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加强数学建模综合能力培养——数学中国2008年美赛工作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huashi3483    时间: 2008-2-21 20:50
标题: 加强数学建模综合能力培养——数学中国2008年美赛工作总结

加强数学建模综合能力培养

——数学中国2008年美赛工作总结

 

2008215——219,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如期举行,作为中国最大的数学建模交流基地“数学中国”来讲,与参加美赛的中国内地同学共同度过了四天四夜。对于本次竞赛,数学中国网站作了以下的总结。希望能同大家交流一下比赛经验。

一、 保持新闻的敏感度:

在每次举办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之前,我们数学中国都事先做好心理准备,压一下比赛题目。在春节前,数学中国论坛发表了《2008年数学建模十大热门研究课题》,第一个研究课题便压中了美赛的A题。当然这里不是教大家如何猜题目。我们想告诉大家要多关心国内外的时事、**、经济。为什么这样讲呢?道理很简单,学习数学建模,参加竞赛的最终目的不是拿奖,而是为了掌握一门社会科学技能。大家学习数学建模后,可以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比如说这次的A题,2007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第四次评估报告,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报告预测指出,从人类工业时**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1.8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958厘米,北冰洋的海冰将在本世纪后半段融化消失。这个报告引出的问题很多,事实也得到了验证。比如2007年至2008年的冬天,我们国家遭受了5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美国南部又一次遭遇了飓风。有证据显示这些都可能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恶劣天气。全球气候变暖考察的问题很多,A题选取了一个佛州的例子,意在让全球气候变暖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当然所有的时事不可能在一次竞赛里全部体现出来。但是当大家看新闻的时候,应该多思考一下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来处理新闻热点中提到的问题,经常和队员交流一下思路,增强对新闻的敏感度,提高对数学建模的应用能力。

我们数学中国论坛将在近期成立“数学建模研究组”(暂定名称)。主题是用“数学的眼光”看时事。届时有兴趣培养“敏感度”的同学,不妨同我们共同探讨一下。

二、 资料、数据收集能力的培养:

在本次竞赛中,国内参赛学生在资料收集上吃了很大的亏,因为2008MCM-A题和ICM都是需要同学自己收集整理资料及数据。然而根据我们网站上的同学反馈统计,大家对AC两题数据、资料的收集占去了1/3时间。更有甚者,最后一天还在论坛及QQ群上求助数据共享。在数据收集上,我们数学中国为同学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及时通过本站的专用即时通讯工具MCQQQ通知了参赛会员,但是能力有限,仍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今后我们将着重在这方面制作一些专题视屏培训教程,希望对以后参加竞赛的同学有所帮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内的同学有必要在互联网知识及硬件基础上下一番功夫。ICM题目刚出来的时候,就有同学反应竞赛题目提供的第二个网址上不去。由于国内互联网屏蔽了“wiki”网站,需要通过代理才能够访问,大家对代理的知识很模糊,所以作ICM题的时候,大家都缺少了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同时我们网站又是电信服务器,而大多数北方高校都是用的网通的宽带,这也造成我们提供的重要信息无法获得。

另外,在这里指出保持数据、资料真实的重要性。由于去年竞赛发生了国内特等奖被取消事件,今年竞赛官方在规则及题目中也多次强调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发现还是有不少同学,在无法找到数据的情况下,编造了A题的多项数据,这种做法等于学术作假,这样的论文也不会被评审委员会采纳。所以在今后的竞赛中,大家要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这样不仅欺骗了论文的评审,也欺骗了自己。

三、竞赛准备工作须做好:

我们数学中国虽然在赛前,准备了大量的美赛辅导材料,及时地帮助大家积极备战,但是却忽视了同学的竞赛准备工作。据我们网站了解,今年竞赛大约有60%的学生为第一次参加,对美赛一无所知。这样就造成比赛期间闹了不少笑话,这是我们工作上的失误。在这里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对以后参加美赛的同学有所帮助。这也算是亡羊补牢吧。

1)竞赛时间确定:由于大多学生第一次参赛,对竞赛时间不了解。有些学生在214晚上就在等赛题,在竞赛快结束的几个小时内还在问是不是明天才交卷。由于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属于东西两个半球,北京时间比美国东部时间快13个小时,所以美国比赛时间为214晚上8点整,北京时间则为215早晨9点整。比赛结束时间为北京时间219早晨9点整。以后比赛只要在美赛时间上加13个小时即可。

