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1041队 C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挑战赛组委会    时间: 2009-6-14 08:37
标题: 1041队 C题
[attach]37222[/attach]
作者: FOREVERmino    时间: 2009-6-14 13:22
数学建模交流& y1 @& N( c6 l8 v
备战2009年“高教社”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  T% Y- r. ~) F9 Q" C
有意者加QQ:183576361
作者: L13    时间: 2009-6-14 17:18
欢迎大家来这里交流,多提意见~第二阶段我们队新加了好多理论,全面的论证了问题,共计72页,花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和体能!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模型,一起切磋!
作者: fisher-happy    时间: 2009-6-15 12:07
请问这里使用ANN算法的优势是什么呢?
作者: L13    时间: 2009-6-15 16:10
您好,这里采用的ANN双重选路算法处理最优化问题的高效处理方法,该方法是先进可严重的常用方法,具有稳定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鉴于模型中控制变量较多的特点,我们以ATM网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优化算法!通过ATM网络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动态模拟,得出多国协作应对完美风暴危机可起到非常可观的效果。
作者: dean0514    时间: 2009-6-15 22:16
看了一下,内容的确很丰富,文章的结果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越多国家的共同协作将越有利于抑制完美风暴的爆发或有效的降低其爆发的可能性?3 i2 u3 v1 G. }3 B# m1 n+ q3 V
但是,就实际的情形看,增加的国家在抑制完美风暴的过程中其作用应该是边际递减的,而需要的成本则是呈一定比例增加的,那么,是不是会存在只有一定数目和一定影响作用的国家协同合作效益最大的可能而再增加则效用递减呢?(全球合作尽管理想但不是很实际,成本太大!个人意见,希望一起看看再讨论讨论)
作者: L13    时间: 2009-6-16 11:31
恩,多国合作的成本的确是影响最终完美风暴抑制程度的重要指标,感觉这里也可通过主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经济效益是很宽泛的概念。这里为了突出人口,环境,气候的因素,可将经济问题作为其中一个约束条件,纳入动态规划模型中,一般来说我们所选国家是否具有区域经济的代表性就尤为重要了~
作者: fisher-happy    时间: 2009-6-18 08:38
哦,谢谢!个人认为ANN,与Agent模型并架在一起论证会更好~
作者: L13    时间: 2009-6-19 21:21
其实二者并不互相独立,由动态规划,蒙特卡罗和Agent模型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为ANN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作者: banmawangzi    时间: 2009-6-20 08:09
这篇文章貌似比第一篇文章更充实严谨了~论证挺细致,最前面的灰色模拟预测和后面的Hopfield网络是怎么联系的?
作者: 504594852    时间: 2009-6-20 08:15
好文章,顶一下~想问问遗传算法在这里的用途?有谁还用过遗传算法在数模中吗?
作者: banmawangzi    时间: 2009-6-20 13:55
太无敌了,72页,简直是在做毕业设计~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0 20:59
灰色预测是为了得到人口,气候,环境等因素未来的发展情况,是为动态规划,Agent模型做铺垫的,而Hopfield网络中所做的预测是基于ANN模型的求解!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0 21:04
呵呵,遗传算法是为了横向比较验证动态规划,Agent仿真,蒙特卡罗,灰色模拟所建立的危及预测模型的正确性,遗传算法的稳定相和操作性均很强,编程的难度也不是很大
作者: 504594852    时间: 2009-6-21 07:45
嗯,遗传算法的确很适合这道题!
作者: haishangfeiyu    时间: 2009-6-21 16:36
欢迎大家来此参观学习!我希望大家的建议和意见!谢谢!
作者: shily    时间: 2009-6-21 16:41
您好,请问你这模型中的DEA模型具体怎么使用?谢谢!
作者: haishangfeiyu    时间: 2009-6-21 16:49
shily同学,你好,要很好的运用EDA模型,首先要明确问题,然后建模计算,具体的步骤如下:
9 B) e0 w# K% n: Y明确问题阶段:(1)明确评价的目标;(2)确定各种因素的性质;(3)考虑因素间可能的定性与定量关系;3 Z$ Z0 U, v* [6 c
(4)辨明决策单元的边界;(5)应对结果进行定性的分析和预测;
% j! K1 M- _. C! {6 s- h! U建模计算阶段:(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2) 选择 DMU;(3)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具有广泛性;(4)0 e) U+ L  q" t$ P! F
根据有效性分析的目的和实际问题的背景选择适当的 DEA 模型进行计算。
7 [" `9 c0 D6 ^3 l" U希望该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作者: leonardo-l    时间: 2009-6-21 18:08
全球的环境气候的条件怎么求啊~感觉这个题目太宽泛了~
作者: leonardo-l    时间: 2009-6-21 18:10
果然是好文章,恭喜你们了,文章借鉴一下,谢谢!!
