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完美的证明了“戈德巴赫猜想”
[打印本页]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5 16:31
标题:
完美的证明了“戈德巴赫猜想”
完美的证明了“戈德巴赫猜想”
/ e% |$ w x* M7 h$ U/ i! w( J
广西岑溪 封相如
1 j# X. ?1 r t& u
2012年3月3日
/ N, x( R! a, z9 a0 Z
一、 分解自然数
5 f; M/ V) z5 ~3 x' \& E
<一>分解偶数
}' U+ y3 X3 q; S) y% t, y, \
1、6N=6(2n)=(6n+1)+(6n-1)=(6n+1)+[6(n-1)+5]
% e a9 ^3 ~9 g( N; g. _
6N=6(2n+1)=(6n+1)+(6n+5)
$ T! r& {/ W$ k# w, }5 v2 g
结论:无论N是奇数还是偶数,6N都可以表达为(6x+1)+(6y+5)的形式。
. m: X' P: W) p! R9 t/ @- { j e
2、6N+2=6(2n)+2=(6n+1)+(6n+1)
2 o) U4 x; {8 Y# y# h
6N+2=6(2n+1)+2=(6n+1)+[6(n+1)+1]
% Y) T8 `) `( K( R
结论:无论N是奇数还是偶数,6N+2都可以表达为(6x+1)+(6y+1)的形式。
1 A" q# m7 {5 @; X
3、6N+4=6(2n)+4=(6n+5)+[6(n-1)+5]
# M# b% T* i( Y! M/ Z; u
6N+4=6(2n+1)+4= (6n+5)+(6n+5)
. C- o9 |- g' p/ j
结论:无论N是奇数还是偶数,6N+4都可以表达为(6x+5)+(6y+5)的形式。
: b4 f: m5 v7 l: _1 B
<二>分解奇数
! c0 i# f; G. m
1、6N+1=6(2n)+1=(6n+1)+6n
5 J6 n t9 I& P
6N+1=6(2n+1)+1=(6n+1)+ 6(n+1)
: ]( e. F1 ]& A. c
结论:当N为偶数时,数列6N+1可以表达为本数列中的数与数列6N中的数的和的形式。当N为奇数时,数列6N+1可以表达为本数列中的两个数的和的形式。
. ^$ r! o! b( p, H- Z! b
2、6N+3=6(2n)+3
/ k: t) `" V, ~1 [; ]
6N+3=6(2n+1)+3
+ ^. s( e3 a( j( f* S- ]' L
结论:(6N+3)是3的倍数。
: Q, @3 {/ X6 n! V& L
3、6N+5=6(2n)+5=(6n+5)+6n
' f9 p, D2 k; [% T- m8 k8 S
6N+5=6(2n+1)+5=(6n+5)+[6(n+1)]
b! N- F4 f2 z, C; H' V. ?% ~
结论:当N为偶数时,数列6N+5可以表达为本数列中的数与数列6N中的数的和的形式。当N为奇数时,数列6N+5也可以表达为本数列中的数与数列6N中的数的和的形式。
! N6 ]* o% Z$ G, X0 K K
二、 分析奇数属性
' N8 |: W" i5 E# C/ m
<一>分析奇数6N+1的属性
6 J$ d+ B: ^# n& G! E" q) D' i: }5 l
数列6N+1中的数值包括质数和非质数两大部分。
) W+ ]3 Y3 @% K: R- {
其中非质数部分,由于数列6N+1不属于数列6N、6N+2、6N+4和6N+3的倍数。所以,数列6N+1中的非质数部分只能是本数列6N+1或者数列6N+5的乘数。因为数列6N+1或者数列6N+5的乘数用代数式表示分别是:(6n1+1)(6n2+1)、(6n1+1)(6n2+5)、(6n1+5)(6n2+1)、(6n1+5)(6n2+5)。其中(6n1+1)(6n2+1)和(6n1+5)(6n2+5)属于数列6N+1中的非质数。
6 N4 h' y8 |) y* P1 f) ]
因为,数列6N+1中的数值包含质数和非质数两大部分。所以,如果用代数式f1=6x+1表示数列6N+1中的质数。那么,数列6N+1中的所有数字集合就可以用以下三个子集:f1、(6n1+1)(6n2+1)、(6n1+5)(6n2+5)表达。即
# U( s$ ~( ^+ t' ~) O
{6N+1}={f1}+{(6n1+1)(6n2+1) }+{ (6n1+5)(6n2+5)}。
' r0 W+ O k a, D$ J' e
因为代数式f1=6x+1表示数列6N+1中的质数,代数式(6n1+1)(6n2+1)、(6n1+5)(6n2+5)表示数列6N+1中的非质数。所以,数列6N+1中的数值,符合“不等于(6n1+1)(6n2+1),n1>0,n2>0且不等于(6n1+5)(6n2+5)的条件”的 6x+1不属于数列6N+1中的非质数。也就是说,6x+1是质数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1)x不等于[(6n1+1)(6n2+1)-1]/6,n1>0,n2>0. (2) x不等于[(6n1+5)(6n2+5)-1]/6.