2)仔细阅读竞赛规则:我们数学中国网站每年在竞赛报名开始时,都会将竞赛规则翻译出来,供大家参考。特别是今年由于07年竞赛发生了特等奖取消事件,规则有了新的变化。我们也将变化内容及时发布到了数学中国论坛的美赛板块。在竞赛报名期间要仔细阅读相关内容。美赛的参赛帮助对于所有的比赛流程问题都有说明,特别是最后关于如何准备邮包的问题说得十分详细。

3)论文格式及排版:我们每年都会在竞赛的时候发布论文LATEX排版格式。对于习惯用WORD编辑的同学可以在竞赛前访问我们提供的国外大学数学建模网站提供的优秀论文原版,对照编辑。这里建议大家学习使用LATEX软件,因为该软件对于数学公式的输入非常方便,而且格式非常标准,避免了在论文排版上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4)常备一些文献数据资料网址:这个是在竞赛期间有效的节省时间,快速的搜索相关的资料。我们在论坛里开设了学术期刊账号版块(其内容都是网上搜集),大家在竞赛前多找一些国外大学图书馆的网站,里面有大量的科技文献电子资源库,以备竞赛期间使用。特别是今年的B题,我们可以从国外的文献数据库中找到很多相关的论文,特别是针对该问题的一些方面已有论文进行过研究,还有针对该问题的专门英文论坛,如果大家能够及时发现会节省很多解题的时间。

5)制定竞赛时间表:在竞赛准备期间,准备二到三次模拟,总结一下自己小组在竞赛各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制定一套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按照时间表,严格执行,切忌在第一天熬夜作战。每人每天至少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美国的朋友在头天晚上基本上是大家讨论做题的思路,制定一个总体的规划(他们是晚上开始竞赛的),然后就集体睡觉。第二天才正式开始解题。

6)常备一些文件格式读取软件:今年我们收集的数据资料,它们的文件格式各有不同,如“.NC”、“.LST”、“.ISO”等等,这些都需要特定软件读取,在模拟竞赛期间,大家在找资料的同时,多了解一些相关格式文件的读取软件,以备竞赛期间使用。

7)擅用百度、GOOGLE等搜索网站:百度、GOOGLE都有高级搜索模式,里面含有文件搜索、地区搜索等内容。百度有“知道”、“百科”功能,一些问题可以在百度“知道”、“百科”里面查找答案;GOOGLE有专门的在线翻译网页以及地图网页,这两个网站是竞赛查找资料的必备工具。

8)重新认识数学中国:我们数学中国包括有矩阵学院(数学类相关书籍)、网络教学(数学建模辅导视频)、矩阵论坛(丰富的资源及重要信息),这些对于参加美赛的同学来说有很大帮助。在竞赛准备期间,多上网站看看浏览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助于对数学建模的掌握。(由于我们网站是电信服务器,所以有条件的同学接入电信宽带或使用本站推荐的凤凰网关访问)

9)多看些英文学术论文,多用英文练笔:我们论坛提供了许多国外大学的电子图书馆账号,里面含有大量的科技文献,多读一些有关的论文,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今年美赛的三个题目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大量的英文文献,快速从这些文献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同时养成论文尽量用英文来写作的习惯,不要用中文写完再翻译,写完之后请英语老师查看语病并及时更正。

四、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本次竞赛,我们数学中国站长马壮老师,在开始两个小时内将三道题目进行了翻译。但是由于时间匆忙,在B题的翻译上一词“metrics”产生了两种异议,一为矩阵、二为标准。后来经我们网站管理人员的重新校对并讨论,确定为标准更为贴切,而后我们及时更正了译文。产生译文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于题目的理解不恰当,这一点也提示我们在以后的美赛中要更加小心。

不少作A题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查找佛州海平面历年的变化高度,想通过海平面的变化来预测未来50年的变化趋势。如果不看题目,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只要认真的阅读题目,大家就会知道这个问题必须先研究“因”,再研究“果”。题目的第一句说的很清楚:研究一下由于全球气温升高造成的北极冰帽融化对**的影响。“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冰帽融化,“果”是海平面上升,对**影响。当然“果”还有很多,洋流变冷,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出现等等。所以我们在得知大家理解题目错误的情况下,及时发表了数学中国对A题目的观点:(以下是我站观点,仅供参考,与官方观点无关)

A题主要解决气候变暖与冰洋融化之间(温室气体排放量与融化速度之间的关系)、北冰洋融化与**影响(以目前的融化趋势,预测佛州几个大城市将在什么时候毁灭,或者50年内佛州的受灾程度)之间关系模型:**影响主要有:海平面上升、恶劣气候(飓风)、大西洋暖流变冷等情况。以佛洲为例,考虑佛州几个重要城市的地理位置,指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及减缓北冰洋融化速度对海平面上升、恶劣气候等的作用。

