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B题的经济模型 [打印本页]

作者: 思海泛舟    时间: 2009-5-4 16:17
标题: B题的经济模型
请问大家谁有中国家庭收入分布的数据?最好是分布图,从中能看出个收入阶层的比例
作者: j67986897    时间: 2009-5-4 20:18
克现象虽然在中国不明显,但毕竟是会影响中国人口长期发展的,我觉得这题就是要我们制定中国人口政策问题。
作者: 本物思考    时间: 2009-5-24 00:09
hehehhehhheheh
作者: 本物思考    时间: 2009-5-24 08:21
heheheheheheheh
作者: wjcc668    时间: 2009-6-5 21:14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作者: monkeypig9980    时间: 2009-6-6 10:43
啦啦啦啦啦啦
作者: ch71444    时间: 2009-6-29 19:51
生育成本或孩子成本是西方家庭经济学的生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父母生育、抚养和培训孩子的成本,既包括新生婴儿的分娩费用以及日后的衣食住行的费用,孩子受教育的费用、医疗费用和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还包括因生育、抚养、培养一个新增孩子,父母失去的自身受教育和工作的时间以及获得收入的机会等间接费用。那么生育、抚养、培训一个孩子到底需要多少费用呢?《孩子需求论》作者公布了一个很有趣的研究数字,一个中国孩子从出生直到成人(16岁)需要花掉父母多少钱呢?出生前费用(母亲妊娠期及生产期的费用):2771.44元;出生后费用(0-16岁,不包括高中和大学的)经济费用):119829.30元。实际上作者的这个数字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在沪京穗等大城市这个数字要翻一番;如果将孩子上高中、读大学、结婚的费用包括在内的话,父母将孩子送上社会所需的费用底线可能在30万元左右。可以这样说,按照中国广大老百姓低工资、低收入的经济状况,抚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需要承受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心理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压力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不少人深感孩子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教不起。现在的独生子女犹如小皇帝、小公主,操不完的心,出不完的力。于是,一些家庭由于收入低,经济条件不好,没有能力负担孩子而选择了不育。在他们看来,如果生孩子,就要让孩子过最好的生活,受最好的教育,不然就不生,否则的话就是让孩子受罪。
( f- ]9 l/ ^) P. ^6 E5 N" I  O3 _/ ]2 `2 q+ s
无性婚姻网是全国最早、会员数最多的无性婚姻专业网站,为您提供最便捷的无性婚姻交友服务,衷心祝愿您找到人生幸福。
& u+ y- e$ v+ S4 W( u1 t
8 z" w$ t, e3 `9 T0 f* \- R- ^; L! b* n$ y) i2 v8 G  z* O- g* [
1.工作上的压力
# ~1 v0 i/ I1 V9 y$ ?
9 I4 U- b7 d- T" n% N据统计,到上世纪末,中国的“丁克”家庭总数已达60万,城市女性中有四成以上不愿生育小孩。为什么“丁克”家庭都出现在城市,而且较多地出现在京沪穗等大城市中?我认为,工作上的压力是“丁克”们选择不育的最主要原因。相对于内陆城市和广大农村,沿海等大城市的生活节奏更快,职位竞争更激烈,工作上的紧张感更强,要想谋得一份称心如意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更不容易,特别是对年轻女性更甚。为什么很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老板在招聘职位时都不愿要女性,除了女性自身在生理上、体力上的弱势外,女性成家以后结婚生子会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就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人承担的社会压力正逐渐地增大,人们在个人发展和养育后代之间无法做到很好的平衡。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人期望从哺育后代的重压中解脱出来。于是,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计划不生育”,不愿意为生儿育女拖累他们的事业,夫妇双方潜心于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让自己的才华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得到最大、最有效的发挥。! u# [& I% v5 I9 h4 Z( L6 _

