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F, z4 X! V' Y; P二、数模论文的基本内容 6 I" ]) j+ ^& m/ x9 D8 s, s2 | f& T4 Z m% t6 `
1,评阅原则: 5 m( n9 |% Z/ `$ o ( z1 l5 s P* |- o' L: r 假设的合理性;9 H6 _& s, d+ ?
( a2 Y) e. M- M8 S
建模的创造性; + W4 H6 A; N8 y+ l- M6 q8 q R C
结果的合理性; G$ @. f7 N3 j7 ]7 y$ u! y
( v. U. B0 r5 w 表述的清晰程度 ! P2 G7 Q4 M$ W9 b) H4 \! W& Y % P4 V( s# s! f6 K2 s& A/ m4 I2,数模论文的结构 + c& X: |- x4 t( ^, b+ e" A' d, M, o% T9 d) l
0、摘要 * S% U% I; q' F1 z( ?! \5 {) Q2 {& c$ N- k5 h: L- ^. j
1、问题的提出:综述问题的内容及意义 ( Y/ Z- O: ^1 T6 r% Y$ ?* v! u . z' L7 \; t" Q/ G# i) @2、模型的假设:写出问题的合理假设,符号的说明 3 t' [, s* c! o; K7 q
. b0 R8 i- D" `+ U( G
3、模型的建立:详细叙述模型、变量、参数代表的意义和满足的条件,进行问题分析,公式推导,建立基本模型,深化模型,最终或简化模型等- v8 B3 G* t0 `5 R
7 x6 _0 y" E. Y$ R2 K
4、模型的求解:求解及算法的主要步骤,使用的数学软件等 ( g! F8 A* b" P: [% [0 x! z d/ R$ L
5、模型检验:结果表示、分析与检验,误差分析等 + j& x, W, V* g . r8 |7 i& e" }7 ~- ~) X6、模型评价:本模型的特点,优缺点,改进方法 ! q* V9 K: ^ [0 Y- j7 } * E- H4 g' K0 @4 ]! ^) u1 b7、参考文献:限公开发表文献,指明出处 # q! z( o$ _: w: B9 s+ `. g* O( C+ Q8 h2 I% T/ [0 i( r1 h8 a7 L
8、 附录:计算框图、计算程序,详细图表 : }8 p! k: j" B
3 _0 A& G, ]& d* l8 f) s
三、需要重视的问题 2 p7 ?% E2 _" n! Z! u1 `) N! d; @3 j# S
0.摘要 0 D/ ^& j N; b p$ w; e i 9 @3 Z5 m' b, A7 I表述: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合乎语法。 1 b& V# z* r2 O. e% o
X8 u7 y( p: H. o" w5 a5 A字数300-500字,包括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可以有公式,不能有图表 * Q, A' U$ }. l% P" a. |/ P
5 o$ Y3 m' s/ w. o% }; {- ]8 y" U3 r. ^
简单地说,摘要应体现: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到了那些主要结论。还可作那些推广。 : V5 T8 ^1 u, n5 T) F. `1 K3 _
9 N3 g" v( u7 E$ y6 U1、 建模准备及问题重述: ' P/ ~/ P% ]0 C) r, z: L + ]0 v C$ E$ H3 ^) _6 N了解问题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搜集文献、数据等,确定模型类型,作好问题重述。 ! l4 e; \9 p7 N9 b( N; R1 c, W0 R0 u, l8 }
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电子图书资源及纸质图书资源,查找相关背景知识,了解本问题的研究现状,所用到的基本解决方法等。 $ Q3 U! z4 J) X' {' G8 A8 p B u/ R; k. |5 P' H
2、模型假设、符号说明 * E: I0 h2 l8 D, D# X" X . k1 I, B/ i7 e/ ~! P0 t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很重要 . b1 i, B O$ e O9 U- _
/ R+ [- F) j5 J! F: y8 R9 v0 j(1)根据题目条件作假设; q* y! D4 X. `/ C; Z+ O3 B6 m! K
(2)根据题目要求作假设; $ @% U5 D, T, J. G" m$ c) `' O 9 g2 N9 S. M9 M4 r6 `1 ](3)基本的、关键性假设不能缺; / _2 p# E: g) l
1 r# Y' [! j! T4 z- ?$ m8 ]
(4)符号使用要简洁、通用。' ]/ ]2 L% K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