9 }+ V% h! L! H0 ?2 M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推导出质数公式一:
; u) c7 f9 v. }) y2 \! t
f1=6x+1.{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x不等于[(6n1+1)(6n2+1)-1]/6,n1>0,n2>0. (2) x不等于[(6n1+5)(6n2+5)-1]/6.}
' B4 W! v& D+ o \" N6 w
6 o8 W6 q; v/ I8 f( ]) E- B
<二>分析奇数6N+5的属性
& K( s. m% ^/ k; U0 L: j
数列6N+5中的数值也包括质数和非质数两大部分。
$ Z7 u' J, M( j$ h
其中非质数部分,由于数列6N+5不属于数列6N、6N+2、6N+4和6N+3的倍数。所以,数列6N+5中的非质数部分只能是本数列6N+5或者数列6N+1的乘数。因为数列6N+1或者数列6N+5的乘数用代数式表示分别是:(6n1+1)(6n2+1)、(6n1+1)(6n2+5)、(6n1+5)(6n2+1)、(6n1+5)(6n2+5)。其中(6n1+1)(6n2+5)和(6n1+5)(6n2+1)属于数列6N+5中的非质数。
1 s2 }1 j+ Y s& D' b$ ]
因为,数列6N+5中的数值包含质数和非质数两大部分。所以,如果用代数式f2=6y+5表示数列6N+5中的质数。那么,数列6N+5中的所有数字集合就可以用以下三个子集:f2、(6n1+1)(6n2+5), n1>0、(6n1+5)(6n2+1), n2>0表达。即
. Q& c+ U5 n7 d1 c+ Q
{6N+5}={ f2}+{(6n1+1)(6n2+5), n1>0}+{ (6n1+5)(6n2+1), n2>0}。
* d# S2 w8 E7 \) @7 F2 F+ _
因为代数式f2=6y+5表示数列6N+5中的质数,代数式(6n1+1)(6n2+5)、(6n1+5)(6n2+1)表示数列6N+5中的非质数。所以,数列6N+5中的数值,符合“不等于(6n1+1)(6n2+5)且不等于(6n1+5)(6n2+1)的条件, n1>0,n2>0.”的 6y+5不属于数列6N+5中的非质数。也就是说,6y+5是质数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1)y不等于[(6n1+1)(6n2+5)-5]/6,n1>0. (2) y不等于[(6n1+5)(6n2+1)-5]/6。n2>0.
* i' i. \+ u+ S0 E1 l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推导出质数公式二:
* L0 q" m f6 y! T5 Y8 w
f2=6y+5.{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y不等于[(6n1+1)(6n2+5)-5]/6,n1>0. (2) y不等于[(6n1+5)(6n2+1)-5]/6。n2>0.}
# }* T5 J- B5 |+ Q2 W/ {. u( P
3 b9 i/ t* P' J/ _5 w% e0 A& R6 H
<三>分析奇数6N+3的属性
5 g. H. E9 p8 ~4 e, ]0 H, m
数列6N+3中的数值是3的倍数,其中只有当N=0时,6N+3=3是质数。当N>0时,数列6N+3没有质数。
* G$ }' c4 i2 G
% q$ Z1 }* O5 @) {# Y% b' K% w
三、 用图表分析奇数6N+1和奇数6N+5也可以推导出两个与上述意义完全相同的质数公式。
! c+ n) x* C& o
N= 6N 6N+1 6N+2 6N+3 6N+4 6N+5
- v6 ^5 Y) z* E' ~
(6N+1)(6n+1) (6N+5)(6n+5) (6N+1)(6n+5) (6N+5)(6n+1)
* g* g/ a8 I$ L+ B/ h% t
0 0 6n+1 5(6n+5) 2 3 4 6n+5 5(6n+1)
: w/ \! n. k* Q' B9 Q5 g3 O
1 6 7(6n+1) 11(6n+5) 8 9 10 7(6n+5) 11(6n+1)
# ^0 w) a. T* `) A6 t% e
2 12 13(6n+1) 17(6n+5) 14 15 16 13(6n+5) 17(6n+1)
) Q: F- f# \1 {8 ?* \+ A+ e3 B
3 18 19(6n+1) 23(6n+5) 20 21 22 19(6n+5) 23(6n+1)
% A5 x( q* ~" z; p$ B6 H/ r
4 24 25(6n+1) 29(6n+5) 26 27 28 25(6n+5) 29(6n+1)
y3 j3 @. B% I* R$ `
5 30 31(6n+1) 35(6n+5) 32 33 34 31(6n+5) 35(6n+1)
% Z- n: ?; s8 `5 m7 |$ z( F
. . . . . . . . .
0 l$ o [& y! `3 z3 `6 N
. . . . . . . . .
3 I$ p; R: W$ Q, f6 k2 d+ l
. . . . . . . . .
& t( A9 n6 a/ |5 J, n: m5 m3 J
根据上述图表可知:
/ P, \# M7 s' ~# l" n; }
<一>数列(6N+1)(6n+1)当n=0时,(6N+1)(6n+1)= 6N+1。数列(6N+5)(6n+5)是数列6N+1中的数字。当n>0时,如果N>0, 数列(6N+1)(6n+1)和数列(6N+5)(6n+5)都不是质数。只有当n>0时,且N=0时, 数列(6N+1)(6n+1)和数列(6N+5)(6n+5)中,有唯一的代数式(6n+1),可以作为质数的推导公式。
" O" d# N1 R' H; p3 |8 J8 Z3 k
<二>同理推出数列(6N+1)(6n+5)和数列(6N+5)(6n+1)中,有唯一的代数式(6n+5),可以作为质数的推导公式。
3 Z5 ^) u7 e8 Y8 D. j
因为(6n+1)和(6n+5)都是横向无限扩展的数列,为了与所有自然数整体观念统一,将横向无限扩展的数列(6n+1)和(6n+5)逆时针旋转90度,就变成了纵向排列的数列(6N+1)和(6N+5)。即(6N+1)=(6n+1)i,(6N+5)=(6n+5)i.
