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质数分布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与《附件》 [打印本页]

作者: trx    时间: 2010-8-30 08:37
标题: <质数分布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与《附件》
Clipboard02.gif Clipboard03.gif Clipboard04.gif Clipboard021.gif Clipboard05.gif Clipboard06.gif Clipboard07.gif Clipboard09.gif Clipboard08.gif Clipboard011.gif Clipboard012.gif Clipboard013.gif

Clipboard014.gif (21.77 KB, 下载次数: 292)

Clipboard014.gif

Clipboard015.gif (22.33 KB, 下载次数: 303)

Clipboard015.gif

Clipboard016.gif (16.36 KB, 下载次数: 286)

Clipboard016.gif

Clipboard017.gif (18.96 KB, 下载次数: 306)

Clipboard017.gif

Clipboard018.gif (17.72 KB, 下载次数: 302)

Clipboard018.gif

Clipboard019.gif (19.08 KB, 下载次数: 265)

Clipboard019.gif

Clipboard020.gif (18.22 KB, 下载次数: 289)

Clipboard020.gif

Clipboard026.gif (25.76 KB, 下载次数: 296)

Clipboard026.gif

Clipboard027.gif (34.83 KB, 下载次数: 323)

Clipboard027.gif

Clipboard028.gif (27.25 KB, 下载次数: 308)

Clipboard028.gif

Clipboard029.gif (26.11 KB, 下载次数: 291)

Clipboard029.gif

Clipboard030.gif (25.46 KB, 下载次数: 318)

Clipboard030.gif

Clipboard031.gif (26.44 KB, 下载次数: 305)

Clipboard031.gif

Clipboard032.gif (25.17 KB, 下载次数: 298)

Clipboard032.gif

Clipboard033.gif (26.79 KB, 下载次数: 313)

Clipboard033.gif

Clipboard034.gif (43.6 KB, 下载次数: 318)

