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撒切尔夫人四次访华:拒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 [打印本页]

作者: 760    时间: 2013-4-9 12:22
标题: 撒切尔夫人四次访华:拒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
英国剑桥大学撒切尔档案馆22日公开一些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私人文件,提及“铁娘子”1982年首访中国时面临的一些纠结。( l8 B, X' _; g1 d

( b/ g* g& C6 k$ K$ U1 V解密的逾400份文件,其中包括撒切尔夫人到北京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讨论香港前途问题的针锋相对内容。1982年9月24日,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会面后,走出人民大会堂时跌倒在石阶前。私人文件曝出内幕,原来撒切尔在会上曾遭邓小平厉言相对以致心神恍惚。邓小平在会上提出要防止有人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制造混乱,更点名警告香港汇丰银行“没有人知道它发行了多少货币”;表示若有混乱,“将被迫考虑在何时用什么形式收回主权”。
5 z- p# D! P% U! L: H/ D& ?. _& p8 Z; O( G4 k3 m% _
英方设宴终加鱼翅
  a% z* q" k3 Y4 ^& G+ S- v( B( |0 T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是英国政府首脑首访新中国。; q( O* A4 c; U5 C# E# d$ F

3 ^, ~2 W9 C" m! I# c9 o. J剑桥大学撒切尔档案馆22日公开的文件显示,英方对这次访问做足准备,在北京宴请中方官员的菜单也再三斟酌。
0 i1 k3 \! M" x9 t1 V
* D' @; E- j) o玛格丽特·撒切尔基金会历史研究员克里斯·科林斯说:“那份菜单经过许多、许多、许多轮讨论。”
( M3 U, ]4 S$ s
/ }7 M  y3 l8 d) d2 l0 ~英方当时决定,把人民大会堂作为宴请地点。撒切尔面临两种菜单选择,一种菜单的花费为50元人民币,另一种为75元人民币。
" ]& b+ X- O- \- \$ j: n
* R2 y0 M3 N$ _: `  p英国外交部建议撒切尔选择50元人民币的菜单。“铁娘子”赞同,但提议修改菜单,添加苏格兰熏三文鱼,并且要求把当时在苏联颇受欢迎的黄油面包换成水果沙拉。0 p5 _& t( ]4 x

" B. o, X' X7 e+ F  @% i, B+ t科林斯告诉美联社记者,撒切尔选择较便宜的菜品意在规避来自国内的政治压力。“她不想在回国时看到报纸头条:玛格丽特一方面削减医疗费用,却用大量公共资金宴请。”
9 [3 q7 w+ h: y& }0 b
9 f1 d3 @3 }0 e3 J2 i' |; c& c拒绝到天安门献花+ H# u2 f1 ]" z$ S4 h
# |; F, U% M  V9 \
英方时任驻华大使珀西·克拉多克(中文名柯利达)在电报中向撒切尔表达不同看法,称不应“抠门”,建议把鱼翅等高档菜品加入菜单并且不要在酒水方面过于节省。“铁娘子”随后采纳柯利达的建议。
# N5 ?) |. I4 v3 {3 d5 o* K, A% _+ B( R: f5 d7 o  }+ d+ `6 |5 u
不过,撒切尔也有坚持己见的一面。出访中国前,撒切尔的私人秘书致信英国外交部,称不愿意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英国外交部指出,这是其他西方领导人的普遍做法,但撒切尔拒绝改变态度。: B9 A' b1 e7 c  i  @

! P- h/ F1 D! n8 V2 J5 R3 E撒切尔对中国的访问具有历史意义。她与中方领导人邓小平就香港未来举行会谈,为香港1997年回归打下基础。克拉多克评价,那是一次“成功”访问。  v8 n  I! h4 b  t* F6 H  V+ l

* L. C: A3 S6 O0 C出兵马岛不满美国未力撑- D& b4 |7 g$ r; O" [

/ T/ Y! z5 y; v: C8 x* J除1982年中国行之外,22日公开的文件还涉及同一年与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相关的旧事。3 [5 r, t; ^" d1 F9 V  ]

