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求各位大神指点,14年国赛B题这篇论文究竟差在哪里? [打印本页]

作者: kira233767    时间: 2014-9-30 14:03
标题: 求各位大神指点,14年国赛B题这篇论文究竟差在哪里?
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国赛,但是两次成绩很不理想,都仅仅是省三。现在已经大四了,虽然感觉有点遗憾,但是也不是说特别注重这个成绩了,只是觉得两次认真参赛,这么个结果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5 s; e% d6 G, e; u我自我感觉我们的结果和程序已经尽可能地完善,但是由于这个评选过程有点不大透明,也没法看到具体的评分情况,所以觉得评审过程有点让人不大服气。
$ G' E- Q9 e4 d: F! q: v: t; l请教论坛诸位大牛,我们的建模论文以及程序如果确实是跟那些推荐国一国二的论文有着较大差距的话,那么具体是差在哪些地方呢?LZ只求个心安,请大家指点一下……7 L) \) l; e9 Q; D

; g, t4 o! j1 O顺便附上论文中的动态图,程序也在附件中,有具体说明,有兴趣的童鞋可以下载看看。' U) r& ?7 j- W* U
* U3 ?8 U1 A# y7 s
论文及附件:
1 n, C" [+ y1 f; ^) I5 z 论文及附件.rar (2.08 MB, 下载次数: 676) 6 W5 H5 F; U* x' y* Q# w

9 K( Q7 ~/ `! M! q, k心形桌子:0 A) n5 H! W  s; c/ _
心形桌子
: X) `2 y! \# Y1 p/ I" a; X1 A, Q$ N" |  i. L
所有桌脚均可接地的稳定版桌子:, s4 k3 l% |* A
所有桌脚均可着地的稳定型桌子   {2 c8 }, c. |1 i5 E# Z) Y2 M