Clipboard034.gif


作者: madanmoumou    时间: 2010-8-30 09:27
质数分布?···有意思····顶顶顶·····
作者: shsww1    时间: 2010-8-30 12:00
我基本上是采用看英语文章的办法,先泛读,再精读,再一句一句看,最后再提纲挈领,总算是明白一点了,当然,也可能还是领悟错了。最后要说的一句话是:楼主,你很牛叉,希望你不是真的有病。   
作者: meatball    时间: 2010-8-30 15:00
我基本上是采用看英语文章的办法,先泛读,再精读,再一句一句看,最后再提纲挈领,总算是明白一点了,当然,也可能还是领悟错了。最后要说的一句话是:楼主,你很牛叉,希望你不是真的有病。   
作者: gejihu    时间: 2010-8-30 20:00
强烈支持。楼主万岁
作者: wds315    时间: 2010-8-31 08:00
试试运气啦~~~~~~~~~~~
作者: babytree    时间: 2010-8-31 12:00
哦~~
作者: benzheren    时间: 2010-8-31 15:00
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作者: happyxue1990    时间: 2010-8-31 17:11
写得很好呀!
作者: brighter    时间: 2010-8-31 20:00
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
作者: yangxiaojun    时间: 2010-9-1 08:00
看起来好~~像啊~~~~~
作者: shenhong    时间: 2010-9-1 12:00
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作者: chenyl    时间: 2010-9-1 12:00
强人,佩服死了。呵呵,不错啊
作者: hongda1227    时间: 2010-9-1 15:00
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
作者: lxy519    时间: 2010-9-1 20:00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拿出这帖子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作者: sunny    时间: 2010-9-2 08:00
哦~~
作者: liuqinbo    时间: 2010-9-2 12:00
顶顶更健康,越顶吃的越香。
作者: mathty    时间: 2010-9-2 15:00
我基本上是采用看英语文章的办法,先泛读,再精读,再一句一句看,最后再提纲挈领,总算是明白一点了,当然,也可能还是领悟错了。最后要说的一句话是:楼主,你很牛叉,希望你不是真的有病。   
作者: banzai    时间: 2010-9-2 20:00
强烈支持。楼主万岁
作者: 龙月    时间: 2010-9-2 22:45
写得好啊 楼主 顶你啊
* C* `8 ?( ~1 R" G" K; E+ k; T
作者: china_chinese    时间: 2010-9-3 08:00
我回不抢呢 考虑再三 还是不抢了吧 ^_^
作者: didibread    时间: 2010-9-3 12:00
声明一下:本人看贴和回贴的规则,好贴必看,精华贴必回。
作者: joe    时间: 2010-9-3 15:00
声明一下:本人看贴和回贴的规则,好贴必看,精华贴必回。
作者: kim19841016    时间: 2010-9-3 17:09
很难看懂,不过还是留下一点痕迹吧,呵呵!!
作者: wxlrifs    时间: 2010-9-3 20:00
哦~~
作者: dutt    时间: 2010-9-4 08:00
我回不抢呢 考虑再三 还是不抢了吧 ^_^
作者: etao503    时间: 2010-9-4 12:00
留个脚印```````
作者: yzhua    时间: 2010-9-4 15:00
顶顶更健康,越顶吃的越香。
作者: liubin6p6p    时间: 2010-9-4 20:00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拿出这帖子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作者: shanly    时间: 2010-9-5 08:00
试试运气啦~~~~~~~~~~~
作者: liuj    时间: 2010-9-5 12:00
试试运气啦~~~~~~~~~~~
作者: 李问问    时间: 2010-9-5 15:00
我来了~~~~~~~~~ 闪人~~~~~~~~~~~~~~~~  
作者: web_star    时间: 2010-9-5 20:00
留个脚印```````
作者: zlstudio_010    时间: 2010-9-6 08:00
试试运气啦~~~~~~~~~~~
作者: 老老鱼    时间: 2010-9-6 12:00
我回不抢呢 考虑再三 还是不抢了吧 ^_^
作者: mengxue11180611    时间: 2010-9-6 15:00
顶顶更健康,越顶吃的越香。
作者: xiaoai    时间: 2010-9-6 20:00
哦~~
作者: lovereika    时间: 2010-9-7 08:00
(*^__^*) 指点系词……激扬文字……  
作者: ew03198    时间: 2010-9-7 12:00
呵呵 大家好奇嘛 来观看下~~~~  
作者: wm9999    时间: 2010-9-7 15:00
强烈支持。楼主万岁
作者: aleikiss    时间: 2010-9-7 20:00
我基本上是采用看英语文章的办法,先泛读,再精读,再一句一句看,最后再提纲挈领,总算是明白一点了,当然,也可能还是领悟错了。最后要说的一句话是:楼主,你很牛叉,希望你不是真的有病。   
作者: youkezi    时间: 2010-9-8 08:00
偶的天啊!这是什么样的贴子呢?
作者: jycn200    时间: 2010-9-8 12:00
来报道!!!!!!!!!!!
作者: acific    时间: 2010-9-8 15:00
我来了~~~~~~~~~ 闪人~~~~~~~~~~~~~~~~  
作者: missouri    时间: 2010-9-8 20:00
哦~~
作者: meseeme    时间: 2010-9-9 08:00
强烈支持。楼主万岁
作者: ieatang    时间: 2010-9-9 08:00
声明一下:本人看贴和回贴的规则,好贴必看,精华贴必回。
作者: Cauchy    时间: 2010-9-9 12:00
鉴定完毕!  
作者: lwj666666    时间: 2010-9-9 15:00
强烈支持。楼主万岁
作者: 哦ca    时间: 2010-9-9 16: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nhaibin    时间: 2010-9-9 20:00
强烈支持。楼主万岁
作者: 江汉大侠    时间: 2010-9-9 20:00
试试运气啦~~~~~~~~~~~
作者: myhunterli    时间: 2010-9-10 08:00
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
作者: dennis369    时间: 2010-9-10 11:39
试试运气啦~~~~~~~~~~~
作者: regoliu    时间: 2010-9-10 11:51
哦~~
作者: bbf    时间: 2010-9-10 12:00
来报道!!!!!!!!!!!
作者: duhaiming    时间: 2010-9-10 15:00
试试运气啦~~~~~~~~~~~
作者: ahang    时间: 2010-9-10 20:00
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
作者: net    时间: 2010-9-11 08:00
强烈支持。楼主万岁
作者: libin1984    时间: 2010-9-11 12:00
来报道!!!!!!!!!!!
作者: rhyacinthus    时间: 2010-9-11 15:00
鉴定完毕!  
作者: lynn1985    时间: 2010-9-11 20:00
强人,佩服死了。呵呵,不错啊
作者: iamwuzhen    时间: 2010-9-12 08:00
顶顶更健康,越顶吃的越香。
作者: kallstrom    时间: 2010-9-12 12:00
鉴定完毕!  
作者: cclbbt    时间: 2010-9-12 15:01
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
作者: clarke1110    时间: 2010-9-12 20:00
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
作者: sunhe    时间: 2010-9-13 15:00
强烈支持。楼主万岁
作者: chunsong    时间: 2010-9-13 20:00
强人,佩服死了。呵呵,不错啊
作者: ifly    时间: 2010-9-14 15:00
声明一下:本人看贴和回贴的规则,好贴必看,精华贴必回。
作者: xtmlj    时间: 2010-9-14 20:00
声明一下:本人看贴和回贴的规则,好贴必看,精华贴必回。
作者: qxy1207    时间: 2010-9-15 15:00
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作者: xingyuhua    时间: 2010-9-15 20:00
我基本上是采用看英语文章的办法,先泛读,再精读,再一句一句看,最后再提纲挈领,总算是明白一点了,当然,也可能还是领悟错了。最后要说的一句话是:楼主,你很牛叉,希望你不是真的有病。   
作者: zxc6604    时间: 2010-9-15 20:00
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
作者: ayu830719    时间: 2010-9-16 15:00
留个脚印```````
作者: pps239    时间: 2010-9-16 20:00
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
作者: trx    时间: 2010-9-22 08:28
对于哥德**猜想等质数问题的最终解决,潘承洞曾撰文指出:现在看不出沿着人们所设想的途径有可能去解决这一猜想。我们必须对有关方法作出重大改进,或提出新的方法,才可能对猜想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王元的判断与此基本相似:“对哥德**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思路。”, ?1 \: [+ ~& W) Y
本主题所论就是如此!!!
作者: trx    时间: 2010-9-27 15:17
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能创造性思索问题的解法”。在数学家的眼里,世界都是数和形组成的,无处没有数和形。" {; ~; \5 Z7 ~* G+ ~9 D' G$ C& B
数与形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可以把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性质,或者把图形性质转化为数量关系,从而使数论问题直观化。% i" I1 p2 r$ I

