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选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我要吃章鱼丸子    时间: 2016-4-1 15:37
标题: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选题
数学建模个人经验谈——选题
' S7 }. h! V  y1 f
9 z& z1 h! ?$ ]7 W3 v' p, K* H
  来源:网络转载
1 F( ?: S' \* O, M7 p

3 J$ @+ y1 `7 i& m  X- O! v; a5 x! r, _' \; N

! \7 o9 b4 {% ]
0 n& o3 J; T5 @. S7 ?# s" m8 Z# C
/ g$ h; \6 W4 y6 s
$ ]8 _6 t; b% h0 w4 _

' d! |2 x) u7 s7 R9 ^5 O
在序中提到过如何选题,现在就具体展开讲讲。 
全国赛分为本科组和大专组,每组A,B两题,A为连续的,B为离散的。就我来讲只有运筹优化和非运筹优化两类,运筹优化的题目只要题意理解正确,模型正确,能正常求解,有参考答案,只要解在参考答案附近那基本就能得奖了。而对于非运筹优化类则要麻烦的多了,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有,并且好些非常不好入手,并且一般来讲没有参考答案,只要有思想有方法就会得到好的结果。 
所以一般来讲做优化问题简单的时候,做优化的比做非优化的人数要多。但是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时候那就要颠倒下了。就得奖人数来说A,B两题的各级得奖人数是相仿的,这时如果做A的人数少则得奖率就高了多了,所以在选题人数比较悬殊的时候则要选选做的人数相对少的那个题做,而当选题人数比较平均的时候,就选自己拿手的做了。当然要知道这个选题比例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实现小范围的互动了,由于一开始是赛区内评价所以在小范围内互动是有必要的,在自己的学校内尽量做到平均,不然就是自相惨杀了^_^。 
美国赛则为MCM和ICM两种,MCM为A,B两题,ICM为C题。每年参加美赛的对数都在逐步增长,增长的速度还相当的快。获奖比率却年年在变化,但是从总体上看ICM的获奖率则比MCM要高出不少,所以一般来讲,选C题获奖几率则比A,B两题要高出50%了。 
这样讲功利了,不过既然是去参加比赛,则就是要去拿奖了,不是讲风格讲什么的时候了。刺到见红,见真章的时候了。并且这样也是符合优化原理的,成功率最优化嘛,呵呵。 但要注意的是所选的题一定要能保证做的出来,不然连个成功参赛奖都很难保证。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看起来入手容易的不一定好做,一般到一定地方后很难深入,运筹优化的很大一部分属于这类。而看起来无从下手的题目一旦找到突破口后那就是世外桃源了,就有很多东西可做。 所以选题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先把题目的意思搞懂搞透,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在互动的情况下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自己得奖的题做。
1 Z/ P! Q$ Z. l  e% K% r2 ^5 A
5 E# F  F) c. Q: {0 l

5 v- k+ I& v( {3 x  V2 S# O* E! F3 k3 W' k- j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