作者: 心的花园    时间: 2014-9-30 21:20
我是B题江苏的国家一等推荐。刚才看了一下你的论文,基本上有几点要告诉你的:
) B1 o; U$ O' j' [8 q0 u- q1.你第一问的篇幅太大,第一题作为基础应当压缩,精简: V& o* X2 z3 @& S  Y7 E
2.第二问你的求解的依据不足,自己想想成分过多
  @1 r9 d! f0 f1 C9 @3.其次,你在用中心时,说重心越低越好?但是在重心越低时,桌腿就会越长,桌腿越长造价就越大,成本越高,所以你这样说还需要进一步限制
1 W% k1 t5 }% G- O$ O0 A4.最后一问没仔细看,不过请注意,就你的“心型”桌子来看,你桌面左右两边并不对称(以两边桌腿为左右)所以左右桌腿是否在参数对称的时候桌子最优呢,这也是否定的,需要再分开寻优$ ^' ~- f8 K4 F( Y
5.最后你整篇文章的语气不太严谨,有些说辞过于感性,不太好
作者: 心的花园    时间: 2014-9-30 21:29
我是江苏的B题推荐国一,我看了你的论文,在这里我简单说一下论文的问题:
: o% x3 ~2 v3 s/ c( {* `4 v$ T. U1.第一问篇幅过多,相同的公式反复出现,没有必要
$ `( C0 h4 C- W9 Y0 |# R2.第二问的求解在寻优限制条件上面的论述过于感性;面积比那个量也比较奇怪,现在时已经给定桌面了,所以应当就总体积来计算成本;受力分析似乎也有点问题;重心是可用,但是重心越低,桌腿越长成本也越高,需要找到新的切入点+ J5 c7 P; a0 I6 q+ ]! v1 J
3.最后一问我简单的看了看,就提一点,你的“心型”桌,就桌腿来分两边,是不左右对称的,这样真正稳定的桌子做出来,两边的桌腿参数也不会一样,需要单独搜索
4 [6 l: K3 e7 T- `4.你整篇论文用语有点随意,应该再严谨,多用一些数学符号来描述语句
作者: 强者之路    时间: 2014-10-1 00:34
楼主 以我的角度给出我的意见吧 直接一点别介意
4 g) i9 C) o# N7 i+ Y& ~你这摘要对你们组的成果也太不负责了 " t* u6 g# @: R* a
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话是空话 0 U0 G5 h& U! r+ v% X
第一段介绍是空话 但是它占了摘要全部的五分之一
: Z9 D9 `  n: H+ A0 l问题一的摘要从我的角度来说 我感觉你这里的“各个桌脚开槽的长度表达式”对题目理解有歧义 每个桌脚的开槽长度是一个定值 不能用表达式来形容吧 即使能用表达式来形容 也不应该用各个作修饰 这样会让人感觉每一根木棍的开槽都应该有表达式 其实你想表达的应该是一条表达式能代表所有的开槽吧' ?' A3 Y3 Z7 W: Q9 A! O
问题二的摘要 镂空率也不说一下是什么 我不知道是指什么东西 你后面说的关系模型 目标函数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形式你应该在摘要里面写出来 没写出来都是空话 怎么得出来的模型 怎么得出来的函数完全没交代
, j) T# ^9 S. v. z问题三的摘要也是空话 看不出任何亮点
6 l( q( `- E# G# h, z
9 u0 k0 N8 {, U0 s4 Q1 T! x* R光看摘要,我认为 你这篇文章应该被分到了有奖跟没奖的边缘线上,有的话最高是省二,没有奖也不奇怪。0 I# c; m! W6 x8 P5 }6 H: ^
正文没仔细看,不过看到这么多公式的推导可见还是有根有据的。不过第三问的8幅图就已经3个形状3页纸也太多了吧,第三问重点不是那些动态图呀,是如何设计的问题。3 C. |; x; y0 y2 j6 V
这文章你要改下摘要,省一还是可以的,我认为。% e7 m# y- v, P2 n+ I4 R* w% z
也就这样了,说得太直接请LZ别怪我。
作者: gancm    时间: 2014-10-1 08:21
哪个赛区啊,个人觉得写得不错啊,应该不止省三,会不会和评阅要点差别比较大?
作者: 和谐宁静    时间: 2014-10-1 10:12
有收获就好  自己做的成分大就好  不至于抄论文就好
作者: bruce1edward    时间: 2014-10-1 16:52
心的花园 发表于 2014-9-30 21:29
. V' N7 x0 d, y我是江苏的B题推荐国一,我看了你的论文,在这里我简单说一下论文的问题:
) m. z' O" `6 C) B& {, `1.第一问篇幅过多,相同的公式反 ...

3 i# B6 V2 Z1 b5 Z5 z' L& ^  c哥们,江苏推荐名单出了么,怎么我们要到国庆后再出
作者: 心的花园    时间: 2014-10-1 18:54
bruce1edward 发表于 2014-10-1 16:52 ' v+ D. q3 {) m8 w4 |
哥们,江苏推荐名单出了么,怎么我们要到国庆后再出

- Y1 ?2 d% n' @5 q老师通知我们的
作者: mcm-dlu-edu    时间: 2014-10-1 22:53
你的论文做偏了, 换我是评委的话, 省三都不会给你. 我是就事论事, 请不要我怪我直言.
3 w" O/ v/ O7 k4 c& j  G
& T# n, w1 H9 M$ I  F6 L3 f1.有些细节也处理的不好. 比如从你的动画里可以看出, 似乎了没有考虑板的厚度...还有图4这么离散桌面好么? 为何不使木条在x方向上的中点落在圆周上?
3 T( ~4 D0 j3 q) c. ~' s0 ~. S, D" G
2.明明很简单的问题, 你搞这么复杂. 连科氏加速度都整上去了...一个不容易让人看明白的模型一定不是个好模型.
2 Y6 K; L: S: T( z3 {( z7 {0 l
3 |8 L: X' l4 ^& @/ i$ _我虽然没参赛, 不过B题我也看了一下,也写了个程序.结果见下帖
- d# a. T3 |( g9 Mhttp://www.madio.net/thread-223846-1-1.html
6 A5 e, `6 L2 \( ?( @9 M完全没有你搞得这么复杂.你可以参考一下
# x5 Y  K( @2 X2 t5 B7 s) Q
作者: recalcitrant    时间: 2014-10-2 10:30
mcm-dlu-edu 发表于 2014-10-1 22:53
+ b5 t5 e' G* @# ?* u. \你的论文做偏了, 换我是评委的话, 省三都不会给你. 我是就事论事, 请不要我怪我直言.
, Y& t3 R+ z+ i# \8 G
/ ]  }0 i4 o/ I' ~) d1.有些细节也处理的 ...

