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备战MCM/ICM之美赛组队及分工 [打印本页]
作者: Summer苏苏 时间: 2015-11-11 14:37
标题: 备战MCM/ICM之美赛组队及分工
美赛组队和分工
三个人的分工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
数学员:学习过很多数模相关的方法、知识,无论是对实际问题还是数学理论都有着比较敏感的思维能力,知道一个问题该怎样一步步经过化简而变为数学问题,而在数学上又有哪些相关的方法能够求解,他可以不能熟练地编程,但是要精通算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程序员想算法,总之,数学员要做到的是能够把一个问题清晰地用数学关系定义,然后给出求解的方向;
程序员:负责实现数学员的想法,因为作为数学员,要完成大部分的模型建立工作,因此调试程序这类工作就必须交给程序员来分担了,一些程序细节程序员必须非常明白,需要出图,出数据的地方必须能够非常迅速地给出;ACM的参赛选手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的程序调试能力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在有限时间内工作的工作效率;
写手:在全文的写作中,数学员负责搭建模型的框架结构,程序员负责计算结果并与数学员讨论,进而形成模型部分的全部内容,而写手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将所有的图表,文字以一定的结构形式予以表达,注意写手时刻要从评委,也就是论文阅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全文中形成一个完整地逻辑框架。同时要做好排版的工作,最终能够把数学员建立的模型和程序员算出的结果以最清晰的方式体现在论文中。一个好的写手能够清晰地分辨出模型中重要和次要的部分,这样对成文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因为论文是评委能够唯一看到的成果,所以写手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获奖的高低,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了。
三个人至少都能够擅长一方面的工作,同时相互之间也有交叉,这样,不至于在任何一个环节卡壳而没有人能够解决。因为每一项工作的工作量都比较庞大,因此,在准备的过程中就应该按照这个分工去准备而不要想着通吃。这样才真正达到了团队协作的效果。
比赛流程:对于比赛流程,在三天的国赛里,我们应该用这样一种安排方式:第一天:定题+资料查找;第二天:模型框架+部分求解(数学员为主);第三天:全面求解+论文初稿(程序员+写手);第四天:摘要+反复修改全文(一起讨论);当然,很少有队伍能如此顺利地完成这些工作,所以一旦出现工作的落后或超前,都不要惊慌或者沾沾自喜,往往是经历了绝处逢生,才能迸发出积极的思想,最终完成一篇青春无悔的论文!
作者: 森之张卫东 时间: 2015-11-11 22:39
好资料,多谢分享!!!
作者: yszyszysz 时间: 2015-11-12 07:54
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Alexisthere 时间: 2016-12-30 16:27
厉害噢!努力做到这样吧!
作者: zicai 时间: 2018-2-5 15:45
666666666666666666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