9 o7 z! q; Z2 V9 b# Z$ q
由此可见,运用图表分析得出的质数推导公式是:
1 K# ]3 w1 R1 G+ p' v
F1=(6N+1)=(6n+1)i
?) ?; i8 R1 N3 _. F i
F2=(6N+5)=(6n+5)i.
9 H3 H: G, `6 f5 M! ]" H6 B% @5 {
: {& p4 P$ G# Y0 d: C( q
四、 求证“戈德巴赫猜想”的过程
, a8 D- r1 Z" y, o. l
9 D9 v. n6 F* c9 w1 q T3 i
<一>求证偶数6N是否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2 [5 n# G' C) U6 M& Z7 j
先将6N化成几个不同的代数式:
' o) F4 @" ]+ \) ]* m- h6 {
a:6N=6(N-1)+1+5
& W7 D0 t, n S0 _& ^
b:6N=6(N-2)+1+11
/ F; I) V3 m% B& d& u* C/ j8 D% T
c:6N=6(N-3)+1+17
1 w. k* q h3 e( q& W% v* a/ g
1、当N=1时,偶数6N=3+3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x" q+ b/ n0 A( m! ?4 g- A% Q1 \
2、当N=2时,偶数6N=5+7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s* K2 @/ g1 l U6 g1 ?) P' d, G" N
3、当N=3时,偶数6N=11+7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3 E- h( h" N2 v+ {5 t7 F5 t; `0 G
4、当N>3时,
' O6 v9 z( q: |6 G* n
(1)根据质数公式一的定义:
& K3 \" _ o8 L1 w6 m ^; r
f1=6x+1.{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x不等于[(6n1+1)(6n2+1)-1]/6,n1>0,n2>0. (2) x不等于[(6n1+5)(6n2+5)-1]/6.}
- X; ~ ^; j& U0 E& e( {8 s# P
可知:当[(6n1+1)(6n2+1)-1]/6不等于(N-3)不等于[(6n1+5)(6n2+5)-1]/6。时, 6(N-3)+1是质数,因为
# ^3 \* t* Z+ z$ F/ Z+ ~
6N=6(N-3)+1+17,所以偶数6N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e+ Q! [3 f6 q4 T, Z
(2)根据质数公式一的定义:
+ R1 \6 q4 x: w4 U# x
f1=6x+1.{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x不等于[(6n1+1)(6n2+1)-1]/6,n1>0,n2>0. (2) x不等于[(6n1+5)(6n2+5)-1]/6.}
? [8 n- p, f: t# L& N3 o
可知:当[(6n1+1)(6n2+1)-1]/6=(N-3)时,N-2=[(6n1+1)(6n2+1)-1]/6+1不等于[(6n1+1)(6n2+1)-1]/6且不等于[(6n1+5)(6n2+5)-1]/6。因此6(N-2)+1是质数,又因为6N=6(N-2)+1+11,所以偶数6N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c# a! Z; o) u0 u) m0 k' n
(3)根据质数公式一的定义:
- E! _, A7 N8 Y7 k- }
f1=6x+1.{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x不等于[(6n1+1)(6n2+1)-1]/6,n1>0,n2>0. (2) x不等于[(6n1+5)(6n2+5)-1]/6.}
. w* l4 I! W- y2 M( U: n9 @" t; x
可知:当(N-3)=[(6n1+5)(6n2+5)-1]/6。时,N-1=(N-3)+2=[(6n1+5)(6n2+5)-1]/6+2不等于[(6n1+1)(6n2+1)-1]/6且不等于[(6n1+5)(6n2+5)-1]/6。因此6(N-1)+1是质数,又因为6N=6(N-1)+1+5,所以偶数6N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 u" e$ d& `; B: J
y) ^& `& q+ ^- A
<二>求证偶数6N+2是否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P9 ?( b$ N7 V2 @
先将6N+2化成以下几个不同的代数式:
! y% S8 T+ C- \9 s: ^
a:6N+2=6(N-1)+1+7
" R: r E" T' s. V( i0 S
b:6N+2=6(N-2)+1+13
# F* h% m' O! i5 ^, C- Y+ P
c:6N+2=6(N-3)+1+19
1 b0 R1 E* k$ t8 _* j r
1、当N=1时,偶数6N+2=3+5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7 }8 ^: o! w6 X" h' `5 }
2、当N=2时,偶数6N+2=7+7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P' N) `! e A7 j! J0 T
3、当N=3时,偶数6N+2=13+7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M- M* u6 [3 a+ l a; ]
4、当N>3时,
2 B- E7 {, t$ I# o1 o0 S
(1)根据质数公式一的定义:
, k+ u: [3 v! T8 @- t% \' [
f1=6x+1.{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x不等于[(6n1+1)(6n2+1)-1]/6,n1>0,n2>0. (2) x不等于[(6n1+5)(6n2+5)-1]/6.}
" U, x7 Y6 Z# Z4 p5 Z
可知:当[(6n1+1)(6n2+1)-1]/6不等于(N-3)不等于[(6n1+5)(6n2+5)-1]/6。}时, 6(N-3)+1是质数,因为
% x, J B, \) r/ H
6N+2=6(N-3)+1+19,所以偶数6N+2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0 D- \, J; R( r4 X* S+ N8 g/ Z* H
(2)根据质数公式一的定义:
. L L, `7 Z2 p$ k6 _/ ?