其实我们不想将我们的思路告诉大家,原因是我们只是提供一种解题思路,不想扼杀大家的创造性,同时有可能误导大家解题。但是在这里希望大家在竞赛的时候多读几遍题目,分析题目的每个词,指出他们的引申含义。只有全面的理解题目,才能确定思路,不要一开始盲目确定。

五、编程能力及阅读源代码能力:

根据美赛这些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对于编程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特别是今年的B题,很多参赛的同学感觉它比较像一道ACM的比赛题目,确实是这样。这道题目对于编程能力要求很高,虽然我们在论坛里面发布了一些求解和“生成数独问题”的源代码,但是仍有很多网友不能直接使用,原因就是很多网友的编程能力还停留在只能使用已学过的一、两种编程语言,还不具备将编程融会贯通,快速学习一种新语言的能力。希望以后大家在备战阶段多进行一些这方面的训练,虽然不必要太强的写程序的能力,但也要在读程序和分析程序上下足功夫。

六、善于总结经验:

成功的参加一次竞赛不是以获奖等级来判定,而是以你是否认真总结这次竞赛的经验和教训。本次竞赛我们总结了网站的一些不足之处,这样为下次竞赛做好准备,避免在同一地方犯错。同样作为参加美赛的同学来讲,在竞赛后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总结自己得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将这些经验和教训作为下次参赛或者是遇到问题时的解题良方,这样我们认为你已经在下次竞赛中成功了一半。

另外我们网站从即日起开始征集大家的参赛论文,并在适当时候公布这些论文,大家也许对自己的参赛有些不满意,在赛后不妨看看其他参赛者的论文,深入讨论一下,相互学习。对以后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 wyx0314y    时间: 2008-2-21 22:30

总结的非常好!!


作者: yunstar    时间: 2008-2-22 00:00
[em11]太有诚意了!
作者: swq457080    时间: 2008-2-22 09:50

几点都指出了我们组的薄弱的地方


作者: ylfyort    时间: 2008-2-22 11:22
说得很全!
作者: sky_world    时间: 2008-2-22 12:37

总结的很有道理,we are lack of ablity of English-reading and paper search.


作者: zyming    时间: 2008-2-22 12:40

很好。支持下。。。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没有什么经验。。那种NC格式的打开就花了好长时间。。。


作者: tzl99    时间: 2008-2-24 23:00
很好,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关于数学建模的文章,如果能提供优秀论文下载那就更好了
作者: willsmith    时间: 2008-2-29 11:59
总结的很全面啊 谢谢数学中国在美赛中的工作
作者: oraclejia    时间: 2008-3-4 19:09
总结太好了。同时也非常感谢数学中国网站在美赛提供的信息和帮助。

作者: ldydc    时间: 2008-3-21 13:21

总结得不错,也希望数学中国今后能更多的为数模爱好者多提供些有用的资料.


作者: ww253107544    时间: 2008-3-22 15:00
总结太好了。同时也非常感谢数学中国网站在美赛提供的信息和帮助
作者: ww253107544    时间: 2008-3-22 15:00
总结太好了。同时也非常感谢数学中国网站在美赛提供的信息和帮助
作者: ww253107544    时间: 2008-3-22 15:00
总结太好了。同时也非常感谢数学中国网站在美赛提供的信息和帮助
作者: ww253107544    时间: 2008-3-22 15:01
总结太好了。同时也非常感谢数学中国网站在美赛提供的信息和帮助
作者: status2complex    时间: 2008-3-30 00:37

有些地方不太赞同

在比赛之前我看过很多数模的网站上面指导老师之间的一些通信上面都提到过程序的内容。代码能否实现完全不会作为竞赛成绩的参考依据,换句话说就是看都不看。我们做的就是B题,B题的代码有什么用呢?如果有这样一个能够生成题目的代码,那么代码的作用就是你可以用它进行大量重复的实验来评估这段代码所应用的算法好坏。我通过50次,一百次甚至几百几千次试验统计能够确定一个唯一解的题目给出最少的数字是多少个,最多的有是多少个。但是这种做法首先不能保证样本的偏倚,其次非常浪费时间。然而在好的算法书上都会提供应用概率或者叫做“平摊分析”的方法来确定算法的性能,也就是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的上下界。即使是ACM,所考察的主要是数学功底。我创建一个算法(或者叫做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性能与实现代码基本没什么关系。

