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能上得起学, 2007年国家出台了新的资助政策和相应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该办法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体分为2—3档,分为2档的为一般困难和特别困难,分为3档的为一般困难、比较困难和特别困难。困难学生的比例一般在该校学生的20%左右。
根据新的资助政策的要求,各地各高校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自己的《认定办法》,但在评审的过程中,因为资助力度和覆盖面的加大,又出现了新问题:一是给与不给相差悬殊,二是一般困难和不困难很难界定。确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包含了太多的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因素过强、信息不对等问题。为加强该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请你解决如下问题:
1.
附录1是某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的部分数据,请你根据这个数据给出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级的数学模型;
2.
有人提出用如下7个因素作为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
(一)家庭因素
1)成员及状况:父母工作情况,兄弟姐妹就学情况,父母身体状况
2 )家庭收入状况
(二)当地消费水平因素
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三)学生自身因素
穿着,生活用品消费,食堂消费记录,不肯说自己贫困,开不出贫困证明
(四)高校因素
学费、食宿费、书报费标准,
(五)资助政策因素
国家助学贷款情况,勤工助学情况,奖助学金情况
(六)资格因素
常去网吧,有高档通讯设备,笔记本电脑,无助学贷款
(七)认定人员因素
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助理,班长或支书的意见
请问如果用这几个因素作为标准,得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级的计算公式怎样设计?
3.在你看了附录1获得资助学生的家庭信息后,写一篇短文谈一谈怎样激励或珍惜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涯,顺利完成学业。(以参赛队的一个队员个人名义来写)
下面的压缩包是题目
同学我也烦着啊
[em06]?
同学答案出来了吗?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