f1=6x+1.{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x不等于[(6n1+1)(6n2+1)-1]/6,n1>0,n2>0. (2) x不等于[(6n1+5)(6n2+5)-1]/6.}
% r( Y" p: w$ }( B6 o& r( Q! W# r
可知:当[(6n1+1)(6n2+1)-1]/6=(N-3)时,N-2=[(6n1+1)(6n2+1)-1]/6+1不等于[(6n1+1)(6n2+1)-1]/6且不等于[(6n1+5)(6n2+5)-1]/6。因此6(N-2)+1是质数,又因为6N+2=6(N-2)+1+13,所以偶数6N+2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4 z" E1 Q4 z2 a2 H; i
(3)根据质数公式一的定义:
3 j5 T/ g' z. x# A
f1=6x+1.{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x不等于[(6n1+1)(6n2+1)-1]/6,n1>0,n2>0. (2) x不等于[(6n1+5)(6n2+5)-1]/6.}
; \" y8 _: B7 ^" R% V
可知:当(N-3)=[(6n1+5)(6n2+5)-1]/6。时,N-1=(N-3)+2=[(6n1+5)(6n2+5)-1]/6+2不等于[(6n1+1)(6n2+1)-1]/6且不等于[(6n1+5)(6n2+5)-1]/6。因此6(N-1)+1是质数,又因为6N+2=6(N-1)+1+7,所以偶数6N+2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 \( Y; q; K$ U) g# a
<三>求证偶数6N+4是否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F+ j5 O5 y l) O' I2 P- ]
先将6N+4化成以下几个不同的代数式:
+ y0 j; ]7 y u
a:6N+4=6(N-1)+5+5
! t6 x. j3 C w( w
b:6N+4=6(N-2)+5+11
" P, n7 ]4 `9 M7 j+ }
c:6N+4=6(N-3)+5+17
& f- i/ P; i- Z r% u; ]
1、当N=0时, 6N+4=4=2+2。
7 _# G6 u( P; Y* N- n
2、当N=1时,偶数6N+4=5+5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b# @" ?: {0 {5 {6 F, W
3、当N=2时,偶数6N+4=5+11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K- c- P* K! E
4、当N=3时,偶数6N+4=5+17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h& `2 _, H: D+ K0 F: D5 q
5、当N>3时,
8 U2 T5 J9 U$ ?* @" g1 _, W
(1)根据质数公式二的定义:
3 D- v0 G! Z- i9 m, \3 r l; {
f2=6y+5.{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y不等于[(6n1+1)(6n2+5)-5]/6,n1>0. (2) y不等于[(6n1+5)(6n2+1)-5]/6。n2>0.}
* H/ `! P) E* ~; y/ u8 [1 h+ F
可知:当[(6n1+1)(6n2+5)-5]/6不等于(N-3)不等于[(6n1+5)(6n2+1)-5]/6。时, 6(N-3)+5是质数,因为
% R3 X: h# ?! e! _3 H% H% p
6N+4=6(N-3)+5+17,所以偶数6N+4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o* l) G5 Q: Z
(2)根据质数公式二的定义:
; y3 {# G$ x# e5 ~9 z; |! [
f2=6y+5.{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y不等于[(6n1+1)(6n2+5)-5]/6,n1>0. (2) y不等于[(6n1+5)(6n2+1)-5]/6。n2>0.}
5 y( C0 {1 T2 Q+ P d: Y
可知:当[(6n1+1)(6n2+5)-5]/6=(N-3)时,N-2=[(6n1+1)(6n2+5)-5]/6+1不等于[(6n1+1)(6n2+5)-5]/6且不等于[(6n1+5)(6n2+1)-5]/6。因此6(N-2)+5是质数,又因为6N+4=6(N-2)+5+11,所以偶数6N+4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M; @& ^) g5 ~$ h0 ^5 V+ o
(3)根据质数公式二的定义:
1 k7 `8 `2 F# b6 C5 u& P( t1 C
f2=6y+5.{ 该公式成立条件就是:(1)y不等于[(6n1+1)(6n2+5)-5]/6,n1>0. (2) y不等于[(6n1+5)(6n2+1)-5]/6。n2>0.}
6 V; ~8 W+ ^ Z3 t
可知:当(N-3)=[(6n1+5)(6n2+1)-5]/6时,N-1=(N-3)+2=[(6n1+5)(6n2+1)-5]/6+2不等于[(6n1+5)(6n2+1)-5]/6且不等于[(6n1+1)(6n2+5)-5]/6。因此6(N-1)+5是质数,又因为6N+4=6(N-1)+5+5,所以偶数6N+4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k. \0 r; E! W: Z9 r* Z
! k1 l5 |- I" J5 ~) V. Z" R/ \$ Q
五,最终结论
& _" ], h. N* N+ i
通过上述证明可知,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达为“两个质数和的形式”。
( s0 N" b4 |5 I3 c5 K9 U: A7 d6 o% F
2 Z! H# n- W# j a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5 18:01
关健的是:
) C- \1 J! p) k4 }
我找到了可以推导出除了2和3之外所有质数的公式。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6 12:29
本帖最后由 葫芦一笑 于 2012-3-26 12:31 编辑
& t0 ^. U' M8 ~' z$ C8 [, ^
$ H: s7 k: ` z2 P+ d ]* w
用图表分析奇数6N+1和奇数6N+5,就是引入虚数概念,根据质数在自然数行列中的分布规律,用代数式F=(6n+1)i=6N+1表示虚数轴上的质数。因为虚数轴(6n+1)i与实数轴6N+1重合,所以,可以将数列6N+1中的质数和非质数分别用不同的代数式表达出来。结果推导出来的两个质数公式,与上述的两个公式意义完全相同。
) i3 x0 ?. G, x8 @+ ^* p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6 12:39
