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文学常识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1)现实主义诗歌: 《诗经》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 收录了产生于春秋中期以前的诗
歌305篇(故名“诗三百”), 是周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社会生活面貌的真实反映。
一、 《诗经》的组成部分
(一)风
“风”,又叫做“国风”,属于民歌、民谣, 来自于东周都城洛邑和郑、卫、秦、陈、魏、郐、
邶、鄘、齐、曹、豳、唐、周南、 召南等15个诸侯国和地区,共计160篇, 反映了当时的民生、风
俗、政事、战争、农耕、家居、 爱情等社会现实生活。
(二)雅
“雅”是“庙堂之乐”, 是朝廷贵族在举行典礼和宴会时演唱的歌曲,分为 “大雅”、“小雅”
两个部分,共计105篇。其中,“大雅”34篇, 主要用于赞颂周天子的功业、美德;“小雅”71篇,
主要用于抒发下层贵族的牢骚、不满之情。
(三)颂
“颂”是“祭祀之乐”,是周天子、 商王以及鲁国的国君在宗庙祭祀祖先时演唱的歌曲,分为
“周颂”、“鲁颂”、“商颂”三个部分,共计40篇。其中, “周颂”31篇,“商颂”5篇,“鲁
颂”4篇,具有“载歌载舞”的特点。 kuke99.com
二、 《诗经》的艺术手法
(一)赋
“赋”是陈述,用于写景、状物、叙事,如《郑风 ·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
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二)比
“比”是比方,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如《卫风 ·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
蛴,齿如瓠犀。”
(三)兴
“兴”是引发,也叫作“感物起兴”, 先说看似无关的物象, 再说实际想要表达的意蕴内涵,
如《卫风·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三、《诗经》的艺术特征
(一)多用四言
《诗经》各篇的每句话多为“四言”(四个字), 杂以“二言”至“八言”不等。如《郑风·女
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 明星有烂。”
(二)重章叠句
《诗经》各篇的上下段或上下句经常使用相同的结构,形成 “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如《秦
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
之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浚。
(三)叠字双声
《诗经》各篇频繁使用叠字和双声连绵词, 吟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律曼妙,如《小雅· 鹿呜之
什·伐木》:“伐木丁丁,黄鸟嘤嘤”;《国风·周南 ·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邶
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四)押韵和谐 0
《诗经》各篇的绝大部分诗句在当时是押韵的, 后来因为地域和时代变迁而产生变化,如《邶
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 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散以游。)
四、《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批判统治者的残暴与贪婪,如《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
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二)表达对沉重徭役和兵役的厌恶、憎恨,如《王风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三)歌颂美好爱情与幸福婚姻,如《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
其室家。”
(四)赞美广大劳动者辛劳、勤快、善良、 淳朴的美德,如《周南·苤莒》:“采采苤莒,薄
言采之。采采苤莒,薄言有之。”
(五)开创了“弃妇诗”的先河, 控诉了弱势妇女的不幸遭遇,如《卫风·氓》: “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
五、《诗经》的地位影响
(一)《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与《尚书》、《礼记》、《乐经》、 《易经》、
《春秋》合称“六经”(《乐经》失传之后, 合称“五经”)。
(二)春秋时期,孔子删定了《诗经》的篇目, 称赞它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其中,《关雎》被孔子誉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三)战国时期, 我国产生了第一部诗论专著《诗大序》。与此同时, 《尚书》提出了“诗言
志”的观点。
(四)秦汉时期,产生了“四家诗”: 赵人毛亨的“毛诗”,鲁人申培的“鲁诗”, 齐人辕固
的“齐诗”,燕人韩婴的“韩诗”。
(五)东汉学者郑玄撰有《毛诗传笺》, 唐朝学者孔颖达撰有《毛诗正义》。
(六)梁启超称赞《诗经》“真金美玉,字字可信”; 鲁迅称赞《诗经》是“中国最古的诗选”
和“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 宗庙之乐歌也”。
(七)苏联汉学家费德林称赞《诗经》是 “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
有问题欢迎咨询欢欢学姐:1575490530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