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基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猜想的数学仿真
[打印本页]
作者:
madio
时间:
2012-9-15 08:38
标题:
基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猜想的数学仿真
题 目 基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猜想的数学仿真
& Q K+ D7 D# G
摘 要:
9 U& D, i# {8 l) Y& H9 J b4 F
本文旨在探讨光子的内在性质,在两种波粒二象性猜想的基础上,
9 g8 q0 T' e1 C' a, B, P& z
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编写仿真软件进行实验,回答了文中提出的
) ?% T. r' j! L; e7 X# j/ a7 L
三个问题。
4 T% b* v) h6 D
问题一:为何光的前进方向发生改变,为何要通过很窄的细缝才
5 L- j0 A2 e. n( Y5 E! W
会使前进方向改变的问题,我们首先利用龚院士的光微子模型解释如
. D' Q1 @5 g- J) ~$ [
下:将光子看作阴电子围绕阳电子旋转的系统,它同时具有群速度和
y* O6 \( `2 n3 [- B' ~5 k
相速度,因此可以将衍射解释为碰撞过程:光子通过衍射缝时,与衍
. @) K& g7 P+ ^9 t! c6 M
射缝内壁发生碰撞,又由于其旋转角动量的存在,在碰撞后前进方向
: U8 N# Y6 D# |7 @# f1 }
发生改变;然后我们建立衍射发生概率模型,发现当衍射缝宽与光子
+ T, K0 M/ x0 R4 a* K* b! q: S
半径的比很大时衍射发生概率几乎为零,这就解释了光必须通过很窄
0 h2 a8 ?7 w* o; e6 `1 a
的细缝才会有前进方向发生改变的事实。因此,衍射缝宽足够小是衍
( [) K* o8 C$ L# q \# r
射发生的必要条件。
" K# N' T9 A: W" Y
问题二:若干个光子同时作用的最终效果的问题。我们在Zu 教
, Q$ ^6 W" i/ a- x/ N0 n
授的光电磁场模型的基础上,将若干光子的共同作用解释为光子电矢
1 D9 B% U4 Z2 X$ K$ R1 q. A
量的和,推导出单缝、双缝和多缝等模型的光强空间分布形式的公式,
& y' ^+ J( `! k0 m
得出如下结论:
2 g* y7 a$ d( }5 b4 J
1.若干光子共同作用的强度不仅取决于个数n , 还取决于它们
' H/ S9 M$ c# V! ^+ i0 R
之间的相位差 ,自身频率 以及它们的电场强度p E 。给定任意电场
( o8 i1 b, E' n( W# {- q) x5 b
2
, o" Q6 p3 ?: F/ F* M- j1 |& A/ ~
强度、相位的一组光子,我们可以采用求取矢量和的方法计算出合成
- X- M7 h8 I4 Y+ _% Y
光强;
0 [7 e0 y" i6 q
2.利用若干光子共同作用的原理,建立了光电磁场单缝、双缝
3 P- ^" D* f4 V7 o: F7 @( A6 e( k
和多缝干涉模型,推导出相应的公式,并与玻恩理论中的强度近似公
" P* K$ E# j" l. j/ G, u
式进行了比较,它们形式上是近似的,但由于t存在,使得在最终
) n$ B4 _2 L) k4 C. s
的光强分布上有一定的差异。双缝衍射模型合理地解释了光子的湮灭
y8 r' I/ ~2 n) K! O3 J' b5 j
和增强现象;单缝衍射模型是光强空间分布的基础;最后将这三个模
4 i3 g; E0 l: N8 v/ R! j( u# v6 L
型统一起来,就是光子共同作用的定量表达式。
! r# _8 i. I, |9 a! E! E
问题三:偏振的真实过程。我们在光电磁场猜想中关于偏振原理
) U. I- H7 O. L; f1 j
的解释基础上,设计了蒙特卡洛验证算法,对自然光和线偏振光通过
% M% N3 k( [: [9 D+ o. L7 i z
偏振片的过程进行了仿真,得出如下结论:
@' T% d }9 w! }
1. 偏振的真实过程是:当光线到达偏振片时,光线中的大量光
; E+ }7 G& {* Z7 R1 M; R
子分为左旋与右旋两类,两类光子间随机配对,判断在某一时刻形成
) X: N1 V& j4 J- N: N7 m& `
的线性极化光子对的极化方向是否与偏振方向平行或垂直。如果平行,
( o1 b6 n' G' R8 b7 s- F6 U
该光子对将通过偏振片;如果垂直,则该光子对被偏振片吸收;若其
! b1 B: B0 q9 H' V- N
方向与偏振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则偏振片迫使该光子对分解,重
5 }. B8 `3 D! a4 D0 B9 H
新参与其它光子的配对;
1 q" B3 E* s! E3 }: u
2. 实验表明自然光通过偏振片时,通过偏振片的光子数与被偏
$ O: I" a9 T' r
振片吸收的光子数比值稳定在1 附近,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强度约
! Z W D, n5 c* q$ _, c
减为原来的一半,这说明猜想具有合理性;但线偏振光的实验结果并
3 E! V; _# }1 d# S8 d
不能满足马吕斯定律,说明该猜想仍有一定的不足。
5 b! n0 _9 D% L% b) ?; N6 ^( Z
关键词:光微子模型,光电磁场模型,蒙特卡洛算法,衍射,偏振原
/ ]! S4 H0 d2 p3 f
理
6 d5 X# K) E% J8 L% e
A90006033.zip
(957.6 KB, 下载次数: 418)
2012-9-15 08:38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下载积分: 体力 -2 点
作者:
柳梅
时间:
2012-9-18 21:41
学习了哈,谢谢
作者:
jmdx2006
时间:
2012-9-19 00:08
学习了,谢谢
作者:
舒云巻雨
时间:
2012-9-19 09:29
学习了啊~~~~~~~
作者:
fengsha
时间:
2012-9-19 22:05
非常感谢!!!
作者:
m_pb
时间:
2012-9-20 22:18
支持。。。
作者:
m_pb
时间:
2012-9-20 22:21
支持。。。
作者:
shefeisi
时间:
2012-9-21 13:15
支持。。。
作者:
wujieskyboy
时间:
2012-9-21 15:31
作者:
人山小兀
时间:
2012-9-22 15:14
这些论文很有用!
作者:
人山小兀
时间:
2012-9-22 15:15
非常感谢!
作者:
lcb0928
时间:
2012-10-19 20:07
顶一个!。。。。
作者:
lcb0928
时间:
2012-10-19 20:09
再finger一个
作者:
hhudwl
时间:
2012-10-21 14:51
henhaohenbaqi
作者:
lb12358lb
时间:
2013-4-27 17:01
参考交流,好!!!!!!!!!!!
作者:
夏朗的芒果
时间:
2013-6-23 20:58
学习了啊~~~~~~~
作者:
cjy570312167
时间:
2013-7-22 09:36
好东西大家分享一下咯
作者:
CSU中科院院长
时间:
2013-7-24 20:08
感谢楼主资源共享
作者:
jmdx2006
时间:
2013-7-29 10:06
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wzxds02
时间:
2013-8-18 09:28
支持,谢谢。
作者:
天空和海
时间:
2013-8-28 20:15
多谢
作者:
shazaohuar
时间:
2013-9-9 15:01
一等奖啊 解放军理工大学的
作者:
caiyuhao1990
时间:
2014-6-12 17:24
谢谢楼主。帮顶一下
作者:
Dustin_Keng
时间:
2014-7-4 22:43
下载来学习看看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