三、 用图表分析奇数6N+1和奇数6N+5也可以推导出两个与上述意义完全相同的质数公式。
) D! |1 _% H- R& A5 F) t0 x
N= 6N 6N+1 6N+2 6N+3 6N+4 6N+5
1 J9 J S3 f3 f: y) {' {7 [
0 0 6n+1 5(6n+5) 2 3 4 6n+5 5(6n+1)
0 ~6 D, w7 F @: D! G9 \5 M( e
1 6 7(6n+1) 11(6n+5) 8 9 10 7(6n+5) 11(6n+1)
8 b$ X! I4 w0 G: @/ I
2 12 13(6n+1) 17(6n+5) 14 15 16 13(6n+5) 17(6n+1)
7 f6 _# r" X2 r7 z: o1 f) }
3 18 19(6n+1) 23(6n+5) 20 21 22 19(6n+5) 23(6n+1)
' c. o& R. ~# q1 b% k
4 24 25(6n+1) 29(6n+5) 26 27 28 25(6n+5) 29(6n+1)
0 W b# ]+ E9 E' h* G
5 30 31(6n+1) 35(6n+5) 32 33 34 31(6n+5) 35(6n+1)
( g' n# j( D" p" \
. . . . . . . . .
2 F8 A5 z7 I' {2 |0 D
. . . . . . . . .
* Y8 _/ I) Y2 r+ u( Z( a; j/ t" e
. . . . . . . . .
$ T- i3 H3 ?8 @ v3 M) f5 e" y
根据上述图表可知:
' K2 k* F6 M0 r$ W! R2 o& |
<一>数列(6N+1)(6n+1)当n=0时,(6N+1)(6n+1)= 6N+1。数列(6N+5)(6n+5)是数列6N+1中的数字。当n>0时,如果N>0, 数列(6N+1)(6n+1)和数列(6N+5)(6n+5)都不是质数。只有当n>0时,且N=0时, 数列(6N+1)(6n+1)和数列(6N+5)(6n+5)中,有唯一的代数式(6n+1),可以作为质数的推导公式。
2 ^3 Z5 E9 [5 _0 F0 B
<二>同理推出数列(6N+1)(6n+5)和数列(6N+5)(6n+1)中,有唯一的代数式(6n+5),可以作为质数的推导公式。
6 g" k, L% C( Y: M0 b e& X
因为(6n+1)和(6n+5)都是横向无限扩展的数列,为了与所有自然数整体观念统一,将横向无限扩展的数列(6n+1)和(6n+5)逆时针旋转90度,就变成了纵向排列的数列(6N+1)和(6N+5)。即(6N+1)=(6n+1)i,(6N+5)=(6n+5)i.
6 I5 L: Q2 l( B) `9 j
由此可见,运用图表分析得出的质数推导公式是:
4 K/ [ i0 F! o" G: z1 `
F1=(6N+1)=(6n+1)i
' o, b4 Q1 ?8 G3 ]4 k
F2=(6N+5)=(6n+5)i.
% w7 N* W/ U& w# H1 C4 L
. U' R% d# ^7 Q$ G$ |
图表变换成帖子文档太乱了,加工下。大家容易理解一些。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7 11:58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7 12:00
餐厅笑话
( E9 A! ?! P [8 g0 ]- {9 N. X
翠花:客官驾到,有失远迎。
5 v$ ~) f- b! Z% g5 h
客人:别哆嗦!来一个炒饭。
4 Q0 x$ O# A1 `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7 12:03
翠花:客官稍等。本餐厅特色炒饭选用太湖野鸭蛋加工,味道一流。
' `- O" s& T* r
客人:知道。加一个鸡蛋。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7 12:05
翠花:好的!厨师,炒饭一份,加一个鸡蛋。
( L( o% S2 }& Q n4 |
厨师:好的!炒饭加鸡蛋!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7 12:15
世间万物,所有信息皆在数理之中......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7 12:23
人世间,多少苍桑,多少美丽的故事。陪伴人类社会发展,艰难跨越每一步,难舍难分情义。辨机不屈为情,箕子不仕是义。春暖乍寒何故?义薄云天天心碎。
/ b( T. M# a: i5 N. e
/ d3 N$ ^) j# Y2 t4 E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7 12:25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亘古未变的神话,永不没落的紫微,正是华夏发展方向。天地中,还有神奇的故事:日字加一笔,顶天立地便是神,未着衣裳是猴子!悟空非空,明白就是道理。
! W: N3 ^' J8 x j! i9 a0 N
作者:
闲得蛋疼
时间:
2012-3-27 18:33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7 23:38
我相信这个论证,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所长周向宇院士已经看过,宣称唯一正确证明了1+1的王元院士也应该看过,还有,北大、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也已经看过......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7 23:41
因为在人民网上有关论坛已经挂了这么久,中科五所也已经签收有关材料。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8 13:19
世间万物,所有信息皆在数理之中......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13:43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17:38
争取挤出时间,尽快将此文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1:30
一、 分解自然数
* _2 x; n) H. e
首先将所有的自然数分解成六大类:6N,6N+1,6N+2,6N+3,6N+4,6N+5.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1:32
其中:6N,6N+2,6N+4都是偶数,在偶数中有唯一的质数2。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1:34
其中:6N+1,6N+3,6N+5都是奇数。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1:38
二、 分析奇数属性
/ Y, h& n+ z' i
<一>分析奇数6N+1的属性
0 n+ v+ l, M: T9 V
数列6N+1中的数值包括质数和非质数两大部分。
% I& \7 J; A: d- Y+ N