作者: trx    时间: 2010-9-30 08:32
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结合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就能有效降低难度,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得到解决。“数”与“形”是一对矛盾,宇宙间万物无不是“数”和“形”的矛盾的统一。
作者: trx    时间: 2010-10-2 09:05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意识地将数的问题从“形”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解决;而对形的问题则借助“数”的理论去处理,这种“形”“数”相互转化利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叫“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作者: trx    时间: 2010-10-7 09:16
     原始创新是属于科技创新中具有战略突破性的科学活动,它是一种超前的科学思维或挑战现有科技理论的重大科技创新。实现原始创新,可以推动科技本身的跨越式进步,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必不可少的强大的科技支撑。. J& R* [$ h8 A
  当前,国内数论学者基本上是用当今西方主流科学作为鉴别科学是非、评价原始创新的唯一“标准”。按照这种认识,中国数论科学只能跟在人家后面跑,何来自主创新?!
作者: trx    时间: 2010-10-12 08:43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
作者: trx    时间: 2010-10-20 13:45
绝对创新之文!!
作者: trx    时间: 2010-10-29 19:32
敬请网友审阅!
作者: trx    时间: 2010-11-27 08:38
绝对创新之文!! * s: T( y( o) x) U9 {

作者: Galois.L    时间: 2010-12-9 18:19
不同的帐号总是重复那几句话,弄小号顶自己帖子不是你的错,最起码装的像点,真是一自我膨胀的民科啊
作者: trx    时间: 2010-12-24 16:08
数论研究必须原始创新!
作者: trx    时间: 2011-1-19 14:07
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能创造性思索问题的解法”。在数学家的眼里,世界都是数和形组成的,无处没有数和形。6 l! ^6 f. K9 `# z9 [$ v
数与形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可以把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性质,或者把图形性质转化为数量关系,从而使数论问题直观化。
, x7 t0 p! C0 A; F' p$ X 1 w5 X( h6 e; ^3 O* j9 F