1 h2 ?7 X0 p* c话说,平板厚度这个,这个这个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么?……TAT
作者: mcm-dlu-edu    时间: 2014-10-2 18:58
本帖最后由 mcm-dlu-edu 于 2014-10-2 19:18 编辑 - |+ y) B2 i$ p- E5 R6 W5 H) p

8 ~. {' r$ T% ]* ^$ D1.板的厚度d肯定是不能不考虑的.如下图, 对于最外侧的木条,它的转动半径并不是半个木条长度L/2, 而是r = sqrt((L/2)^2+(d/2).^2). 其它木条类似. 虽然差别不大, 但这样的误差在工程制造上是不允许的.( s. y$ R- c; c" h* l+ W8 }2 D! D
rotate.png # Q6 m% A; \1 F; n& @2 F
2. 对于半径为R的桌面的离散, 我们应该选择一种最接近半径为R的圆的离散方式, 显然你的离散方式使桌面的面积小于圆的面积,如果我们用桌面的面积S来定义离散后的桌面半径R = sqrt(S/pi),你的这种方式无行中缩小了桌面的半径. 下面为我的离散方式,这种方式离散后的桌面更接近半径为R的圆, 而且也比你的离散方式简单.$ J! M3 t; {+ ^9 _5 c
- }4 W5 c2 Y  y, k$ C
rect.jpg 4 j& s$ w+ g4 P4 }/ _) K; h% d5 ^" B- |

2 k. u. F! H, [( I3.显然我做的并不只是一个动画, 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 也无法做出这样的动画.我的思路是: 固定桌面, 对于两侧最边上的一个木条, 其转轴和转动半径长度都是固定的, 如果它转动一个角度theta, 那么钢筋的位置就定下来了, 别的木条的的转轴是固定的,即与桌子的连接点, 同时所有木条的中线都与[size=13.63636302948px]钢筋相交, 因此所有木条的位置也都定下来了, 因此桌腿的曲线也可以由参数theta表示出来(参数方程), 我以上的做法也完全没有涉及任何加速度和速度, 折桌子的快慢显然不是本问题要考虑的.# t! h) H  G4 U4 w. k$ p

( `  R9 S; r3 J0 F; Q4.说你做偏了主要指: 首先你的论文不是很饱满, 且[size=13.63636302948px]第一问占了很大篇幅, 第二问和第三问做的就略显轻浮,[size=13.63636302948px]特别是参数的优化部分, 总体给人感觉[size=13.63636302948px]主次不分.另外我觉得你们队可能连题目的意思也没理解清楚, 要不肿么会说"[size=11.8181819915771px]因为这个桌子显然就是一个不稳定的桌子...", 这种桌子上显然还必需要有别的结构(两根抗拉的钢丝)才能稳定. 具体看视频: Rising Furniture by Robert van Embricqs-HD.zip (24.8 MB, 下载次数: 50) .看完视频你会发现桌子的稳定性不只是你分析的那么简单(重点越低越好),而是一个结构的稳定性问题.- V. [6 c/ }  \
8 S. ]0 O7 L( d- F) A& m
当然我并没有参赛, 也只花了一白天的时间来做这个问题. 与你们三个人做三天相比, 可能有些方面的考虑还久妥,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仅供参考.
. K. d# c7 ]$ f+ n
作者: 847499938    时间: 2014-10-3 21:37
我的论文今年推国一了,看了卤煮的论文简单的说说想法吧:
6 F; M3 b. H3 ^6 U5 _6 B- F  j) Z1、卤煮的做法和计算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虽然我也考虑了厚度模型复杂了许多,但是不考虑问题也不大,但是木条有宽度,这一部分如何处理应该说明;
; G) r7 j/ Y, w2 z* d9 D3 H2、论文只有省三的根本原因在于论文的写作,现在的论文都是采点给分,卤煮的论文中模型没有提炼出来,具体的采分点比如(稳固性如何定义,具体分析)、摘要的表述、结论的展示等等。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模型没有提炼出来。如果单论做法,其实已经可以够到省一标准。
作者: mcm-dlu-edu    时间: 2014-10-4 01:09
recalcitrant 发表于 2014-10-2 10:30
* A. s+ @' w! u: o0 Z% [6 g话说,平板厚度这个,这个这个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么?……TAT