作者: 504594852    时间: 2009-6-21 18:17
谢谢了~其实我们队到也用了动态规划和蒙特卡洛模拟,只是条件挖掘的不够理想,有机会多交流
作者: shenzhidaohua    时间: 2009-6-22 11:32
我是新手,看了你们的文章大开眼界,我们学校上数模课时老师也讲过遗传算法,但没太听懂,看你们的文章也用了遗传算法,能请教下遗传算法大概是什么原理吗?
作者: kira1122    时间: 2009-6-22 12:30
遗传算法先给出一些待选择的染色体,再进行选择、遗传、交叉、突变,并通过获得基因的个体的生存情况对基因进行筛选,最终生存下来的个体的基因就是最优解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2 12:35
嗯,这种题型是很宽泛,我们队从题目中的因变量入手,考虑到人口,气候,环境,能源,经济均是影响“完美风暴”的重要指标,因此提出通过动态模拟,动态规划以及仿真模块相结合的危机预测模型并意识到,结合各因变量的预测方法将是解决问题的瓶颈!呵呵,着实花了好一番功夫
作者: haoyue1999    时间: 2009-6-22 12:49
很多很强大!
作者: leonardo-l    时间: 2009-6-22 16:30
DEA数据包络线好像是无线数据传感器课程里的,我们下学期要学的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2 16:36
这个不太确定,我们没开那门课,不过DEA数据包络线在运筹学上机题中常被运用,常与优化问题结合使用
作者: leonardo-l    时间: 2009-6-22 16:55
好像多数人都采用神经网络来求解。。。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2 16:58
呵呵,这个因人而异,神经网络的确很好用,当然其他的方法均可,只要模型合理正确,看过第一阶段其他队的文章,确实很多人用神经网络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2 16:59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大家讨论我的收获也很多!!
作者: haoyue1999    时间: 2009-6-22 17:02
我觉得08年全国赛教育经费的问题与这道题虽然内容不一致,但分析思路可以互相借鉴
作者: kira1122    时间: 2009-6-22 17:42
呵呵,我们队也参加了去年的全国赛,确实有思想上互相借鉴之处,都是通过已知条件的相互约束与客观环境的相互影响并最终通过计算机模拟来解决,但是经济并不等同于'完美风暴'。这道题显然要复杂得多!
作者: kira1122    时间: 2009-6-22 17:44
我们做论文时,感觉用matlab中的元胞组似乎更简单些~
作者: 海上飞    时间: 2009-6-22 20:23
请问一下,在数模中回归模型用处大吗?我是刚接触这些,想多了解一点!
作者: sunlover    时间: 2009-6-22 20:30
问一下这篇论文如果不用灰色模拟而直接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是否也能算出结果?两种模拟预测原理有分别吗?
作者: haoyue1999    时间: 2009-6-22 20:49
32# kira1122 , s+ R+ T, ~- G0 S4 B) P
呵呵,谢谢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2 22:40
二者的应用领域以及基本原理均不相同,但有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蒙特卡洛适用于生物模型,灰色模拟使用面更广泛,多数应用于社会类模型,个人认为我的这篇论文中用蒙特卡洛处理气候环境不如灰色模拟的效率高~
作者: haishangfeiyu    时间: 2009-6-23 00:10
海上飞同学,你好,回归分析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还是很广的,其实回归分析和数据拟合比较相似,都是基于最小二乘法,所以在数学建模学习过程中对最小二乘法的理解透彻性我想是挺重要的,呵呵,谢谢,欢迎再次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作者: sunlover    时间: 2009-6-23 06:13
呵呵,谢谢,我还得再想想~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3 08:22
呵呵,你们的论文我们也看过,你们第一阶段是二等奖吧~写的也很棒,神经网络很出彩呀哈!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3 08:24
hehe.我补充一点:在多元线性回归中,例如去年全国赛A题更为实用~
作者: sunlover    时间: 2009-6-23 13:33
40# L13 + Q+ `3 n, A6 l
呵呵,谢谢啦!多多指教啦,你们的论文确实很精彩!
作者: haishangfeiyu    时间: 2009-6-23 16:58
谢谢大家对本文的点评与关注,感觉收获真的不少,哈!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作者: shumer    时间: 2009-6-24 06:49
这里好热闹呀!我想问问双重选录算法为什么要和ATM路由选择结合,可否用正常的迪杰斯卡尔算法代替??