其中非质数部分,由于数列6N+1不属于数列6N、6N+2、6N+4和6N+3的倍数。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1:40
所以,数列6N+1中的非质数部分只能是本数列6N+1或者数列6N+5的乘数。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1:42
因为数列6N+1或者数列6N+5的乘数用代数式表示分别是:(6n1+1)(6n2+1)、(6n1+1)(6n2+5)、(6n1+5)(6n2+1)、(6n1+5)(6n2+5)。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1:45
其中(6n1+1)(6n2+1)和(6n1+5)(6n2+5)属于数列6N+1中的数。
4 S+ E* ?) W2 S+ C$ ?' z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1:51
n1和n2属于自然数。因为,数列6N+1中的数包含质数和非质数两大部分。很明显,当n1和n2不等于0时,代数式(6n1+1)(6n2+1)和(6n1+5)(6n2+5)属于非质数。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1:58
只有当n1=0时,代数式(6n1+1)(6n2+1),n2>0.和(6n1+5)(6n2+5)中,有唯一的代数式1*(6n2+1)是质数表达式。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2:05
——这是无限之中的“相对有限”,并且是唯一的“相对有限”。这个唯一的“相对有限”的代数式代入了特定的自然数之后,就变成了可以无限表达质数的公式。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2:07
所以,质数公式的存在是合理的,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2:13
因为用代数式f1=6x+1表示数列6N+1中的质数,它成立的条件就是:(1)x≠[(6n1+1)(6n2+1)-1]/6,n1>0,n2>0. (2) x≠[(6n1+5)(6n2+5)-1]/6.
' ?0 s+ z6 j! r: D. `
所以,可以推导出质数公式一:f1=6x+1.{ (1)x≠[(6n1+1)(6n2+1)-1]÷6,n1>0,n2>0. (2) x≠ [(6n1+5)(6n2+5)-1]÷6.}
0 `, I; z; M) ^$ Y
& g5 f# u5 {* ], O- x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2:15
有了推导质数的公式,所有有关质数的命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29 22:16
好了!欢迎大家继续讨论。谢谢大家!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30 11:41
?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30 11:42
质数公式一:f1=6x+1.{ (1)x≠[(6n1+1)(6n2+1)-1]÷6,n1>0,n2>0. (2) x≠ [(6n1+5)(6n2+5)-1]÷6.}
( M% F" G0 _/ g* d6 a3 j5 b
" Q' x: z& Y# S0 O& N+ F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30 11:59
世间万物,所有信息皆在数理之中......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7 `0 z5 j0 R/ H7 t$ \6 h9 s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30 21:49
争取尽快转换成数学语言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3-30 22:04
哗!只6天就小学毕业了?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4-1 14:04
自娱自乐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2-4-2 00:22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4-7 22:31
运用素数公式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7 V0 r9 E2 \/ L
6 `: c" N0 }0 f+ W' w: |8 j
提要:先将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将大于2的奇数分为奇合数与奇素数两部分。根据奇合数的特征反推出素数
+ H* v6 s7 [. [) L
公式,然后根据素数公式的表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
~8 p( K( K' R; o* v9 g
一、 素数公式
6 ~' n8 j8 P# y# c
设定n,n1,n2∈N+,2A是大于4的偶数,2A+1是奇合数,F=2n+1是奇素数。
, P+ r6 L+ P, q8 C
∵2A+1是奇合数,∴2A+1= (2n1+1)(2n2+1),
! p% e+ S; b* ^3 ^. x4 j7 H
又∵F=2n+1是奇素数,∴2n+1≠(2n1+1)(2n2+1),
/ W4 y$ Z$ P$ L! y" \0 v
推出n≠2n1n2+ n1+n2,即当n≠2n1n2+ n1+n2时,
1 ]6 v5 e( \6 v$ |# B& p y
F=2n+1是素数。
" @( u8 M3 K% T" U M7 ^; e
根据以上论证,可以推导出素数公式:
- m+ \% s% q* ~* X7 |8 h
F=2n+1,{ n≠2n1n2+ n1+n2。 n,n1,n2∈N+}
: S! e. Y6 z4 s6 l6 B
二、 求证哥德巴赫猜想
! [& N5 A9 P- Z2 L! U7 a$ }
设f是小于2A且大于或等于A的素数。∵2A=f +(2A-f)又∵2A-f=2(A- )+1,∴
8 j4 a- R0 \+ \+ g
<一>当A- ≠2n1n2+ n1+n2时,根据素数公式:
- i6 [+ v4 M- X9 @& [ P- `
F=2n+1,{ n≠2n1n2+ n1+n2。 n,n1,n2∈N+}的定义,
& D, q( ]' k( m
可知:2(A- )+1是素数,即2A-f是素数。
0 n ^) l, L' ^9 ]% z0 r, {: P
∵f 与2A-f都是素数,∴偶数2A可表为两个素数和的形式。
: Z! U: v1 a0 l) @) O
<二>当A- =2n1n2+ n1+n2时,
2 m$ E; B% m4 B
∵A= 2n1n2+ n1+n2 + ,∴2A= 2(2n1n2+ n1+n2)+1+f,
& r* o/ @/ i% M3 q
设P是小于或等于A的另一素数,2a是一个不等于0的小偶数。∵P≤A≤f<2A,∴f-P=2a,即P=f-2a。
& F8 N5 q* J$ {" `( |6 ?