作者: trx    时间: 2011-1-28 15:19
敬请网友审阅!
作者: trx    时间: 2011-2-2 12:25
绝对创新之文!!
. H# z/ H$ R) i. D( k! T) P2 f
作者: trx    时间: 2011-3-3 12:37
对于哥德**猜想等质数问题的最终解决,潘承洞曾撰文指出:现在看不出沿着人们所设想的途径有可能去解决这一猜想。我们必须对有关方法作出重大改进,或提出新的方法,才可能对猜想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王元的判断与此基本相似:“对哥德**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思路。”% i5 S9 m# k4 ]7 b8 j4 P1 R
本主题所论就是如此!!! 0 W* A4 W1 w4 o6 F# R1 C+ f+ C

作者: trx    时间: 2011-3-19 08:27
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对图形的处理,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揭示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表象之间的转化,发展新的思维。
作者: 天瓶座的女孩    时间: 2011-4-17 20:54
回复 trx 的帖子+ a* i' z+ ]; a0 M) d; Z. A, c
  F5 C8 c$ W/ y) k1 R
您好,这对我研究素数有很大帮助,请问您能帮我分析一些文章里我不懂的么? 当我老师把。。重谢。。
作者: fllen_7    时间: 2011-8-30 22:56
我也想了解了解!!!先顶一个9 W; F1 ]9 h0 j; b  P1 q9 v
0 Z8 E6 i, d6 g3 M

8 Z; P/ F! Z# y8 C/ a
9 k; `/ |& m- ^3 ~- e: I
& p# X7 K7 u) [1 z8 o9 W
1 L' I2 b: }6 J4 `2 s" F' @! ^% m$ E/ ], m  `9 C
1 s, p1 `0 U: A. D6 K* C; s  [/ V

+ a" ?" y9 _  a7 b
+ P$ i) U: e5 |, M
/ B9 [( C- ^6 T3 P. q" }: {
5 m- ]% X( d" }0 g( J* H9 ~# V. r3 E) f0 L, y. d0 a7 i
金枝玉叶下载.
作者: 1395094431    时间: 2011-8-31 03:51
不脫离纯数值覌念越说越糊凃,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守旧
作者: 海里游    时间: 2011-11-12 13:41
本人能力较差,但我怎么看着觉得这不就是筛法吗?挖掉的(涂色的)是合数,留下的是素数,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作者: jt202010    时间: 2011-11-12 19:33