- P: s3 \( {, z% B" r
1 x3 n  L7 ~8 x2.经济上的拮据
! R: C) o3 N4 g; P. i$ b! k+ `# h6 T) F. M
生育成本或孩子成本是西方家庭经济学的生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父母生育、抚养和培训孩子的成本,既包括新生婴儿的分娩费用以及日后的衣食住行的费用,孩子受教育的费用、医疗费用和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还包括因生育、抚养、培养一个新增孩子,父母失去的自身受教育和工作的时间以及获得收入的机会等间接费用。那么生育、抚养、培训一个孩子到底需要多少费用呢?《孩子需求论》作者公布了一个很有趣的研究数字,一个中国孩子从出生直到成人(16岁)需要花掉父母多少钱呢?出生前费用(母亲妊娠期及生产期的费用):2771.44元;出生后费用(0-16岁,不包括高中和大学的)经济费用):119829.30元。实际上作者的这个数字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在沪京穗等大城市这个数字要翻一番;如果将孩子上高中、读大学、结婚的费用包括在内的话,父母将孩子送上社会所需的费用底线可能在30万元左右。可以这样说,按照中国广大老百姓低工资、低收入的经济状况,抚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需要承受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心理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压力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不少人深感孩子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教不起。现在的独生子女犹如小皇帝、小公主,操不完的心,出不完的力。于是,一些家庭由于收入低,经济条件不好,没有能力负担孩子而选择了不育。在他们看来,如果生孩子,就要让孩子过最好的生活,受最好的教育,不然就不生,否则的话就是让孩子受罪。
- l( Z, N' C9 u0 S# g$ b3 O4 M- y, W' B; [
3.生活上的自在( d! i  l& ^, K4 E" y0 E& b
8 @7 V1 V# F9 Y* J5 i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把人从过去的超经济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把个体从以往等级的社会身份中分离出来,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利益、独立价值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彰显出以物质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同时,市场经济社会给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以广阔的舞台、自由宽松的环境和多种途径的选择。而在传统社会里,家庭对于国家的意义大于对于家庭成员的意义,进而家庭对于家庭中老人和小孩的意义大于对于壮年劳力的意义。“我”这个单元是社会上最不重要的单元,“我”是为父母而活的,为生育子女而活的,为家庭的人丁兴旺而活的,为国家而活的。“我”的生命和“我”的生活不是首先对自己有意义,而是首先必须对家庭、家族、社会、国家有意义。在现代社会,“我”为家庭而活着,为子女而活着,为社会而活着,这依然是重要的。但与此同时,一部分人开始主动思考“我”对于“我”的意义。因而现代社会在“我”成为有限的奉献体的同时,也强调“我”对自己的幸福负责的意义。特别是一些知识层次相对高一些的人群,他们强烈地希望摆脱各种外在的束缚,以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不育是对这种要求的反映,他们不希望第三者孩子来拖累自己的自我发展、追求自在的高质量生活。在他们看来,没有孩子可以处处有主动性和自在。' ?  L5 t% ~8 }7 u% K$ O
) {; q5 u& O2 v
4.情感上的需求
7 C: F$ K7 K$ \2 a/ B' Y5 q) m" P/ ^, t# E% z6 ?: C7 C
根据社会学家的基本观点,情感和义务是家庭中的基本二元,婚姻和家庭围绕着这二元展开,其评判标准也离不开他们。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社会里婚姻向来是把生活的享受除外,把感情的满足撇开,夫妻双方结合到一起只为履行家庭义务,含辛茹苦也毫无怨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类的自然本性。而“丁克”家庭以重视夫妻间感情交流与生活享受及欲望满足为主要旨意。它的出现本身就体现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前人们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还在柴米油盐中周旋,为一日三餐而忙碌,根本谈不上情感的满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人们自然有了情感方面的追求,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丁克”家庭正是适应了这一情感需要,具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很好地解决了感情与义务这一矛盾,把夫妻关系放在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位置上。在“丁克”们看来,有了孩子,两人都得围绕孩子团团转,一切浪漫、一切幻想都归于实际,别说有时间花前月下地享受生活,就连睡个安稳觉,抽空看个电视都成问题。没有孩子,夫妻双方过二人世界,就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g. v5 A5 _1 }& Q! S

& f; q5 y, I1 W* G
9 }6 A% F) }* ?/ O3 C' j  q
  P  u9 j& F, P8 j# b0 \4 w生育成本或孩子成本是西方家庭经济学的生育理论的基本概念之一。父母生育、抚养和培训孩子的成本,既包括新生婴儿的分娩费用以及日后的衣食住行的费用,孩子受教育的费用、医疗费用和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还包括因生育、抚养、培养一个新增孩子,父母失去的自身受教育和工作的时间以及获得收入的机会等间接费用。那么生育、抚养、培训一个孩子到底需要多少费用呢?《孩子需求论》作者公布了一个很有趣的研究数字,一个中国孩子从出生直到成人(16岁)需要花掉父母多少钱呢?出生前费用(母亲妊娠期及生产期的费用):2771.44元;出生后费用(0-16岁,不包括高中和大学的)经济费用):119829.30元。实际上作者的这个数字是非常保守的,估计在沪京穗等大城市这个数字要翻一番;如果将孩子上高中、读大学、结婚的费用包括在内的话,父母将孩子送上社会所需的费用底线可能在30万元左右。可以这样说,按照中国广大老百姓低工资、低收入的经济状况,抚养一个孩子长大成人,需要承受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心理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压力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不少人深感孩子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教不起。现在的独生子女犹如小皇帝、小公主,操不完的心,出不完的力。于是,一些家庭由于收入低,经济条件不好,没有能力负担孩子而选择了不育。在他们看来,如果生孩子,就要让孩子过最好的生活,受最好的教育,不然就不生,否则的话就是让孩子受罪。
作者: hbhgjiangkun    时间: 2009-7-4 01:26
这些数据我觉得还是蛮难找的
作者: ly0456    时间: 2009-7-5 10:02
这题分明没有数据嘛,怎么做~瞎建模?
作者: chensaiqing    时间: 2009-9-3 17:06
谢谢分享啊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