# t! Y) f: W5 O% Q+ x0 B见11楼
作者: 爱从零开始    时间: 2014-10-4 19:04
不要太在意成绩,努力了就好
作者: recalcitrant    时间: 2014-10-5 13:09
mcm-dlu-edu 发表于 2014-10-2 18:58 $ s; S; W7 M: S  [" Y$ \4 l  [/ P6 Z
1.板的厚度d肯定是不能不考虑的.如下图, 对于最外侧的木条,它的转动半径并不是半个木条长度L/2, 而是r = sq ...
4 ?* J# [  n% e5 Y/ Z4 X+ D
大大居然只做了一天………………抱大腿!!!!
作者: meadow123    时间: 2014-10-5 17:19
这个这个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么
作者: meadow123    时间: 2014-10-5 17:19
不要太在意成绩,努力了就好
作者: mcm-dlu-edu    时间: 2014-10-6 15:38
我的程序已共享, 你可以参考一下:http://www.madio.net/thread-223846-1-1.html
作者: 数学中国YY主管    时间: 2014-10-7 13:56
楼主你幸福了,周吕文老师为你答疑哦~好好吸取这次的不足,祝你明年有一个好成绩
作者: i_仅対厼メ偏爱    时间: 2014-10-7 14:29
算了吧,露珠你也不看看咱们这是在哪。我虽然今年不是做的B题,但是也是坑了。老师说是我们发挥出了研究生的水准,结果最后连个省奖都没。你这不是看到上面某位老师说省三不值嘛,毕竟咱们是三个人做了三天哪有人家一天来得快哦。考虑的全面结果是说走偏了
作者: 数学中国YY主管    时间: 2014-10-7 14:49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夸父&奔跑    时间: 2014-10-7 15:47
赞一个。。。。
作者: jmdx2006    时间: 2014-10-7 15:55
看了这些探讨受益良多,谢谢周老师的指导
作者: taozhanghua    时间: 2014-10-7 23:09
看你动态图很吸引人。正文一看,觉得写出的水平不怎样。没有这道题的效果。起码你的亮点显示不出来。
作者: TRAMS    时间: 2014-10-8 00:50
很希望认真请教下这些图都是怎么画出来的?用MATLAB模拟计算还是不太懂怎么回事。。
作者: 西阁玛    时间: 2014-11-2 11:09
我是今年b题国一推荐队,很多小问题就不说了,跟楼主提几点最重要的建议:
) X3 I5 \9 G: d5 J4 }+ x) S1、摘要真的是差得不行,可以说一句:你根本就不会写摘要,建议多读读优秀论文;
8 V, M) `) z- b. b) Q9 N2、不像一篇科技论文,像是随意写的东西,很不严谨;
6 V% I. u6 t5 }3 I7 S2 w1 V# O3、第一问的模型乍一看很屌的样子,但仔细一看,真的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其实第一问要给出的桌脚边缘线的数学描述,其实就是要你说它是由哪两个平面相交的,所以你没抓准问题;7 d0 u& @6 o0 G% F# V7 j
4、速度问题不是本问题真正需要考虑的东西;
% `2 I8 B* }/ W* b6 Z. j非喜勿喷。) F' d, L& m* V: O: ~+ u; I