作者: liuxiaoqiang    时间: 2011-11-13 15:20
对不起楼主,由于本人是新手,无发贴的权利,只好将我的一篇论文登在此处,与大家探讨。! M/ D! H, u! o7 S' u- p2 F, e
用求根方法巧妙证明费马猜想" @$ V/ b( a8 c- L2 e
作者:刘孝强
3 p" G; g, k: [3 I, f8 |  t  v' P一、费马猜想简介:
  K2 B1 Z5 o7 q6 s( P" o1.费马猜想: 当整数n > 2时,关于x, y, z的不定方程 x^n + y^n = z^n无正整数解。8 f0 n! q; H' ?2 T  I5 \: n
2.费马在阅读丢番图《算术》拉丁文译本时,曾在第11卷第8命题旁写道:“将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一个四次幂分成两个四次幂之和,或者一般地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拉丁文原文: "Cuius rei demonstrationem mirabilem sane detexi. Hanc marginis exiguitas non caperet.")毕竟费马没有写下证明,而他的其它定理对数学贡献良多,由此激发了许多数学家对这一猜想的兴趣。数学家们的有关工作丰富了数论的内容,推动了数论的发展。2 b. R# f3 `3 P% @* s) C
3.这个猜想,本来又称费马最后定理,由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而当时人们称之为“猜想”,并不是真的相信费马已经证明了它。虽然费马宣称他已找到一个绝妙证明,但经过三个半世纪的努力,这个世纪数论难题才由普林斯顿大学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和他的学生理查•泰勒于1995年成功证明。证明利用了很多新的数学,包括代数几何中的椭圆曲线和模形式,以及伽罗华理论和Hecke代数等,令人怀疑费马是否真的找到了正确证明。而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由于成功证明此猜想,获得了1998年的菲尔兹奖特别奖以及2005年度邵逸夫奖的数学奖。4 K. h! F3 E8 T2 l+ w+ z3 f7 X
甚至有许多数学家断言:费马猜想不可能用初等数学的方法证明。& U" X% h; @0 x, {
二、求根方法证明费马猜想简介:/ q. l* K9 C' x
安德鲁•怀尔斯的证明十分繁琐,而本人以下的证明十分简明。' ]! i; }# b4 Z( Q+ p" i+ A
1.我们知道费马猜想即:当n > 2时,不定方程x^n + y^n = z^n 没有正整数解。为了证明这个结果,只需证明方程x^4 + y4^ = z^4 (x , y,z) = 1和方程x^p + y^p = z^p (x , y,z) = 1[p是一个奇素数]均无正整数解即可。
* P7 j/ E( A% L% M! Vn = 4的情形已由莱布尼茨和欧拉解决。
; H8 s" D3 n1 X6 }* [1 t* l9 p3 R现在本人用求根方法来证明x^p + y^p = z^p ,(x , y,z)= 1[p是一个奇素数]无正整数解。$ m5 M' ]# M5 z$ @+ [
因(x , y,z)= 1,很容易证明x和 y,要么均为奇数,要么为一奇一偶。3 Q; ?/ y9 b1 q- p, o
2.为了证明简单明了,我们先来看p=3的情形。我这种证明方法可推出p为任何奇素数的对费马猜想的一般证明:当p≥3的素数时,x^n+y^n=z^n无正整数解。1 p$ ?! z" f* `4 y( z/ K$ Q& a
用反证法。假定 x^3+y^3=z^3有正整数解。有x和 y要么均为奇数,要么为一奇一偶。不妨假设y为奇数。那么有:
6 A9 L- a# b9 `" W; Z3 ]: Hz^3 = x^3 + y^3=(x + y)(x^2 + y^2-xy)。% @, g/ Q5 s8 \) i( R
设x^2 + y^2-xy=A,即x^2 -xy + y^2-A =0,把此式看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 {6 v: i+ V" S" }' o5 b( y  A" Z为了后面的证明,我把x^2 -xy + y^2-A =0这样的方程称为标准方程。+ [& A6 q" o6 v2 i
即求x^2 -xy +y^2-A =0的解。用求根公式,有x=-(-y)±√(-y)^2-4(y^2-A)/2(注:√表示根号)= y±√(-y)^2-4y^2+4A/2= y±√4A-3y^2/2=  y±√4(x^2 + y^2-xy)-3y^2/2= y±√(2x -y)^2/2。因(2x -y)^2≥0,所以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有根。这里需要讨论:- ^9 }$ F2 O' |4 r# j* {0 Y$ t
(1)当2x -y>0时,因x= y±√(2x -y)^2/2,可得x=x,或x = y/2 即y= 2x(这与2x -y>0相矛盾,舍去)。5 t7 u1 J2 c, O4 e
(2)当2x -y<0时,因x= y±√(2x -y)^2/2,可得x=x,,或x = y/2 即y= 2x(这与2x -y<0相矛盾,舍去)。
  s8 S9 k2 W& {, D+ _( x( U' s: J(3)当2x -y=0时,因x= y±√(2x -y)^2/2,可得y= 2x。
  H1 v& l' e3 O3 a综合上面三种情况:在实数范围内,x^2 -xy + y^2-A =0有实根x=x或x = y/2 即y= 2x。
( `2 i) N: D( I) f4 L但显然在正整数范围内,因y= 2x,有y为偶数,与前面假设y为奇数相矛盾。也就是说x^3+y^3=z^3在正整数范围内无解。
5 _! O% V3 i+ H: {0 S8 V. H为进一步明白我的思路,现在来看x^5 + y^5=z^5的情况。这时有x和 y要么均为奇数,要么为一奇一偶。不妨假设y为奇数。那么:& D8 u# [7 x) `7 d3 Q
Z^5= x^5 + y^5=(x + y)(x^4 + xy^3-x^2y^2+ x^3y+y^4)0 \/ w2 f1 k! s' d9 F, m
设x^4 + xy^3-x^2y^2+x^3y+ y^4=M,又设x^4-x^2y^2+ y^4=M- xy^3 -x^3y =C,即x^4+ y^4-x^2y^2- C = 0,用代元法,设x^2=X ,y^2=Y,有:X^2+ Y^2-XY- C = 0,这就成了标准方程,从而可用证明标准方程的方法进行证明即可。采用上面的方法,在实数范围内,有由X = X或X= Y/2 即Y= 2X。但在正整数范围内,由Y= 2X,有y^2= 2x^2,这时y为偶数,与前面假设y为奇数相矛盾。也就是说x^5+y^5=z^5在正整数范围内无解。
3 x; R" p6 Y% p+ N6 V6 M* o现在来看费马猜想的一般情形:同样用反证法。假定x^P+y^P=z^P(p是一个奇素数)有正整数解。这时有x和 y要么均为奇数,要么为一奇一偶。不妨假设y为奇数。那么因z^P=x^P-y^P=(x + y)(x^P-1+xy^p-2+…- x ^p-1/2y^p-1/2+…+ x^P-2y+ yP-1),设(x^P-1+xy^p-2+…- x ^p-1/2y^p-1/2+…+ x^P-2y+ y^P-1)=C,即x^P-1+…- x^ p-1/2y^p-1/2+…+ x^P-2y + y^P-1-C=0,设D=C-(xy^p-2+…+ x^P-2y),采用上面的方法很容易推出方程:x^P-1-x^p-1/2y^p-1/2+y^P-1-D=0,用代元法设x^ P-1/2=X ,y^p-1/2=Y,有:X^2+ Y^2-XY- D = 0,这就成了标准方程,从而按证明标准方程的方法就可以证明:x^P+y^P=z^P(p是一个奇素数)无正整数解。
/ A" |2 W# X; N# G% f7 ]证毕。
$ e4 K4 b! |, G. }
/ J2 r. v) M0 \0 t5 e                         2010年12月3日# a7 e9 H6 n+ }: z$ A
& J& E" U0 L( b! C2 }. q9 \9 B& F3 |
(作者单位:四川省万源市太平镇。QQ号:516030331)( Q1 v% k2 _0 p; Z7 f$ ?