比赛过程中我没有到这个网站上来,因为我担心老师们的好心很可能对同学造成误导。因为任何人都不能保证其对题目的理解没有遗漏与扭曲。所以我总觉得这种帮助并不合适。


作者: 天空守望者    时间: 2008-3-30 19:31
很好。我担任小组组长,想为组员找些东西,不虚此行。
作者: neverhungry    时间: 2008-4-6 23:28

非常好,谢谢


作者: lisuo308970280    时间: 2008-4-12 14:16
谢谢!!!!!!!!!!!!!!!!!!!!!!!!!!!!!!!!!!!!!!!!!!!!!!!!!!!!!!!!!
作者: hlizhulisa    时间: 2008-4-18 03:19
支持
作者: vintaka    时间: 2008-9-27 08:56
早点来就好了
作者: 浮士德    时间: 2008-10-13 20:56
顶!!!!!!!!!!!
作者: tigrine    时间: 2008-11-26 22:45
 
作者: mjf0202    时间: 2008-12-5 21:52
强烈支持哦
作者: gx19890905    时间: 2008-12-6 20:41
谢谢 学习了
作者: 雄鹰飞翔    时间: 2008-12-12 16:14
太好了,为我们这些准备参赛的同学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作者: clchen861    时间: 2008-12-21 18:05
说的很好啊。。。。 不得不顶。。。。
作者: ultra1989    时间: 2008-12-25 20:40
去年参赛的时候就在数学中国得到了很多帮助~很感谢的说~
作者: toall326    时间: 2009-1-6 00:35
感觉很有帮助,谢谢!
作者: xwpeak    时间: 2009-1-8 04:11
受用了,谢谢
作者: shenrenjun1987    时间: 2009-1-8 19:36
我是今天第一次参加,正在准备中,对mcm真的是太不了解。看了贵站的2008年的总结,真是收益良多,谢谢了!
作者: shenrenjun1987    时间: 2009-1-8 19:36
我是今天第一次参加,正在准备中,对mcm真的是太不了解。看了贵站的2008年的总结,真是收益良多,谢谢了!
作者: Doraemonshare    时间: 2009-1-10 09:43
收获不少。。。。。。。。
作者: Doraemonshare    时间: 2009-1-10 09:44
感谢数学中国。。。。。
作者: tong1988hua    时间: 2009-1-12 10:44
wonderful,总结的很不错
作者: bulvxieer    时间: 2009-1-13 10:46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作者: nihaoxiatao    时间: 2009-1-13 16:13
非常有用!!
作者: highshaw    时间: 2009-1-13 20:02
很好,谢谢,我也在准备数模,这个冬天有点忙
作者: 薇然乘风    时间: 2009-1-14 21:49
谢谢楼主,正需要!
作者: 薇然乘风    时间: 2009-1-14 21:49
谢谢楼主,正需要!
作者: yanzhouguang    时间: 2009-1-15 13:45
总结的挺好的,继续努力
作者: weiyanhai11    时间: 2009-1-15 18:01
谢谢,我们受益匪浅
作者: 鲁路修    时间: 2009-1-16 19:37
版主太强了,真已经是老手的高手了,菜鸟致敬
作者: hbai888    时间: 2009-1-16 19:49
总结的很有道理,we are lack of ablity of English-reading and paper search.
作者: 夜风依旧    时间: 2009-1-17 05:09
多谢楼主了。。
作者: ganxyz    时间: 2009-1-17 15:04
仔细看了数学中国的总结,非常不错 希望我们在09年美赛中尽量避免!
作者: relax009    时间: 2009-1-18 12:35
很有建设意义
作者: pku007    时间: 2009-1-18 23:36
继续努力 我们需要你
作者: csnwxy    时间: 2009-1-19 00:42
多谢
作者: mealler    时间: 2009-1-20 16:14
强烈建议在比赛期间取消矩阵币~~
作者: mealler    时间: 2009-1-20 16:15
“我们论坛提供了许多国外大学的电子图书馆账号” 楼主帮忙找下~~谢谢帮助啦
作者: chenxxuepping    时间: 2009-1-20 19:09
楼主写的太好了,赞一个
作者: lxleg203    时间: 2009-1-22 20:41
太好了,但是能给我们提供出好的数据来源就更好了 啊
作者: chris0jian    时间: 2009-1-23 00:15
非常实用,谢谢了
作者: ryanyhj    时间: 2009-1-23 13:14
不错。总结得很好的
作者: shinewu    时间: 2009-1-23 19:57
说得好啊·············
作者: barretshao    时间: 2009-1-26 12:55
很好!!!!!!
作者: wugq1987    时间: 2009-1-26 20:58
总结地蛮好的~
作者: madio    时间: 2009-1-27 00:26
“我们论坛提供了许多国外大学的电子图书馆账号” 楼主帮忙找下~~谢谢帮助啦
mealler 发表于 2009-1-20 16:15

