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4557306 发表于 2024-8-9 11:34

EM算法实现

以上代码实现了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的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 EM)算法。这是一种用于数据聚类的概率模型,适用于处理具有多个高斯分布的复杂数据。下面我将逐步解释代码的各个部分。

### 1. **导入必要的库**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h
import copy
```
导入 `numpy` 用于数值计算,`math` 用于数学运算,`copy` 用于对象的深拷贝。

### 2. **定义 `EmGMM` 类**
此类封装了高斯混合模型的实现。

#### 2.1. **初始化方法 `__init__`**
```python
def __init__(self, sigma, k, N, MU, epsilon):
```
- **参数说明**:
  - `sigma`: 高斯分布的协方差矩阵。
  - `k`: 高斯分布的数量(组件数)。
  - `N`: 数据点的数量。
  - `MU`: 初始均值(位置参数)的列表。
  - `epsilon`: 收敛阈值。

实例化时,类中会设置相关参数和初始均值。

#### 2.2. **初始化数据方法 `init_data`**
```python
def init_data(self):
```
- **功能**: 随机生成样本数据集 `self.X`,其数据点从两个高斯分布中生成。

### 3. **E步:期望步骤 `e_step`**
```python
def e_step(self):
```
- **功能**: 计算每个数据点属于每个组件的后验概率(期望)。

在E步中,算法会遍历所有数据点,并计算每个点在每个高斯分布下的概率。

### 4. **M步:最大化步骤 `m_step`**
```python
def m_step(self):
```
- **功能**: 根据E步计算的后验概率更新模型参数,包括均值、混合系数和协方差矩阵。

在M步中,算法会更新每个组件的均值 `MU`、权重 `alpha`(混合系数)和协方差矩阵 `sigma`,以尽量提高模型对数据的拟合。

### 5. **训练方法 `train`**
```python
def train(self, inter=1000):
```
- **功能**: 迭代执行E步和M步直至收敛,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在每次迭代中,算法会计算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当变化小于给定的阈值 `epsilon` 时停止迭代。

#### 细节
- 使用 `copy.deepcopy` 来保存参数的旧值,以便计算变化。
- 在每次迭代输出当前的估计值,包括均值、协方差和混合系数。

### 6. **收敛条件**
在 `train` 方法中,通过比较参数在上一次迭代和当前迭代的差异,判断模型是否已收敛。如果所有的误差都小于 `epsilon`,则认定训练结束。

### 总结
这段代码实现了高斯混合模型的基本EM算法,主要用于通过不断迭代优化模型参数来适应数据分布。通过隐含的概率模型,GMM允许数据点同时属于多个类别,适用于较为复杂的聚类任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EM算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