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教学笔记——函数的运算
[打印本页]
作者:
学夫子
时间:
2011-5-21 08:39
标题:
教学笔记——函数的运算
这篇文章乃我教学笔记,写于此,望和各位交流交流
% r. }2 N" Q- ]. h
总的一点,我在进行
高等数学
教学的时候,将函数的复合,反函数等统统看做函数的一种运算。因为这样一来,很多问题都会变得很简单,当然,不是说数学问题变得简单,而是教学复杂程度变得简单。
4 R; t1 B& \' w7 g
2011-5-21 08:39 上传
下载附件
(14.37 KB)
% F ~$ ^( a2 q& {5 B& `2 U) E
若将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反函数都看成函数的运算,那么:
; j. N8 L- a3 p$ `
对于函数的连续:两个函数连续,则这两个函数经过运算得到的新函数也连续。
; l) {5 N* L/ N0 y
对于极限的运算法则:几大要点就可以统一成函数运算的极限法则,包括四则运算,复合和反函数,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不会那么乱。
5 K7 f( K* h0 X5 t- q5 J. `9 ~
[url=]
[/url]
( f+ T; U' _. G, j5 R$ x6 g
对于初等函数: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那么我们的基本
初等函数
就三个:幂函数,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如果一个函数是由这三种基本初等函数运算而成,那么这个函数就是初等函数。简单又统一起来。
) z2 b6 p8 y M* ^6 u
对于导数的求法:也就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个是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二是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也就是分别讲解两个函数经过几种运算后的求导方法,学生就不用去记忆什么复合啊啥的,反倒是搞得很乱,给这些东西加上统一的纲领,学生就不会乱。三就是常见几种非初等函数的导数求法。
e; J! F/ Q- ^0 x
我在教学实验中采用这样的办法,效果还是蛮不错的,让学生记忆什么求导公式至少就有了基本的纲领。希望各位同行能多多交流。这些方法的提出,其实全都得益于我大学的毕业论文——思维导图。虽然当时的毕业论文大多是应付性的,但是对于我来讲,却是真的学到很多。如今用在课堂,更是事半功倍。
! r( f5 ^7 \7 @: ^% r
# ?3 Y: [+ `- b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xuefuzi.com/post-165.html
# y1 u5 R% c7 T* E+ k0 S6 M- U) U; s
作者:
weixinmaths
时间:
2011-6-25 08:19
作者:
alair004
时间:
2012-2-6 15:19
写的好啊!有点启发
6209571937178970
作者:
北冥有鱼
时间:
2012-2-23 19:19
顶一下
作者:
xuyang8877
时间:
2012-3-11 14:17
赞!顶!支持~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