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危机成因研究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生的四次流动性危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和数据分析,总结了引发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危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危机主要与包括季节性因素、人民币贬值因素和信用事件因素密切相关,但这些常规因素并非决定因素,只是起到助推或加强流动性紧张的作用;社会融资需求的增长与货币的收紧造成资金缺口,是2011年和2014年底两次流动性危机爆发的主因。金融机构高杠杆、期限错配严重造成的监管机构持续去杆杠,是2013年年中和2016年底两次流动性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货币强刺激和房地产投资,造成实体经济越发疲软,产能严重过剩,虚拟经济繁荣,而长期存在的二元融资结构,又加剧了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矛盾,使得过度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空转,是流动性危机的根本原因。最后,结合四次流动性危机产生的原因,本文从加强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合作以及控制负债规模两个方面提出预防和应对流动性危机的建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