又∵当A- =2n1n2+ n1+n2时,
0 n, Q! I2 r* ^! {
2A= 2(2n1n2+ n1+n2)+1+f
: W- a6 }' H1 k
= 2(2n1n2+ n1+n2+a)+1+(f-2a)
7 t: z% }8 G! J' g
=2(2n1n2+ n1+n2+a)+1+P.
O. |- v0 S8 S5 U
∵2a是一个不等于0的小偶数,∴a>0.即可知
7 G8 Z0 _! i5 u. u8 t1 g2 @( P
2n1n2+ n1+n2+a≠2n1n2+ n1+n2。根据素数公式:
5 m+ |) t: W& `! s) H) h, n/ p" \7 t! ~
F=2n+1,{ n≠2n1n2+ n1+n2。 n,n1,n2∈N+}的定义,
) |5 J/ ]6 e( L! i6 Z! }, E
可知2(2n1n2+ n1+n2+a)+1是素数,又∵P也是素数,
& ~" a' {. |+ r% }% H" |
∴当A- =2n1n2+ n1+n2时,偶数2A可以也表为两个素数和的形式。
$ t5 S, e" X- ?; q& |, E4 V( }% u! H
三、 综上所述:∵2A=f +(2A-f)= f+2(A- )+1
- t9 t2 e0 ^. _
∴无论A- 是否等于2n1n2+ n1+n2,偶数2A都可以表为两个素数和的形式。即可证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
- O+ r4 l& ~. l7 ^
2 X! @8 c4 A8 c1 z
广西岑溪市地方税务局
0 Z- h( R8 v: `" H9 g
封相如
0 ~3 ?* l9 I) z7 x! T# Q
2012年4月7日星期
0 @, B* D" \( O1 L' `4 _' G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4-8 14:40
运用素数公式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 s. h' {+ ~1 l. X- \8 D
3 ?8 D# P4 v2 [9 S+ s
提要:先将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将大于2的奇数分为奇合数与奇素数两部分。根据奇合数的特征反推出素数
+ o+ ]4 u) z! Z" V3 ]8 X
公式,然后根据素数公式的表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
% T- G9 Y" u; G
一、 素数公式
) `: K9 [, ~' ^. ^& P& P& K
设定n,n1,n2∈N+,2A是大于4的偶数,2A+1是奇合数,F=2n+1是奇素数。
$ n( G. l# J [9 N3 t- D
∵2A+1是奇合数,∴2A+1= (2n1+1)(2n2+1),
/ E4 Z/ U/ |3 K L% k
又∵F=2n+1是奇素数,∴2n+1≠(2n1+1)(2n2+1),
: X% n( @- W+ o9 A0 V
推出n≠2n1n2+ n1+n2,即当n≠2n1n2+ n1+n2时,
7 W2 g8 q( ^/ \& R* y; C
F=2n+1是素数。
. V* t4 o4 G, J, @
根据以上论证,可以推导出素数公式:
) j8 N' j* [' Y" q* C
F=2n+1,{ n≠2n1n2+ n1+n2。 n,n1,n2∈N+}
7 f; {' C; F9 @! h. F- Z
二、 求证哥德巴赫猜想
4 H: |7 I m& _, d! r5 Y
设f是小于2A且大于或等于A的素数。∵2A=f +(2A-f)又∵2A-f=2(A- )+1,∴
$ U3 f( i3 T* e, O5 h/ ~
<一>当A- ≠2n1n2+ n1+n2时,根据素数公式:
0 n+ D7 g6 s7 E9 t7 A5 C) D! @0 n( S
F=2n+1,{ n≠2n1n2+ n1+n2。 n,n1,n2∈N+}的定义,
# c1 Z* i& R4 K7 Y/ w
可知:2(A- )+1是素数,即2A-f是素数。
- F5 p& }9 M& t- _5 Q
∵f 与2A-f都是素数,∴偶数2A可表为两个素数和的形式。
$ y6 \; \& t2 P2 w0 H; f) Z
<二>当A- =2n1n2+ n1+n2时,
# p b0 z( D7 Q- ]8 A$ H
∵A= 2n1n2+ n1+n2 + ,∴2A= 2(2n1n2+ n1+n2)+1+f,
. b/ y. `. B/ W! ~: M
设P是小于或等于A的另一素数,2a是一个不等于0的小偶数。∵P≤A≤f<2A,∴f-P=2a,即P=f-2a。
0 x5 @( [! N* P! N, B$ Q
又∵当A- =2n1n2+ n1+n2时,
: w w7 t# l/ o
2A= 2(2n1n2+ n1+n2)+1+f
: o$ c& z/ `5 C) I: c! L
= 2(2n1n2+ n1+n2+a)+1+(f-2a)
2 y: {# w J& Y6 C+ ?
