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转] 耶鲁校长谈中国大学:中国学生大多擅长某一领域 [打印本页]

作者: sdccumcm    时间: 2013-5-18 23:42
标题: [转] 耶鲁校长谈中国大学:中国学生大多擅长某一领域
耶鲁校长理查德·莱文昨在杭谈中国大学——& {/ g. @; _9 w( |
  未来10至20年,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大学
/ g" o/ [: }  i1 K% V% P( g0 o0 m  这两天,美国名校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杭州,他是来浙江大学参加“中国-耶鲁大学领导高级研讨班”。
2 c7 x9 M7 O. W2 ?+ D# j  昨天,他与耶鲁大学副校长罗琳达接受媒体采访。
3 g+ U) k5 ~) {0 p$ x- m  {! c' T       谈及中国的大学,副校长罗琳达非常看好:“我相信,在未来10-20年,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
* J! o: e( a6 K# F! c) _' T+ w: A6 Q, h: G8 E, d
用“无用性”的通识教育替代功利教育2 [) }9 \. Q# F, @
  在耶鲁,“有用性”的功利教育被摈弃。
# z( P* Q% Y2 E& ~$ H8 d. l4 k% x$ E  副校长罗琳达认为,“有用性的教育,只专注于某一专业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实,早在1828年的《耶鲁报告》中就提及,“学生获得某一专业的知识,就像脑子里装进了一件物品,但这种填充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当中,从长远来讲并没有太多的价值。”4 S0 n+ J/ }7 T1 ~4 e) u8 j# _
  “无用性”的通识教育,被重视。“在美国,一流大学更重视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领域跨学科的教育。”校长莱文表示。这样,他们既能欣赏丰富的人文艺术,又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2 C! p# ?) d6 G' f1 w) d; d  l  一般而言,美国学生在前两年可以自由并广泛地选择学科,后两年再挑选专业进行学习。前两年的通识教育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广阔的视野,培养他们批判性的思维。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承担公共责任的能力和公民意识。”莱文说。
2 @9 l9 a( `1 A- S5 Z/ U: J; d  相较专业知识,“学生更需要的是思考的框架,让他们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5 Y3 `$ [4 s% R4 Y4 w6 _  一流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 k9 L9 y8 F, g) _" H  其实,在耶鲁,“学生的压力也不小。”莱文笑着说。不过,他们功用地学习,同时也尽兴地玩耍。耶鲁的学生们,能在300多个学生组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各自的领导作用。  i1 d8 g5 L& ^7 e
  一流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扩大他们的视野。除了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 R( T$ J) b$ z8 m# _7 j7 }- U7 Q
  自1854年,中国首位赴美留学生容闳从耶鲁毕业后至今,赴美留学生的人数在不断攀升。但是,莱文发现,“中国学生大多非常关注或是擅长某一领域。”
5 r& ^& {) Q, p5 P0 n  他建议,“不妨大胆地去尝试新的领域,拓展你的视野。理科好的学生,可以多选音乐、艺术或是艺术方面的课程。文科好的学生,我建议他们选修科学方面的课程,不用害怕。说不定,在接触中,你会发现新的发展可能性。”) Z4 m( V6 I7 }! S# B
  谈及中国大学,副校长罗琳达说,“32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参观大学。32年间,中国高校的发展非常迅速,这是其他国家不可比及的。”她相信,“在未来10-20年,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 {0 g8 _2 r8 y- H  D( e7 Q
  校长的职能是“找人”和“找钱”
$ P% [4 m$ _8 M) U# n  “校长作为一个职业,职能就是找人和找钱。”莱文曾经这样定义“校长”。
* a( r8 Y6 ~4 l5 F  吸引优秀的学生,需要优秀的师资。在耶鲁,就有这样一支团队在运作。8 e( f8 E. s% e8 B" g
  “今天早上,他还在打国际长途电话给一位教授,他在全球排名前五名,我们希望他能加入耶鲁。”莱文笑着说。, m' ^0 |' @9 K) S9 i
  而一名好的校长,又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必须具有影响力和领导力。”他说。& d+ v" Y! Z- w3 g, [
  具体来说,就是:制订引领大学前进的美好远景并能够将其准确传达;制订远大而且能够实现的目标。同时,具有变革精神、冒险精神和权力意志。
9 G3 ~" W7 |4 L  其实,莱文“扮演”的角色并不只是校长,“有时是学生,有时是教员。”只要莱文有空,他就会在校园逛逛,与学生聚餐,或是与学生一起打球。% S( `1 `6 c+ K& d) o1 z
  每天晚上,他会与《耶鲁日报》(耶鲁学生自己创办的报纸)的学生沟通。“听他们的想法,回答他们的问题。”莱文说。(通讯员 周炜 记者 高逸平)" u/ e- `4 K0 _+ A( X- S6 m% {- M

7.jpg (47.23 KB, 下载次数: 145)

7.jpg


作者: sdccumcm    时间: 2013-5-19 13:58
很好的启示~   
作者: wyxxbcy    时间: 2013-5-20 00:43
大学本应该赋予学生思考的能力
作者: 埃土    时间: 2013-5-20 14:42
支持鼓励   !
作者: woaixueshumo    时间: 2013-5-20 21:51
加油!~
- v  _# n* Y4 A% r8 o支持一下哦
作者: 531050263    时间: 2013-5-20 22:28
值得反思和借鉴。
作者: Rocca1231    时间: 2013-5-21 06:50
很不错。。相信未来,中国能出现世界水准的一流大学。。
作者: 征途2    时间: 2013-5-22 21:58
嗯 一起期待吧
作者: mwbcsu    时间: 2013-5-24 20:17
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
作者: 谢俊佚    时间: 2013-5-26 10:56
“我相信,在未来10-20年,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
作者: 侑点小叛逆    时间: 2013-5-26 11:12
不错不错。。。。。。。。。。。。
作者: 沬来ゞ,未到来    时间: 2013-5-27 17:08
说的真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产生世界一流的大学
作者: woaixueshumo    时间: 2013-6-30 21:48
一流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