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学为核心 ” 与 “ 不教之教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 系统分析
“以学为核心”与“不教之教”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
系统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我们
“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
展
”,
而推动内涵式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
。
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的高等教育管理方式
改革
,
无论是从理论
,
还是到实践都取得了广泛
、
明显且
积极的成果
,
主要体现在
:(1) 原有的体制和观念被打
破
,
正在形成一种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新框架
。 (2)高等教育管理教
育文萃
方式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
积累了比较丰富且有价值的
经验
,
正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有效的管理方
式改革的思路和途径
。
然而
,
改革都是在摸索中前进
,
这
些成果仍处于一个初步阶段
。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
、
调整和创新的动态过程
。
因此
,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
如果高等教育
管理方式改革想要取得较好的效果
,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
服务社会的功能
,
我们需要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进
行详尽的系统分析
,
了解目前高等教育系统管理方式的
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
识别影响改革的关键因素
,
并最
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
、
切实可行的建议
。
目前
,
我国高等教育最明显的特点是由精英教育逐
步转向大众化教育
;
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也由中央政府
直接管理转为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
以省市级管理为主
。
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
而这些问题将是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所亟待解决的
。
在人才培养方面
,
从 1999 年开始
,
我国高等教育
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
同时伴随的是高等教
育质量下降
,
各层次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
具体
表现为
:
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
高等
教育中公办和民办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
在人才培养过
程中
,
并不能准确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各种人
才的真实需求
;
即使了解一定的需求
,
但由于行政体制
等原因
,
仍不能灵活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
,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很
多高校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模式并没有较好地适
应大众化教育的需求
。
因此
,
高校应充分转变观念
,
实施
能够适应大众化教育
、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方式
。
在科技创新方面
,
虽然高校较其他社会部门具有更
高的科技创新能力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但科技创新
能力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比还相差甚远
,
远远不能支
撑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
。
此外
,
高校中较
为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没有完全转化为生产力
,
并没
有较好地实现产学研的协同发展
,
并没有发挥出其在经
济建设中的作用
。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同样是多方面的
。
首先
,
高等
教育中的权力结构并不十分合理
,
高校与政府过多的博
弈以及目前的行政体制均使高校很难制定具有自身特
色的发展战略
。
其次
,
在高校内部管理中
,
行政权力过大
且过于集中
,
学术权力只能起到参与或补充的作用
,
无
法形成决策权
,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的自由发展以
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
此外
,
目前高等教育中对于科
技创新人员的考核机制并不十分科学
,
竞争机制也并不
十分完善
,
并不能对高校教师及学生起到非常好的引导
作用
,
甚至有可能会削弱其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
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建议
:
1.明确改革目标
我们在实施任何的改革前
,
都应明确改革的目标
。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目前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改革的目标
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使高等教
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2.在改革目标指引下,提高高校办学自主权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
、
规模
、
形式以及所
教授的内容均由政府的行政部门制定
,
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高等教育的自由发展
,
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或创新的
技术与社会的真实需求不能较好地匹配
。
因此
,
在未来
的改革中
,
应转变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
,
由直接管
理向宏观控制
、
监督的方向转变
。
明确界定各级教育主
管部门与高校的权责范围
,
切实提高高校的办学自主
权
。
3.协调好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方的关系
目前
,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内各方的权力划分不是非
常明确
。
在改革过程中
,
不能忽视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
,
只有清楚地了解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理
,
才可能采取相
应可行的方式来协调好各方的利益
。
4.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的影响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的过程将受到多重压力的
影响
。
在改革过程中
,
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某一利益主体
或是某一种因素的影响
,
而是要综合考虑整个系统内外
部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
。
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就是在系
统外部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环境综合因素作用下
,
高等教
育系统根据自身的内部因素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
高等
教育系统处于一个极为复杂的环境中
,
环境中的许多因
素
、
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系统自身内部因素的不同均会
对改革的过程和方向产生影响
,
从而造成改革结果的多
样性
。
因此
,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革必须要把握时代
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根本
目标
,
要与国家的政治
、
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相协调
。
当
前
,
必须与十八大精神相一致
。
此外
,
还需要协调好改革
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
合理地界定各方的权
利
、
职责与利益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