=2(2n1n2+ n1+n2+a)+1+P.
1 y! E6 L# t8 \" X0 E. l/ y( Z9 w/ x
∵2a是一个不等于0的小偶数,∴a>0.即可知
/ N/ l& C; M+ Z0 D$ C
2n1n2+ n1+n2+a≠2n1n2+ n1+n2。根据素数公式:
' z f3 e x9 ]( p
F=2n+1,{ n≠2n1n2+ n1+n2。 n,n1,n2∈N+}的定义,
$ _1 V& D0 R$ z% j l/ u% w
可知2(2n1n2+ n1+n2+a)+1是素数,又∵P也是素数,
2 M& B- ^ s3 U4 U1 d; b& n
∴当A- =2n1n2+ n1+n2时,偶数2A可以也表为两个素数和的形式。
: B, Q! X) ~; t! d' ~' o
三、 综上所述:∵2A=f +(2A-f)= f+2(A- )+1
( I; _0 M$ _6 v' Q* p: @7 }
∴无论A- 是否等于2n1n2+ n1+n2,偶数2A都可以表为两个素数和的形式。即可证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4-9 18:21
没有人认为错,也没有人认为对?为何?
作者:
yzyz
时间:
2012-4-10 14:59
作者:
葫芦一笑
时间:
2012-4-14 00:24
哥德巴赫猜想最简单的证明竟然是哲学?
- e+ u; j& B" Q, O0 s: ]* i
* \/ X! \5 V) M5 _6 e
推导素数公式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8 }0 z( Y5 U% c% V# Z& m
% w" }) J: m! q& K& s
提要:先将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两大类,将大于2的奇数分为奇合数与奇素数两部分。根据奇合数的特征反推出素数
" A$ J `4 A% T8 h
公式,然后根据素数公式的表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
0 I7 i0 ]. L- T" N
一、 素数公式
9 Y& `+ G% L) h" @3 l7 O
设定n,n1,n2∈N+,2N是大于4的偶数,2A+1是奇合数,F=2n+1是奇素数。
3 t+ p G- u6 M9 Z
∵2A+1是奇合数,∴2A+1= (2n1+1)(2n2+1),
; h- D9 ?3 Y2 c9 R
又∵F=2n+1是奇素数,∴2n+1≠(2n1+1)(2n2+1),
# U3 a3 i- W0 {
推出n≠2n1n2+ n1+n2,即当n≠2n1n2+ n1+n2时,
+ i0 z4 b' F2 i8 }6 c
F=2n+1是素数。
! k" m: \7 ~8 x8 t* K/ f p
根据以上论证,可以推导出素数公式:
" E1 J' G ~6 r; K1 C' H
F=2n+1,{ n≠2n1n2+ n1+n2。 n,n1,n2∈N+}
! k+ ~. Z% c$ p9 m
二、 求证哥德巴赫猜想
6 R! }6 [4 o9 Y- n7 B7 Q
设f是小于2N且大于N的素数。∵2N=f +(2N-f),又∵2N-f=2(N- )+1,∴
" J5 P6 i9 }! }8 @; [% j6 Y
<一>当N- ≠2n1n2+ n1+n2时,2(N- )+1≠(2n1+1)(2n2+1), ∵2A+1= (2n1+1)(2n2+1),
( |- x0 K9 Z" s7 z( V# Q) T8 W9 e
∴2(N- )+1≠2A+1,也就是说2(N- )+1不是奇合数而是奇素数。∵f 与2N-f都是素数,∴偶数2N可表为两个素数和的形式。
' k( U2 s3 P4 T0 u, C5 @
<二>当N- =2n1n2+ n1+n2时,
( @1 N% x/ j3 D6 t
∵N= 2n1n2+ n1+n2 + ,∴2N= 2(2n1n2+ n1+n2)+1+f,
1 A! `& A! W# r) E5 y& V0 H4 \
设P是小于N的另一素数,2a是一个不等于0的小偶数。 ∵P<N<f<2N,∴f-P=2a,即P=f-2a。
% g2 L3 M5 v) e: n
又∵当N- =2n1n2+ n1+n2时,
8 o. o+ I- U( y) C ?) B% A
2N= 2(2n1n2+ n1+n2)+1+f
3 W8 S4 D& A" ?& v* Y
= 2(2n1n2+ n1+n2+a)+1+(f-2a)
9 M# K9 L* p4 k( a# r+ y$ u
=2(2n1n2+ n1+n2+a)+1+P.
: c% d, n& u1 D; E/ L* g
∵2a>0,∴a>0. ∵2(2n1n2+ n1+n2)+1= (2n1+1)(2n2+1)=2A+1。∴2(2n1n2+ n1+n2+a)+1≠2A+1。也就是说2(N - +a)+1不是奇合数而是奇素数。∵P 与2(2n1n2+ n1+n2+a)+1都是素数,∴偶数2N也可以表为两个素数和的形式。
1 h& h6 E) M/ m8 Y' W
<三>当N是素数时,2N=N+N。
& n! E: e% q/ v. Y# b% M0 S# p. `' [) G
三、 综上所述:∵2N=f +(2N-f)= f+2(N- )+1
, i" n$ N; `4 A6 q" O! X) u
∴无论N- 是否等于2n1n2+ n1+n2,也无论N是否是素数,偶数2N都可以表为两个素数和的形式。即可证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
$ p5 m" a" z% u
2012年4月13日星期五
9 I' J. Z' ^; P+ G5 [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