作者: sunlover    时间: 2009-6-24 09:32
44# shumer
& ]* p; h: C' M7 E是呀,我也想问问这个问题~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4 16:00
ATM网络的构建的目的是为了将多种约束条件与“完美风暴发生率”相结合,主要是想以网络的方式为载体从而能真正实现路径的选择以期得到最优化结果!
作者: shumer    时间: 2009-6-25 09:26
46# L13
( j1 m% J* k9 h7 ]9 t0 C谢谢!ATM在经济学中能用吗?
作者: kira1122    时间: 2009-6-25 16:20
47# shumer 0 o" W( h- V0 e- w" s
以前我们也没在经济学中用过这个理论,不过既然ATM是以实现双重选录算法的载体,只要将所需的目标机约束条件纳入网络中,就应该可以实现,有兴趣咱们可以亲自做一个题目试一试!
作者: shumer    时间: 2009-6-25 21:42
我感觉这个题目其实也应该将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考虑进去,经济影响非常重要!
作者: kira1122    时间: 2009-6-26 11:36
49# shumer " d9 f  t/ O4 \. R% @
是的,经济问题确实很关键,况且当前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于‘完美风暴’已有难以估料的作用,但经济问题过于宽泛,且题目中并没有涉及到复杂的经济问题,因此在论文中层次分析法和动态规划中只是作为一个次要方面来谈,其实经济问题可以完全在环境,人口,国家政策当中得以体现,因此在问题的求解中实际上已隐含了经济问题
作者: kira1122    时间: 2009-6-26 11:37
45# sunlover
7 D1 S1 a1 y1 \" l2 }+ g你们的论文用到迪杰斯卡尔算法了吗?
作者: sunlover    时间: 2009-6-26 16:49
51# kira1122
, g; h' M# u+ k& O8 N没有,我们不是基于链式分析的~
作者: shumer    时间: 2009-6-26 20:30
50# kira1122
! \+ G  o; m$ e# G, Z  B7 Y4 y1 t呵呵,谢谢了,这么分析确实挺有意思
作者: shumer    时间: 2009-6-26 22:40
你们的英文摘要还用上长难句了,呵呵,继续加油吧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7 14:39
54# shumer 0 E8 M3 M: s* i  s$ \2 N
谢谢,英文的翻译的确是门学问,尤其是翻译成地道的英语
作者: 晴云飞    时间: 2009-6-27 22:20
你们的论文我一晚上都没看完,太长了,不过脉络还算清晰,你们最后的模型中纳入了几个国家的协作?前面倒是列了20个国家的预测数据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8 07:38
56# 晴云飞 : O) n! H% w/ X/ t
嗯,我们考虑了多国的写作,列出了二十个国家的完美风暴发生率等条件,在ATM双重算法中,预测了多国协作的影响结果,通过递增国家数量的方式,得到协作国家越多,越有利于降低“完美风暴”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 晴云飞    时间: 2009-6-28 09:33
57# L13
/ K3 A& R6 r; S3 x: V/ S! j8 x) y0 N噢,那你们各国的权值是怎么设定的?
作者: kira1122    时间: 2009-6-28 09:40
58# 晴云飞 2 I& a/ f. h! @
晴同学您好,这里的权值是我们引入的新概念“完美风暴”发生率,是通过Agent模型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求得的,并将结果纳入ATM最优选路中,从而量化得到优化后的“完美风暴”发生率!
作者: 东方明珠-WDZYQ    时间: 2009-6-28 11:04
写的很好啊!算法也有意思* k* k/ R& W$ u1 h; A
值得参考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8 11:21
60# 东方明珠-WDZYQ
7 v5 M7 Y1 ~  N3 x/ D' J呵呵,谢谢!有机会多交流
作者: 晴云飞    时间: 2009-6-28 15:22
哦,谢谢你们了,祝你们成功!哈
作者: L13    时间: 2009-6-28 19:21
62# 晴云飞 - e4 _3 ]' [1 {( w+ Y9 j
客气了~一起切磋,积累经验是做数模的关键呀!
作者: fisher-happy    时间: 2009-6-30 07:51
what is the Agent, and its virtue?
作者: L13    时间: 2009-6-30 08:14
64# fisher-happy 4 z8 ^% t, s! Z$ G' m# u$ j- t
呵呵,Agent通常是基于工程创建中提高程序运行效率,优化控制变量的一种有效途径,一般来说也可用通过C++ builder来创建,其高效性是处理模拟问题中的最有力的武器,有兴趣你也可以学一下~
作者: L13    时间: 2009-6-30 08:16
64# fisher-happy 6 S  o3 d7 l# L' \
你也可先用Virtual C++先试一下,在灵敏度分析一下,其稳定性当下立判
作者: fisher-happy    时间: 2009-6-30 08:21
66# L13
9 f8 B9 |8 `5 ~恩,Thank you 我先下了几篇文章在专研一下
作者: 晴云飞    时间: 2009-6-30 08:24
Agent确实不错,做起来有困难,还是用通常的模拟来做能省事些,不过,能将蒙特卡罗纳入系统确实很有吸引力!
