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分析,表面上看,阿里和腾讯抢的是移动支付市场,实际上他们更大的目的在于大数据以及O2O市场
在手机打车市场,阿里巴巴和腾讯激战正酣。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不断加大对出租车司机、乘客的奖励力度,这成为二者抢占市场的共同法宝,烧钱行为何时结束尚无答案。从目前来看,两强相争的最大受益者是司机和乘客,但是,在他们都为奖励眉开眼笑之时,也有些问题值得深思:解决打车难的初衷是否偏离?一旦奖励终止,用户的粘性有多大?谁能笑到最后?
大佬不差钱
22日晚,出租车司机李师傅成功抢到了《证券日报》记者一单使用支付宝支付的活儿。记者一上车李师傅就高兴地说起来:“从今天起,就是今天,用支付宝支付我们的奖励从10块涨到15块啦!”
与师傅同时获得奖励的还有作为乘客的记者。用快的打车叫车并用支付宝支付,师傅和乘客将分别得到阿里巴巴15元和10元的奖励,如符合活动规则,现金奖励将在3个工作日之内直接进入支付宝账户。
“目前北京出租车师傅安装快的打车软件的还不多,只要我想抢的活儿基本能抢到,奖励还高,车费到了支付宝直接转到余额宝,还能以钱生钱。”显然,李师傅对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之间的竞争给他带来的好处感到很高兴。
在李师傅的汽车方向盘左边,两部手机不时发出嘀嘀声,他同时用着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两个软件。“使用嘀嘀打车的司机多,网速跟不上就很难抢到活儿,奖励也不如快的打车高。”李师傅表示,尽管他早就使用嘀嘀打车并且支持使用微信支付,但是现在,快的打车能带给他更大的便利和实惠。
而聪明的乘客也是两套软件同时用,很多首次体验了微信支付的人在朋友圈发贴称:“微信支付,立减10元,作为用户,感觉非常赞!”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腾讯,都是不差钱的互联网巨头,而他们在打车软件上拼命砸钱显然不只是为了抢占打车市场。
大数据与O2O谋略
无论是快的打车还是嘀嘀打车,在不断给司机乘客发红包的同时,其背后支持者都在不断投入巨资。送钱是为了赚钱,他们要赚的钱在哪里?业内人士分析,指尖上的财富是他们要争抢的目标。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上半年,阿里出资800万美元投资快的打车,在杭州大规模圈地;2013年11月,阿里跟进投资近亿美元。2013年5月,腾讯以1500万美元投资嘀嘀打车,同年12月再跟投3000万美元。依靠资本支持,嘀嘀打车南下杭州,快的打车北上北京,相互攻入对方“老家”,近身肉搏。 |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