作者: 莫思弦    时间: 2014-11-2 11:16
很好了,给个赞, n, S' i, n$ ~; x* ]

作者: sun-honour    时间: 2014-11-2 12:03
6 l! o3 R7 }0 T0 i  k6 g
3 l; F4 s1 J0 b4 u5 _3 p& H, a
# x' a# E0 E' M, X+ |
此评价仅为个人意见,仅从论文写作角度评述,如有不当请原谅则个。
0 {6 J/ V4 X1 o4 s7 b: r4 N
9 y8 I2 {6 B; e8 m" Q! R8 W

论文正文-从论文写作角度评价.pdf

1.61 MB, 下载次数: 3, 下载积分: 体力 -2 点


作者: 逍遥六指剑    时间: 2014-11-3 12:47
我是今年b题国一推荐队,很多小问题就不说了,跟楼主提几点最重要的建议:
+ B# z5 k4 B: ]1、摘要真的是差得不行,可以说一句:你根本就不会写摘要,建议多读读优秀论文;
- t* {8 }3 p3 ]  R4 H+ u: V- j2、不像一篇科技论文,像是随意写的东西,很不严谨;) }2 o' |1 K+ z6 p
3、第一问的模型乍一看很屌的样子,但仔细一看,真的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其实第一问要给出的桌脚边缘线的数学描述,其实就是要你说它是由哪两个平面相交的,所以你没抓准问题;7 ^7 O# Q" N+ Q9 e
4、速度问题不是本问题真正需要考虑的东西;
. f' m& n$ L. E6 I0 u非喜勿喷。0 U% |! y7 }& Y6 v" K( K) m# v

作者: 逍遥六指剑    时间: 2014-11-3 12:59
( U& N0 e& [; n; J
我是今年b题国一推荐队,很多小问题就不说了,跟楼主提几点最重要的建议:7 D# `$ F/ D0 o+ Z! a9 Y
1、摘要真的是差得不行,可以说一句:你根本就不会写摘要,建议多读读优秀论文;. A3 d+ {( e) q) N  U7 I6 w
" f) i1 a* W2 X. C: J2、不像一篇科技论文,像是随意写的东西,很不严谨;7 y5 N0 m) ~+ m0 X
9 N4 _  b! z. _  `+ A2 Z3、第一问的模型乍一看很屌的样子,但仔细一看,真的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其实第一问要给出的桌脚边缘线的数学描述,其实就是要你说它是由哪两个平面相交的,所以你没抓准问题;1 A; y! j' G) K% ^% b# I$ ~9 G
5 |1 t4 L" Y' x4、速度问题不是本问题真正需要考虑的东西;3 a4 Y+ I& a% n5 t' b1 W
非喜勿喷。
2 `' b: @: f0 ]6 R, ?
作者: 草偶    时间: 2014-11-5 00:07
我用中学知识就能解决了
' b$ `& S! H# v
作者: madio    时间: 2014-11-5 07:51
说一下我个人大看法,大家可以讨论,这道题我觉得是一个优化设计问题,你应该建立一个优化模型,除了第一问是可以用初等几何知识来解决以外,后面两问没有这么简单,一个单纯的几何设计是没有办法实用的,我们做的数学建模最重要的就是实用,没有看到优化模型,很难判断你给出的设计是好还是不好,甚至我觉得对于设计的优化标准都不太明确,找不到一个有效的设计思路。" ~. H3 I# U' b! k5 p  f2 e, i3 r

作者: 胡孔涛1994    时间: 2014-11-8 22:04
那个动态图用什么软件实现的?还是编程实现的?# r; J5 Z9 _% ~, D, u; \2 [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