 85%)
天方夜谭型:呵呵单独划出这个出来,是因为今年的美赛题目简直让我们明白了“蝴蝶效应”的真理所在,所以我也受到启发,在挑战赛上出了一道完美风暴题目,至于为什么把CUMCM C题归为此类的原因是,现在大专的数学教材,某些地区已经缩水到选修课程度、严重者已经不开高等数学这门课了,出这样一道空间解析几何题目,实在是难为学生。貌似从我这边了解的情况是,大家都用高中的知识来解决。
老题新作型:
CUMCM A-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 类似去年挑战赛A题 (类似指数 40%)
CUMCM B-眼科病床的合理安排 类似去年挑战赛 G题 (类似指数 70%)
CUMCM C-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 类似今年研究生赛题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航迹预测 (类似指数 10%)
CUMCM D-会议筹备 类似以前美赛会议分组 (类似指数 45%)
GMCM A-我国就业人数或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学建模 类似去年CUMCM B题 高校收费 (类似指数 65%)
GMCM D-110警车配置及巡逻方案 类似美赛90前美赛最佳扫雪路线、和CUMCM 最佳巡视路线 (类似指数 50%)
TZMCM B-流感疫苗 类似2003年CUMCM 非典流感 (类似指数 10%)
MCM A-设计环岛 类似研究生赛的 红绿灯 (类似指数 30%)
老题新作型:这里不光光指题目的出题领域类似,还包括解题方法、考察点等的类似,当然类似程度越高,出题的越没有水平!
楼下讲炒作挑战赛嫌疑,呵呵,我不认同,我只是从出题者的眼光看这些题目,也让大家明白各个竞赛的题目的大体方向。CUMCM本科组题目从去年到今天来看,基本上是一道专业题目、一道半开放题目;研究生的题目兼顾了热点(开放型)、与专业型题目;美赛的题目很具有创新型和未知领域的开发与拓展;挑战赛以后的出题方向,一道离散题(考编程)、一道连续题(考热点)、一道综合题(紧跟美赛思维) 数学建模的目的是在于应用,而目前社会的认知程度也就仅限于学生竞赛,每年的题目也就这么几道,出题思路上各个竞赛的性质不一样,同样也约束出题者的思维方式,然而为什么没有一道企业级的题目来激起全国的数学建模热呢?
数学建模在中国已经发展了第17个年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企业级的赞助商扶持竞赛,高社杯也好,研赛也罢,出题的方向上,考虑的是怎么样选拔出来一等奖论文、特等奖论文,但是这些论文选拔出来后,有什么用呢,叫一页300块的版面费,到杂志上发表一下,受众也只是每年参加学生培训的老师而已。
试问一下大家,比如说,你现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了,10年之后,你成为一家企业的高管,你还记得这些数学建模知识吗?你还用它么?
谁都不敢保证。当你走出校门,到企业去应聘的时候,你拿出了今年的证书,人家反过来问你,什么是数学建模,你应该怎么回答呢?
呵呵,个人想法而已,当然我目前正在用着数学建模管理者自己的部门,自己的企业,这几天碰到了好几个老会员,都是从本科时代参加数学建模加入我们网站的,很庆幸他们今年还参加了研究生的数学建模,所以又回来了。当你明年准备毕业了,你还会访问我们网站么?
所以现在竞赛的组织者也好,出题者也好,现在更应该考虑的是数学建模的推广问题。每年新入学的大学生又多少万,参赛者又有多少万,社会认知度如何?不光光要靠教育部主管部门的一纸文件强压着学校、老师和学生。也不光光仅考虑从考察学生的角度制定赛题,赛题的目的不光光是为了考察学生而用,而且是要用于真正的应用上来!
当然我们网站在年底前将作出重大调整,不再仅局限于竞赛而竞赛,提前预告一下!希望到时候还能看见你的ID活跃在论坛上! l楼主好敬业!!!! 疑似炒作数学中国挑战赛嫌疑 shouyong le ,xiexie louzhule 蛮受用的,谢谢楼主。 好贴!够深刻,值得一顶~ 本帖最后由 jingtao0621 于 2009-9-24 14:48 编辑
当你明年准备毕业了,你还会访问我们网站么?
我觉得如果真的热爱建模就会回来的,我在上课时经常会给学生们说一些数学建模的网站,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登录看看,但是我还是会继续宣传下去的…… 疑似炒作数学中国挑战赛嫌疑
kitchen 发表于 2009-9-24 13:31 http://www.madio.cn/mcm/images/common/back.gif
严重同意,呵呵 顶下 楼主 数模比赛的回报率相对不高,推广确实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