5 W1 L/ R4 S  _7 h英国与阿根廷一直就马岛主权归属有争议。英国自1833年控制马岛,但阿根廷一直将马岛视为遭占领的领土。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马岛,从英国驻军手中夺回控制权,战争一触即发。
% ]6 o9 m8 U$ V, R4 r/ I+ M, n7 E2 a: |8 o3 h" ~6 U
文件显示,撒切尔的顾问当时建议她与美国时任政府协商,而非擅自开战。4月6日,撒切尔收到一份保守党党内意见评估报告,议员态度呈现两极分化。+ a* ?& e. m' [5 W" x7 E
0 _' \) c7 \8 n; z  C7 B* a
撒切尔当时希望就武力反击获得美国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支持,但后者倾向于达成一份和平协议,呼吁英方放弃由马岛民众投票决定归属的立场。撒切尔当时说,她在英美关系与自身处事原则之间面临抉择。5 i% E% x- o. ]& d! v9 v" T

) d. a, P: d/ ?8 T. M5 @3 `撒切尔最后决定出兵马岛。战争持续74天,阿根廷军政府1982年6月14日承认战败,英国重新控制马岛。
" D  s: y' R1 j8 X  F: Y* J' S( H6 v
% s9 b0 T" o) g6 U% u, B2 @9 L撒切尔夫人访华经过及相关密件节录! z& A* V% D8 |, D( C9 c. O) `4 u

& \9 h! G' X. A5 c. o+ T( Q1982年9月22日
7 S3 r5 H7 R3 _4 k
* r4 W! \* T$ X) v5 I撒切尔夫人抵达北京,与中国当时的国务院总理举行第一次会面,谈及北约、美国外交、苏联贸易等国际事宜。 9月23日
9 @) b; x; b$ j5 p/ A9 z1 w  f7 l) q( }, m
撒切尔夫人再与中国国务院总理会面,讲香港问题和广东核电站计划。撒切尔夫人强调,割让香港和九龙条约有法律效力,香港要繁荣,必须由英国管治。领导人说,中国也确保香港繁荣,又说,在香港主权和繁荣稳定二选其一,中国会选主权。
5 ^9 n) ]6 X  O5 M5 C( F8 ~! E0 f8 f
; u! m2 `; z1 P6 X* h9月24日0 F3 E% a5 ~# H) t  z
8 J  V1 ^- G9 n1 r' p8 C) y, R1 _
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会面谈香港问题。邓小平强调1997年必收回香港,又说要防止有香港商界搞乱香港,点名提到汇丰银行,表示若有大乱,中国政府将被迫考虑何时收回香港。会后,撒切尔在人民大会堂外的阶梯跌倒。
& A2 B8 R. }$ P' h4 D1 h, q( x* @  U+ |6 w) n
9月26日) D7 _$ x( c9 w: _: F# F# s& c) ]

: H$ l* g3 L% W5 A- ]+ T撒切尔夫人到香港,与港督及行政局官守议员会面,商讨如何说服中国接受英国维持香港治权。
" p) ^0 K3 }* u" W0 z( H5 W
( [2 n  ?. @4 w2 r# _. R8 I% }2 L9月27日
; c+ w0 O; B- q) o* Y: s
- z, Q  [! V5 x' T撒切尔夫人与行政立法两局非官守议员会面,讨论如何维持香港商界和社会对前途的信心;与商界代表会面,呼吁商界继续投资香港。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他们口里讲法治等概念,但他们不理解或接受这些并非来自国家授权的基本人权。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运行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但他们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 o# r3 n& T2 E$ l. m  c" }
; z4 n  ^& h( |' U  f" t
9月28日
. {: ~. |3 ~3 h; x+ z( u
% z3 A6 {9 e* Z8 f- c- x; N撒切尔夫人单独与包玉刚会面,包玉刚传达邓小平以港人当香港首长、法律制度不变、自由港和港元地位继续等构想。) \( i) I3 Q8 g

3 m* j# n4 _& W5 K$ s金日成“抢走”答谢宴宾客
3 [1 J' z/ M! B! H/ i4 x/ b+ w5 D
1 d' s' t7 P" \) Z2 W掌管英国国家大事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管治入微”,连访华答谢晚宴也要管,一度计划以每位50元人民币(下同)的较低菜式宴请中方领导人。她亦注重自己仪容,百忙的行程中不忘抽空理发。, t3 ^  ]  w: E