在数学建模资源交流板块里面有一个免费学术期刊帐号的板块
作者: 远航的土拨鼠    时间: 2009-1-28 23:24
看了很有一些启发,谢谢管理员~
作者: hy4981326    时间: 2009-1-28 23:59
那个论文排版的问题,我听以前的学长说用WORD写也是可以的啊!
作者: 1212121    时间: 2009-1-29 11:07
好东西!!!
作者: nanowang71    时间: 2009-1-30 14:54
说得有道理~~
要跟队友好好总结总结~
作者: lixiaoyu    时间: 2009-1-30 19:36
很好很强大
作者: 泉城风光10    时间: 2009-1-31 14:43
非常有用!
作者: wuzhuzhu    时间: 2009-2-1 21:20
第一次参加,还有几天的时间,这篇文章对我们挺有帮助的,先谢谢了~~~
作者: whoiskissingme    时间: 2009-2-2 15:01
总结太好了。同时也非常感谢数学中国网站在美赛提供的信息和帮助。
作者: lcx050    时间: 2009-2-2 20:40
总结很好,支持下
作者: liutianweidlut    时间: 2009-2-2 21:04
不错不错,看看
作者: oyzj    时间: 2009-2-3 08:58
很不错啊,加油
作者: 1rwj    时间: 2009-2-3 10:34
希望我能拿个二等奖
作者: linjunshan    时间: 2009-2-3 15:06
1# huashi3483
楼主说的好,我顶啊!
作者: binsun    时间: 2009-2-3 16:15
十分感谢,正需要这些东西~
作者: hxl11hxl11    时间: 2009-2-3 20:28
可惜才看到这个,交流太少了
作者: 061153016    时间: 2009-2-3 21:44
ding
ding
\ding
作者: mamin506    时间: 2009-2-3 22:07
认真总结!说的好!
作者: czwzmz    时间: 2009-2-3 22:49
好东西、
!!!!
作者: clcl_1126    时间: 2009-2-4 15:04
ding!!!!!!!!!!
作者: hiliang    时间: 2009-2-4 15:42
第一次参加,感觉好渺茫啊
作者: denflyson    时间: 2009-2-4 18:16
非常的好,谢谢了
作者: liaoxuanchao1    时间: 2009-2-4 19:07
正好我也要问这个问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大学生建模竞赛之评审与评述.pdf

296.34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积分: 体力 -2 点


作者: qsoft_cn    时间: 2009-2-4 22:56
受用了。总结得很好。

O(∩_∩)O~~.jpg (707 Bytes, 下载次数: 136)

O(∩_∩)O~~.jpg


作者: 舒颜小艾    时间: 2009-2-5 10:19
总结的很好~~谢谢~~
作者: summer_sxj    时间: 2009-2-5 10:50
恩~~很好~~谢谢啦
作者: mamie88    时间: 2009-2-5 11:52
谢谢,楼主!很有用,看了很有感触啊!明天就比了,有点紧张说
作者: jzwcsu    时间: 2009-2-5 14:20
看来要好好完成这个比赛还是得下一番苦功夫的啊!
作者: zisedexian    时间: 2009-2-5 14:26
非常好~~ 1# huashi3483
作者: HEXIANG    时间: 2009-2-5 15:14
很好很好!
作者: landafrank    时间: 2009-2-5 16:25
支持,说得很好啊
作者: 牛年建模    时间: 2009-2-5 17:55
1# huashi3483


模拟过8年的  好像版主说的误区我们都进去过了
作者: zzr    时间: 2009-2-5 20:09
总结的太好了,自己也是受益匪浅
作者: kid    时间: 2009-2-5 20:56
LZ应当发一个优秀论文的普适模板
作者: abc062101    时间: 2009-2-5 21:05
总结的很全面,谢谢
作者: dreamingboy    时间: 2009-2-5 21:05
回复 赚矩阵币
作者: dreamingboy    时间: 2009-2-5 21:07
回复 赚矩阵币
作者: ty190088    时间: 2009-2-5 21:15
谢谢,对我很有帮助呀
作者: weiqiang563    时间: 2009-2-5 21:16
版主总结得太好了,我们会好好思考你给我们的建议,希望我们在这一次的比赛中有所收获
作者: lethesiyu    时间: 2009-2-5 22:54
好全面的小贴士
作者: zhangwuji05611    时间: 2009-2-5 23:27
不错,很中肯
作者: blue.he    时间: 2009-2-6 09:07
受益匪浅!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