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为何能在2017美赛中完成特等奖7连击?
4月初,2017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与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成绩公布,在全球27个特等奖(OutstandingWinner)和46个特等提名奖(Finalist)中,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共斩获7个特等奖及2个特等提名奖,另外获得一等奖48个,二等奖128个。特别是,在这7个特等奖团队中,有3个团队获得INFORMS特别奖,1个团队获得Leonhard Euler特别奖。这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次荣获这两个冠名特别奖项,并且获得了四个特别奖。其中,电院计算机系高晓沨老师指导的学生共斩获6个特等奖及1个特等奖提名。上海交通大学这次取得的成绩是美赛33届历史上同一所大学获得的最佳成绩,创造了美赛历史,也为上海交通大学121周年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MCM/ICM参赛学校2017年度获奖O奖个数
上海交通大学7
清华大学1
浙江大学1
香港大学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
哈佛大学1
2017年美赛全球部分知名高校获得特等奖情况
图1:电信学院计算机系高晓沨老师和其指导的美赛获O奖同学合影在ICM中获得特等奖并获得F题INFORMS特别奖的郝笃行同学在得知自己获奖后特别高兴的告诉指导老师“以前都没有这么系统的MCM讲座,今年美赛前办了那么多的讲座和线上线下的分享会,真的很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那么好的学习平台”。电院计算机系指导老师高晓沨认为“系统而严格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队员的解决问题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并获得更多的参赛经验”。在ICM中获得特等奖并获得D题Leonhard Euler特别奖的王晓星同学对集训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MCM/ICM赛前进行的集训让我受益颇多,通过集训和作业,我了解并学会了比赛中频繁使用的工具,并且对优秀论文中的“套路”有了更多的了解。赛前集训收获的经验帮助我们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感谢高老师提供这么多的帮助。”
图2:巴黎高科学院牛一帅(右2)老师在为美赛参赛学生培训近年来,上海交大参赛队伍迅速增加,几乎涉及到所有理工科院系。为了对参赛过程进行高效管理,数学科学学院组成了数模竞赛指导组,专门设立并随时完善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类竞赛官网(http://mcm.sjtu.edu.cn),建立2017美赛官方微信群促进参赛学生相互学习,邀请历年特等奖获奖学生开展美赛讲座,以同辈教育开展赛前培训,促进参赛队员相互学习。数学科学学院王晓敏老师、尚建辉老师,电院计算机系高晓沨老师,巴黎高科学院牛一帅老师、汪洋老师等在赛前为参赛队员进行系统训练。数学科学学院为参赛同学及时准确发布有关竞赛信息和处理竞赛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保证每一位愿意参赛的同学都能顺利参赛,每一篇论文都能顺利送达美国组委会,并尽可能减少学生负担,同时对获得美赛一等奖及以上的队伍给与一定的奖励。特别指出的是,数学科学学院、电院、巴黎高科学院等院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并开展赛前培训,使得上海交大参赛队伍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极大提升,也为此次取得优异成绩做出特别贡献。本年度比赛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3日,上海交通大学共有297支团队成功参赛。比赛共设置6道题目,MCM共有3道题,A题为连续型、B题为离散型、C题为数据型,ICM共有3道题,D题是运筹学与网络科学,E题是环境科学,F题是政策。特等奖在参加比赛的全部16928个队伍中选出了27个,其获奖概率为0.16%,特等奖提名46个,获奖概率为0.27%。大赛还在特等奖及特等奖候选中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授予冠名特别奖。其中INFORMS特别奖在每道题目的所有参赛队伍中只选1队,其获奖概率为0.04%(A题)、0.07%(C题)和0.13%(F题);Leonhard Euler特别奖授予D题所有参赛队伍中的1队,其获奖概率为0.03%。电院计算机系高晓沨老师指导的学生共获得了A题的INFORMS特别奖、C题的INFORMS特别奖和D题的LeonhardEuler特别奖;巴黎高科学院牛一帅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了F题的INFORMS特别奖。此次竞赛组织得到了学指委(校团委)、教务处、图书馆、数学科学学院、电院、巴黎高科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MCM/ICM 是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和 InterdisciplinaryContest In Modeling 的缩写,即“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 始于 1985 年,ICM 始于 2000 年,由 COMAP(the Consortium for Mathematics andIts Application,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主办,得到了 SIAM(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NSA(美国国家安全局),INFORMS(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研究协会) 等多个组织的大力支持。自1985年举办至今已有33届,吸引了来全世界20多个国家千余所高校参与,为现今各类建模竞赛之鼻祖。
MCM/ICM 非常重视解决方案的原创性、团队合作与交流以及结果的合理性。由专家组成的评阅组进行评阅,评出优秀论文。除了不允许在竞赛期间与团队外的任何人 (包括指导教师) 讨论赛题之外,允许使用图书资料、互联网上的资料、任何类型的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等各种资料和途径,从而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本文出自微信公众号“上海交大数学建模”,原文作者:尚建辉
棒棒哒,太厉害了
上交果然大牛多,老师也很厉害,培训模式很成系统
牛牛牛!!!
太厉害了吧!
膜拜大佬。。。
厉害啊,太强了
上交这实在太出色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