# ]7 l$ d3 S& z' e- X* R! V7 l原拟最廉价餐单宴中方
: a* o7 t8 {% D0 f  h; Z2 u! s/ A4 B8 [# _) W! |
英国解密文件披露,时任英国驻华大使柯利达曾就访华答谢晚宴咨询撒切尔夫人,当中包括4款餐单,分别每位50元、75元、100元及140元。撒切尔夫人最初希望在人民大会堂以每位50元的餐单宴客,并要求取消当中的面包、牛油和士多啤梨果酱,改为水果沙拉。% y" w* G9 w1 }8 C/ ]7 ~

3 i9 L" H: b! [/ r. {( A但柯利达为了令中方代表留下难忘印象,强烈建议选取提供鱼翅及海参的75元餐单(见表),但以160人计算,开支由2400英镑升至3600英镑,并建议带备银器餐具,撒切尔夫人最终亦接纳建议。虽然英方悉心打点晚宴,但当时正值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华,打乱了他们的如意算盘,最终只有一位中方领导人出席,其余皆前赴金日成的晚宴。
2 r. N6 X6 Z# V2 y, j+ W; m9 f( S6 y2 t4 w
连串外访均预留时间理发
) c* ]( `; a# g4 o5 M
" W8 J" s4 t$ q$ k5 u- i0 ^另外,撒切尔夫人每项行程都经精心策划,其中文件记录她不会向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因为中国的英雄是抗日及对抗英国鸦片战争的英雄,从没有英国要员向该纪念碑献花。
4 |9 i: d. ~2 {( n. H/ F1 U. b9 D* t+ b
除了行程细节,撒切尔夫人的打扮安排亦有仔细记录,无论到访中国、日本还是香港,全都有预留时间让她理发,另外每天所穿衣服也有详细计划。7 \5 e4 s2 l: G8 c) d/ h# Z

) z0 V4 `( a: {8 ?$ b" `1 {答谢晚宴菜单0 J% F$ d" v2 b4 w$ A! a
1 C+ _& ?* Y" a6 P  e9 |- q
冷盘
7 J0 f5 P' p/ ~# r1 C5 Q) _# e7 s- R' m% N3 T! a) W6 ]
菠萝烤鸭、青豆鸡卷、甜酸鱼、图肉饼、虾、蒜汁牛舌、炆竹笋、炒青椒、火腿豆腐、番茄沙律、豉汁鲍鱼、酸瓜" ?$ t  K/ f/ z( K% q
* A/ i- }- P/ k( K6 _) u4 P
主菜& \; w! x# K% A+ t; R

7 D" Q! H" G' P7 q. W& }3 j; J9 N三鲜鱼翅汤、鱼唇、鲍鱼、串烧羊肉、白汁芦笋、鸽胸海参、丝瓜菇菌、白切鸡  G3 r% v- N1 W

( n: B' u' A/ A! p( ?  F5 B8 L甜品及小食
! Q! G! u* A8 V* v! G, b5 M6 }9 G2 A0 k& A5 y) F# f- Z
五指饼、凤梨酥、鸡丝春卷、麦包陪牛肉和果酱、麦及饭、雪糕
8 w/ O, c. I; s  ?
, K' Y0 o# N4 q6 x% I每位75元人民币
: i! U4 g4 i; n7 I% w6 O
) P) Q4 n: U0 E! {# ~邓小平警告8 E5 p' E* L6 j
5 {. g+ U! ~9 ~+ u2 q
香港回归前不能乱% i) V; e, w. L' S9 ^

9 V# V7 G( O: C9 {/ [. B# U撒切尔夫人当年凭英国赢得马岛战争之势,展开访京之行。剑桥大学档案馆收藏的文件显示,她在出发前就香港前途的英方立场做出广泛咨询。
* P& v6 ~9 c+ Z# ?2 n* K0 a- A( _% g9 O) f/ d
时任香港财政司彭励治向她提出,不要向北京示弱。时任汇丰银行主席沈弼更提出:“英国必须保留管治权,交出主权纯粹是摆摆门面而已。”时任怡和集团主席亨利·凯瑟克亦向她进言,香港要到2098年才交还中国。文件指,沈弼以“主权换治权”的意见获得英方共识。撒切尔夫人本人亦对中方提出“一国两制”有所保留,并感到北京之行困难重重。1 V2 q' Q. {9 Q. o/ L1 A

