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风三日 发表于 2020-12-7 15:32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氧气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供氧不足会引起多种临床疾病,甚至导致不可逆性损伤。脉搏血氧饱和度是反映动脉血液含氧量的指标。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主动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脉搏血氧饱和度作为监测个人健康水平的关键参数之一,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早期的血氧饱和度测量采用有创的方式,需抽取动脉血,利用血气分析仪进行电化学分析,测出氧分压进行计算,可提供准确的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一般认为是测量血氧饱和度的金标准。但是该方法有创且难以做到连续监测。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技术出现并逐渐成熟,其利用血液中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对光的不同吸收特性计算脉搏血氧饱和度。有研究表明,脉搏血氧饱和度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替代指标反映血液的氧合程度。与有创方法相比,无创的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可以持续、实时地反映使用者氧合情况,有效减少使用者痛苦并降低感染风险,在主动健康领域逐步得到推广。

关键词:脉搏血氧饱和度;主动健康;可穿戴设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