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霞 发表于 2021-2-7 15:29

“ 以学为核心 ” 与 “ 不教之教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 系统分析

“以学为核心”与“不教之教”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
系统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我们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

”,
而推动内涵式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

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的高等教育管理方式
改革

无论是从理论

还是到实践都取得了广泛

明显且
积极的成果

主要体现在
:(1) 原有的体制和观念被打


正在形成一种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新框架
。 (2)高等教育管理教
育文萃
方式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积累了比较丰富且有价值的
经验

正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有效的管理方
式改革的思路和途径

然而

改革都是在摸索中前进


些成果仍处于一个初步阶段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

调整和创新的动态过程

因此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果高等教育
管理方式改革想要取得较好的效果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
服务社会的功能

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进
行详尽的系统分析

了解目前高等教育系统管理方式的
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识别影响改革的关键因素

并最
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

切实可行的建议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由精英教育逐
步转向大众化教育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由中央政府
直接管理转为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以省市级管理为主

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将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所亟待解决的

在人才培养方面

从 1999 年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
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同时伴随的是高等教
育质量下降

各层次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具体
表现为

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高等
教育中公办和民办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在人才培养过
程中

并不能准确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各种人
才的真实需求

即使了解一定的需求

但由于行政体制
等原因

仍不能灵活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很
多高校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并没有较好地适
应大众化教育的需求

因此

高校应充分转变观念

实施
能够适应大众化教育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方式

在科技创新方面

虽然高校较其他社会部门具有更
高的科技创新能力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科技创新
能力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比还相差甚远

远远不能支
撑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

此外

高校中较
为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生产力

并没
有较好地实现产学研的协同发展

并没有发挥出其在经
济建设中的作用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同样是多方面的

首先

高等
教育中的权力结构并不十分合理

高校与政府过多的博
弈以及目前的行政体制均使高校很难制定具有自身特
色的发展战略

其次

在高校内部管理中

行政权力过大
且过于集中

学术权力只能起到参与或补充的作用


法形成决策权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以
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此外

目前高等教育中对于科
技创新人员的考核机制并不十分科学

竞争机制也并不
十分完善

并不能对高校教师及学生起到非常好的引导
作用

甚至有可能会削弱其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建议

1.明确改革目标
我们在实施任何的改革前

都应明确改革的目标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的目标
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使高等教
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在改革目标指引下,提高高校办学自主权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

规模

形式以及所
教授的内容均由政府的行政部门制定

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高等教育的自由发展

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或创新的
技术与社会的真实需求不能较好地匹配

因此

在未来
的改革中

应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

由直接管
理向宏观控制

监督的方向转变

明确界定各级教育主
管部门与高校的权责范围

切实提高高校的办学自主


3.协调好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方的关系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各方的权力划分不是非
常明确

在改革过程中

不能忽视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

只有清楚地了解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

才可能采取相
应可行的方式来协调好各方的利益

4.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的影响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将受到多重压力的
影响

在改革过程中

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某一利益主体
或是某一种因素的影响

而是要综合考虑整个系统内外
部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

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就是在系
统外部政治

经济

文化等环境综合因素作用下

高等教
育系统根据自身的内部因素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高等
教育系统处于一个极为复杂的环境中

环境中的许多因


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系统自身内部因素的不同均会
对改革的过程和方向产生影响

从而造成改革结果的多
样性

因此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必须要把握时代
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根本
目标

要与国家的政治

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相协调




必须与十八大精神相一致

此外

还需要协调好改革
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合理地界定各方的权


职责与利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 以学为核心 ” 与 “ 不教之教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 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