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微蜂窝环境中无线接收信号的特性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madio    时间: 2014-8-30 18:23
标题: 微蜂窝环境中无线接收信号的特性分析
摘 要:' j: s* S& S, E4 j: R# t" Y
本文针对微蜂窝环境中无线接收信号的特性分析问题,将射线跟踪方法与随机性模
# w4 I6 g. h8 h* u0 G) h* W8 h. U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虚拟源树的二维射线跟踪模型和宽带多径模型,并采用Matlab
' s9 _; i% L- u6 V% {; W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和验证。
( O4 R( `1 `  u; ?4 y3 m(1) 基本问题:利用射线追踪法获取电磁波的传输路径主要存在两个难题。一是
( c- @* l9 B7 N. V1 N' x由于发射角量化精度不够,导致丢失路径;二是随着反射和绕射次数的增加,算法复杂
% t& g4 U0 S& H& ]" m6 u8 f8 t度急剧上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基于虚拟源的射线追踪法获取路径。首先,算法3 {% v* M2 m* A. j8 H. e& H4 h1 O
无需进行发射角量化,不易丢失路径;再次,根据城市模型的特性,提出了“虚拟墙”、. v( H. i) H5 ]% m0 v6 S; s
“透光区”以及“光扇区”等概念,用来判定虚拟源的有效性,能够大幅度降低算法复
, q# y, l$ ]; h1 Y' Q杂度。同时,本文利用树状结构存储电磁波的反射与绕射信息,通过深度优先算法建立  W2 v& W- r" U; B
搜索树,在创建多叉树的同时,也完成了有效路径的获取,无须再次遍历,算法效率较1 P4 w- l/ `/ r# C
高。3 Z2 @  h& V$ k& D. H
通过分析多对收发点的路径信息,获得了关于电磁波传输路径的三点规律:“十字
3 Z0 V, F' Q7 q2 O6 d  M路口”的传输路径很丰富;两点距离越远,传输路径数相对越少;传输路径数目关于地
' }, k/ V/ }' M( |5 u理位置是连续变化的。利用这些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基站设计和天线阵列方向; R) f) M& L$ q9 T! }; Z
图选择。8 h( G# A  a* v- X1 V; K0 ]! d4 p5 K
(2) 宽带问题:现实环境中电波的传播过程是随机过程,射线跟踪方法是确定性) h: E- f% H; i8 }5 J
方法,无法全面的描述多径传播的随机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引入随机的初始相位对多5 p7 b: @! U$ z* q/ _
径传播模型进行校正,使其具有随机性,然后利用时间平均代替集平均的方式,分析多
& O) u. Z* k$ s( M波传播过程的包络统计特性,并且利用分布拟合检验方法对其概率密度函数进行判断,
* B0 A( W  C( Y( e发现多径传播的包络服从莱斯分布,并且与发射节点和目的节点位置有关,最后,针对
" w6 N, l" B( {: X; m存在多个单频信号的宽带模型,利用统计学工具,对模型进行简化分析,通过计算相关6 j! w# ^! m  _" M- k
- 2 -
1 s& c! \0 K9 z. y* R+ E性, 包络特性, 包络特概率 密度函数 等参量 ,发现当 ,发现当 只存在单径传输时,各个频点信号的包络 只存在单径传输时,各个频点信号的包络 近似 相同 ,即信道是平 ,即信道是平 坦衰落 。而 各个频点的合成信号 的包络随机变化,并且服从 包络随机变化,并且服从 瑞利 分布, 当存在 多径, 但是在单个频点传输时多径, 但是在单个频点传输时多径 的合成包络随机变化,并且服从瑞利 的合成包络随机变化,并且服从瑞利 分布 ,上述性质 均与实际相符,从而 验证 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 c& ]* [& Y- V4 G9 o8 u9 X: _- U
关键 词: 射线 跟踪方法 ;虚拟源; 多叉树
# L; D* j/ L6 a$ y' {; r% }
) i7 H( d, Y& q( E$ Q8 f

C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90005008队.pdf

1.16 MB, 下载次数: 173, 下载积分: 体力 -2 点


作者: wwyapple    时间: 2014-9-4 17:31
感谢分享。。。
作者: 曲妙情    时间: 2014-9-19 20:35
下载了很不错很不错,学习中
作者: 我脑海里的橡    时间: 2014-9-23 15:58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作者: 我脑海里的橡    时间: 2014-9-23 15:58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作者: hjtdaisy    时间: 2015-8-16 21:15
感谢分享~学习ing~~嗨森~~
8 h; p  v# f) J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