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高教社杯获得者、武汉大学杨双红同学的发言
我们数学中国在2004年的时候举办了首届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学习交流会
邀请了他们作为嘉宾进行访谈!
详细请见:http://www.madio.net/bbs/dispbbs.asp?BoardID=93&ID=2023&replyID=&skin=1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我是武汉大学本科生杨双红。很荣幸能有机会与我的两名队友参加这次规模空前的竞赛并侥幸获得了“高教社杯”。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国的参赛队员向此次大赛的主办方、赞助方、全国的指导老师以及所有为大赛的顺利进行辛勤劳动过的有识之士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能有机会在风景如画的桂林参加这样场面宏大的盛会,并代表全国的数模爱好者发言,我感到无比荣幸。我也知道还有一大批像我们一样的热血青年,他们甚至更加聪颖上进。在这里,我想说,荣誉属于大家,属于所有热爱数学建模并辛勤付出过的同学,数学建模对我们的启发锻炼以及珍贵的参赛经历是比奖状奖杯更难得的奖励。祝贺大家!
我今天该是代表我的所有勤勉上进的同龄人在这里倾吐心声。作为这项赛事的一名最普通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我想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几点感受。
第一,数学建模、数模竞赛最积极的意义可能在于它培养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这种精神虽然在参赛者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表现,却是所有青年学生、学者最应该具有并且应该毕生保持的优良品质。
这种精神可以被概括为:“自信积极、果敢坚韧、严谨踏实、开拓创新”。展开来说就是:自信热情,迎难而上,乐于挑战艰险,攻克难题;积极主动、精神抖擞,善于化凶险为坦途;务真求实,不浮躁轻狂,
忠于事实和真理;潇洒自由,精益求精,勇于破陈出新,追求至善至美;坚韧勇敢,愈挫愈勇,甘于忍耐困苦,从挫败中奋起。作为未来世界的主力军,我们被经常喻为朝气蓬勃的早太阳,以上这些正是我们最锐利耀眼的光芒。如果青年学者都能在遇到困难时不畏畏缩缩,甚至以挑战艰险为乐趣;能在任何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努力,占领制高点;诚实信用,尊重事实真理;浪漫活泼,勇于改进习惯和传统;坚毅果敢,百折不挠,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的未来将是怎样一副灿烂辉煌的动人景象。
第二,数学建模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和正确的研究方法,教会学生怎样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高效地思考问题、尽善尽美地解决问题。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很少,很多同学最大的困惑不是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而是找不到可做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多数本科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怎样的问题?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怎样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怎样的研究现状?研究的前景和趋势怎样?数模竞赛,以及大多开放性的竞赛恰好提供了这种小规模但很完备逼真的科研模拟机会,特别有利于培养我们的研究兴趣、习惯和方法,以及教会我们怎样发现合适的问题,然后积极地思考。
第三,数模竞赛改造了我们的学习方式。首先竞赛给了我们实践和运用多年基础学习的积淀的机会,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所学的都可以是强大的利器,从而激发我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另外,竞赛教会了我们怎样在没有老师讲授、没有课程计划、没有检测考试甚至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完全在问题的引导下,在兴趣的驱动下通过思考来学习的更自觉高效的真正意义的学习方式。从此,我们不再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课程表上开什么就学什么、能获得什么学习资料就学什么,而是,有问题就有学习,有兴趣就有学习,有进步的需要就有学习。
第四,数模竞赛让我们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科学领域,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概貌和趋势。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科学史》的教育还未给予足够重视的情况下,这一点尤其有意义。
数学建模竞赛无疑已是国内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最有意义的科研竞赛之一。每一位参赛者对其都有不同的体会和诠释,但无论谁,对这场竞赛的意义都是阐之不尽的。对我来说,数学建模以及这场竞赛的确改变了我一生的路,它带我找到了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和必须具有的品质,让我学会了怎样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尽善尽美地解决问题,让我变得更自信乐观、更勤勉坚毅、更严谨踏实、更善于驾驭自己的想象力。这是我一生的财富,是对我两次参赛的最丰厚的褒奖。
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最令人向往的景象还远在我们的前面,让我们以更饱满的激情踏上新的征程!
谢谢大家。
首届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学习交流会——武汉大学获奖学子访谈录 矩阵工作室倾情奉献 武汉大学获奖学子访谈录 ——首届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学习交流会会 http://www.madio.net( t! ?0 }/ |' _4 p/ n
时间:2004年12月4日(星期六)晚上8点 地点:矩阵工作室 聊天室 http://www.madio.net/bbs/Chat_index.asp
嘉宾: 杨双红、刘刚、晏琦 主持人:小帅 活动内容:
2004年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社杯获得者:武汉大学杨双红、刘刚、晏琦等人应邀于2004年12月4日(星期六)晚上8点整作客矩阵工作室,和所有的数学建模爱好者一起交流数学建模学习方法与成功经验。 本次活动协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学校协会为主,在学校组织分会场,组织数学建模学生收看数学建模颁奖典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同时登入互联网同我们的嘉宾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 浙江师范大学数学建模研究会、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 内蒙古财经学院数学建模协会、 四川省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厦门大学数学系、 四川理工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陆续增加中)
矩阵工作室倾情奉献
武汉大学获奖学子访谈录
——首届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学习交流会会
时间:2004年12月4日(星期六)晚上8点
地点:矩阵工作室 聊天室 http://www.madio.net/bbs/Chat_index.asp
嘉宾: 杨双红、刘刚、晏琦 主持人:小帅
活动内容:
2004年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社杯获得者:武汉大学杨双红、刘刚、晏琦等人应邀于2004年12月4日(星期六)晚上8点整作客矩阵工作室,和所有的数学建模爱好者一起交流数学建模学习方法与成功经验。
本次活动协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学校协会为主,在学校组织分会场,组织数学建模学生收看数学建模颁奖典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同时登入互联网同我们的嘉宾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
浙江师范大学数学建模研究会、
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
内蒙古财经学院数学建模协会、
四川省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厦门大学数学系、
四川理工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陆续增加中)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