; Z5 X0 X! c2 U4 F# F
作者: 孤寂冷逍遥    时间: 2012-1-4 19:17

作者: xixiai10jk    时间: 2012-2-6 17:57
标题: 论坛有很多新闻到这里了
2 u7 T( @( G, Q
$ E. P" ^" Z# i

& P) k/ {, |4 _$ B * N0 C, p. V* Q# `% G6 ]5 m4 l8 Y6 ?
论坛有很多新闻到这里了,也不错哦。
7 L, {$ Y- z8 `
# s5 @# ?# t# J) ?/ J' B2 s" Z  m ' p- D# p# N5 M! M
: V2 {. G: o1 L, l

1 a: e/ R" ]7 D9 z4 u  M, m4 u & y/ N6 e2 r% x( y# d

2 Y! H9 U! m( W. f
2 ?% |% M  y( L3 G0 x* q
作者: trx    时间: 2012-2-18 08:44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并一语双关地告诫学生“不要得意忘形”!% p/ g/ m8 r- e6 y$ K
美国数学家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能创造性思索问题的解法。”
. _5 q$ ?' Z) M4 L7 q& F7 c+ J) C诺贝尔奖获得者,认知心理学家西蒙也指出:“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大多数是通过模式识别来解决的。”
9 E4 a6 D+ {$ g* B4 M   据上几位著名大师的经典之说,则本文通篇对一系列与质数相关的问题之论,就是以
/ ?; {0 \; j$ X; _7 y1 A% J. l3 q质数最原始最基础的图形性质---质数作周期性占位之“形”为主导的‘形’‘数’相结合讨论而进行的。则把此种讨论总称为《周期数论》。
! N9 S" l. Y$ `! l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