作者: L13    时间: 2009-6-30 08:27
68# 晴云飞
: T8 n' b  @$ t0 i& i* E9 y呵呵,其实并不复杂,关键是设立你的算法流程
作者: L13    时间: 2009-6-30 08:28
68# 晴云飞
8 C: H6 j5 G7 l, n& ]( h把你的邮箱号告诉我,我这有几篇文章关于它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者: kira1122    时间: 2009-6-30 08:31
没想到关心我们Agent模型的人这么多!
作者: 晴云飞    时间: 2009-7-1 09:14
谢谢,你们的论文我收到了
作者: L13    时间: 2009-7-3 23:14
成绩快出了吧
作者: L13    时间: 2009-7-5 12:14
祝大家好运!
作者: L13    时间: 2009-7-6 20:42
期待新的征程!
作者: tianyione    时间: 2009-7-7 18:28
谢谢哦,学习下
作者: tianyione    时间: 2009-7-7 18:28
谢谢,
作者: L13    时间: 2009-7-11 13:54
呵呵,不客气!
作者: surlogics    时间: 2009-7-18 16:31
afwefweakfwea;fawwef;wefaawfe
作者: surlogics    时间: 2009-7-18 16:31
faewafefeawfaewawef
作者: surlogics    时间: 2009-7-18 16:31
vzsdvzsdvsdzvsdzsvdzsvd
作者: houzi5460    时间: 2009-7-28 19:51
看看!!!
作者: wangyilong    时间: 2009-7-31 21:52
值得参考一下~~~
作者: anzhiyu    时间: 2009-8-1 17:50
看看先,谢谢了!
作者: chtwaiting    时间: 2009-8-5 09:52
论文不错,嘻嘻,谢谢
作者: 凹工口    时间: 2009-8-13 10:03
hao文章好!!!!学习
作者: jingj    时间: 2009-8-15 16:44
看了 上面多位的 评论 很期待 下了o(∩_∩)o...
作者: jingj    时间: 2009-8-15 16:53
刚看完你们的目录 我很激动 因为你们跟我刚拿到题之后想得很相像, 很激动。。。
作者: jingj    时间: 2009-8-15 17:10
大概略看了一下 我所想到的是 一个团队三个人 应怎样的分工合作  能使每个人的能力充分的发挥?(三个人中没有特别对编程或建模很专业的人)
作者: baofuguang    时间: 2009-8-17 19:34
谢谢#########
作者: jingj    时间: 2009-8-17 20:32
下了一次 看了 感觉 很全面啊
作者: jingj    时间: 2009-8-17 20:32
很多思路你们的初衷是杂想到了的??
作者: 随绪远行    时间: 2009-8-20 16:09
不错~~~支持~~~~~
作者: audihyz    时间: 2009-8-24 15:38
数学建模交流
5 _8 s" M4 U6 |2 f( x$ i备战2009年“高教社”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 |" N7 }5 Z( w! f6 J4 H9 I* O* V: {
有意者加QQ:183576361
作者: audihyz    时间: 2009-8-24 15:39
这篇文章貌似比第一篇文章更充实严谨了~论证挺细致,最前面的灰色模拟预测和后面的Hopfield网络是怎么联系的
作者: audihyz    时间: 2009-8-24 15:40
了一下,内容的确很丰富,文章的结果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越多国家的共同协作将越有利于抑制完美风暴的爆发或有效的降低其爆发的可能性?, ?$ A* f% ^" F& l2 J% C
但是,就实际的情形看,增加的国家在抑制完美风暴的过程中其作用应该是边际递减的,而需要的成本则是呈一定比例增加的,那么,是不是会存在只有一定数目和一定影响作用的国家协同合作效益最大的可能而再增加则效用递减呢?(全球合作尽管理想但不是很实际,成本太大!个人意见,希望一起看看再讨论讨论)
作者: look    时间: 2009-8-25 08:50
好好看看,自己自己总结
作者: sunweisdut    时间: 2009-8-25 16:27
做的太好了。
作者: sunweisdut    时间: 2009-8-25 16:27
向你学习;;;;;;;;;;;;;
作者: mario1233    时间: 2009-8-26 16:19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