; I) [9 \4 n8 |- h+ y' J撒切尔夫人于1982年9月24日获邓小平接见,会后便上演了她跌倒的一幕。文件显示,邓在会谈时耐心听取撒切尔夫人的陈述,但当他发言时,会谈气氛急转直下。邓警告,如果香港在未来15年发生大规模和严重的动乱,中国会提前在1997年进驻。撒切尔夫人随即强调英国不会制造事端,但邓小平不为所动。, P9 c: b6 e& f# j. I) u9 }
: t& B: Z  r. q; G6 c9 I2 k. l4 G
邓小平此时表示,制造波动的不是政府,而是个人,某些中国人,某些英国人。他以汇丰银行作为例子,意谓没人知道这些银行印了多少钞票,暗示该行可能令港元波动。随行的时任港督尤德立即强调当局知道汇丰的印钞量。但邓小平却指,他接触到的香港人并不知情,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会很容易制造波动。邓继而告诫,两国政府应阻止一些商人破坏香港的繁荣与稳定。
3 X3 V* ~1 j9 R3 F7 Y& M7 Z% L% ?8 o* Z  u* j$ Y# M
撒切尔夫人原打算访京时与邓小平两次会谈,然而第一次会谈在火药味中结束后,第二次会谈告吹,双方同意透过外交渠道继续谈判。原港澳办主任鲁平亦曾表示,邓小平1982年与撒切尔夫人会谈时便指出,如果出现重大波动,中方在必要时会考虑武力收回香港。7 _8 e: T6 K& f( A7 w5 A( J
, h; P* f5 D7 c& E
密会包玉刚$ Z- y1 A/ h- \1 w+ X

' b/ @% Q9 j; X2 A获告知中国治港蓝图
$ t3 {# D: O% `$ r! k+ E, {4 }; i3 a, `/ Z2 z) n" X
获英国封爵的已故船王包玉刚,在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会面后第4天,带着邓小平的口信到港督府会见撒切尔夫人,表示中国收回香港后的管治构想:“委任香港华人做最高职位”、“法律制度不变”、“自由港和港元地位继续”,为中英谈判铺平道路。
2 [$ l% I. g- I/ P/ r3 I  Y% [& K, ~9 K. X
促成香港回归的包玉刚上世纪90年代,曾向撒切尔夫人率领的执政保守党捐款100万英镑。解密文件进一步揭示他与撒切尔夫人的密切关系。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时,在上海出席包玉刚的新船(世谊号)命名。包玉刚一度要求与撒切尔夫人同机由上海返港,但英方以机位已满为由拒绝,以免引起尴尬问题。
+ T5 a  Y; V9 A3 X5 V3 m8 [+ R* [  b
不过,一封1982年9月28日的密件,披露当天包玉刚与正在访港的撒切尔夫人在港督府的密谈内容,会面只有他们二人。包玉刚说,在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会面后的下午,他拜访了邓小平,邓小平清楚表明中国必须拥有全香港的主权,新界租约不会再续;中英双方谈话要在外交渠道进行,但只限于讨论过渡期安排。
0 m( {+ Y8 I4 j- ^9 J  E* E. I' z# _* V
文件透露,包玉刚称北京无意派人管治香港,“打算委任香港华人出任最高职位,并计划把‘底层的香港华人’带入未来的政府;香港的法治制度不会有变,但不包括上诉至英国的机制;继续维持自由港及保持港元制度”。
. e' W. n0 a. j6 ?* j! e
8 G2 r! B) D3 V* n8 a2 ]他在会上称,中国将于未来一至两年内公布上述安排,亦预示会有金融危机,但相信流走的资金会回流。正如新加坡,华人将可管治香港。! m. a$ h% i( r" U
: e2 O+ R  y7 _
文件透露,撒切尔夫人在会上请包玉刚清楚向中方声明,没有英国管治,香港将难以运作,英方有一至两年说服中方,其计划不可行,若中方一意孤行,将会在国际蒙羞。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