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程序员or数学工作者?
[打印本页]
作者:
不自洽的爱
时间:
2013-12-25 23:06
标题:
程序员or数学工作者?
生活,是一场无法选择的远行。
1 X3 h' o# C& u& e( I
作为一名大学的新生,半年过去了,生活,也渐渐规律了。
8 `/ e" c* E" V4 Q
但是,却有了不少的思考。
T+ g+ u( e' _: [8 N7 F0 p' u
我们的计算机课上的是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学的内容就是Excel和Access。我不禁想问,难道我们,就不该掌握计算机了呢?或许给我matlab,我能画出一个函数图像,但如果给的是cpp编译器呢?会怎么样呢。也许很简单,我们,都不会。
$ c6 U6 j4 I8 @7 H, }* M
也许,这正是大部分数学系大学生的现象,或者说水平。给我一只笔一张纸,一个小时我能分析清楚一个偏微分方程,这样或许会骄傲,但却不如那个只用了几分钟写下程序几秒钟运行测试得到结果的人。
7 g6 B& t9 y. S7 A- P8 K. d" x3 t
于是,是不是计算机系的,比我们强了这么多吗?
0 H+ n7 `9 g4 k
只有不停的思考,才不会让脑子迟钝下来。
8 f( }2 B/ h+ o' {
很多时候,我们太注重自己专业的东西,但却让自己其实早已落后了。
) o1 ^8 k, o3 @# {
纵观教材,无非风格是苏联派和西方派还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派。苏联教材擅长全面细致,西方教材注重应用,在于事实结合上先进,再来看我们的教材,以分析来说,我们的分析教材长于什么呢,从常庚哲先生的教材到南开大学的教材以及其他的一些大布头的,都有问题便是对于连续统解释不清,而这最基本的问题在数分八讲中只用了几页便讲明,也就看出了差距。
9 f6 g6 J0 g! o; Q
代数也是如此,一本柯斯特立金的代数学教程压过了国内全部教材,我们太注重抽代的独立性,但忽略了很多练习。例如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抽代的书和高代不是同一系列的,中间的断档部分直接忽略,实变和分析上也有如此的差距,恩,那就这样吧,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
4 j: l0 u% Y+ I6 A- d' [
在此建议打基础还是国际经典教材为主,国内的,看情况吧
作者:
弘道
时间:
2014-7-28 15:07
谢谢楼主……辛苦啦!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