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请大家进来讨论一下B题 [打印本页]

作者: wslmwslm    时间: 2008-9-26 21:05
标题: 请大家进来讨论一下B题
1 题太虚  命题人也给不出好的方法 和 实质性的模型
8 p/ o( t& g4 g; J6 A+ x& l
; S$ r. K; W; i# M9 D2 绝对不能用人均
1 C1 U" N* ^: j, k- h2 s' a你能解释清这个问题吗5 h+ \9 S) N: w4 r1 s
   1     个  100万
  E  l! i+ |9 U( }+ f% ^2 ^; |   10   个 1    万 " U8 ^2 Q. a9 a: d: [/ K! F
   学费定为 1万5 ' Y( v, u" J% X; }% L  H' b
       用人均  10万 元 谁都读得起书, F- ?( b3 I3 E8 J1 P0 |
    实际上 90% 以上的人 读不起书
+ W9 p4 F9 x- B) b0 |) |" ~" i5 ~4 g% q% h5 `
   请问 大家怎么解释 怎么处理的( m5 {  d" M* N+ _
   我问了许多老师和专家 都是含糊其辞
. `  z" o4 F  P* x6 O& K& j& S0 B; v6 o; U
   我很失望
" e* ]' u8 H- t* w* j, d  ]   说实话 数模里有很多人是在 混0 B0 H: M/ s3 c- }/ [; k) p& N6 m. q
   包括一些命题人 专家组
作者: bulvxieer    时间: 2008-9-26 21:30
标题: 一家之言
本人是做B题的,我恳请楼主问问自己是不是在混.& l# G( ]! ?8 w- B
略有经济常识的人就会想到一些指标,比如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它们能从其他角度洞悉问题.平均,概念的确含糊笼统,但不是忽悠别人开解自己的借口.
作者: wslmwslm    时间: 2008-9-26 23:25
1 楼上的 可能没有看评卷要点 是不是各地的还不一样 我见到的 数据强调"人均"  无任何相关 但显然无法解释前例情形. P+ I( e/ F8 ]1 {( L
2 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 也不能解决平均的问题 它们主要是反映贫富差距程度
6 r# X: s: K4 y3 实际上 比较可行的是 对数据分类 对极值数据进行删失
# @1 a  `7 t9 q3 w+ ?+ p4 本来我也只是来请教讨论的 别弄得跟打擂似的
作者: bulvxieer    时间: 2008-9-26 23:30
标题: 虚心纳言
细细想来,还是我的言辞有些偏颇,还望海涵.
作者: 太难    时间: 2008-9-26 23:36
到底应该怎么解释呢?& x. X( j/ v. L$ _) n  n
你们争出了答案吗?; B+ W5 {* O$ L4 h/ N; a  F  M
楼上的例子确实很有意思' |8 Q, ]3 g" L& M0 H, h
我们队肯定没考虑这么多
作者: pku007    时间: 2008-9-26 23:44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是一个相当开放的问题,许多媒体的讨论都缺乏数据的支持和定量的分析。评阅中除了题目中的明确要求外,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 I1 S+ j6 Q# H8 u( x1 k1. 应多角度、全面、综合地考虑学费标准问题。模型中至少应考虑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承受能力两个方面;例如,培养成本、成本分担、承受能力、长远收益、国际比较、历史比较等方面的考虑。
1 M# ]6 t/ I5 W) E8 W2. 数据的收集非常重要。应该收集充分的、有根据、有说服力的数据,并能支持建模的结论。估计可能收集到的数据有:国民经济增长数据,教育经费的比例,国家生均拨款和其它教育投入,培养一个大学生平均每年所需费用、学校每年的运营开支、每年报考大学的人数和录取人数、学生分布结构,家庭经济收入分布、困难学生的人数、每个学生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奖学金、助学金、贷款、捐赠款等。
8 o1 N" b/ E0 P* S3. 应该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建模深入细致地讨论学费标准问题,并要有明确的结论。
, f, ~4 i- a3 r4 ?( L3 W4 }: k. ~. D$ W, [, k+ f2 h
这是什么答案 这出答案的也太....
作者: hyj12345    时间: 2008-10-4 19:24
标题: 回复 1# wslmwslm 的帖子
譬如A题就是。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