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t8 a e2 X. v7 T 数学建模真的很难。起初,我们以为只要数学水平够高就行了。然而,2000年的全国赛题给我们上了一课。虽然没参加比! h4 u+ R p! y+ \( O
' |+ |1 p0 W' I7 j
赛,但是我们做得实在很差。从入门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我们缺少处理实际问题的手段。比如说,在图上求两点间最短距离应; X; M. G# y' F" q' R+ \
) l$ ?# h. D8 X2 H- k. {* r使用Floyd算法,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明明知道该怎么办,就是没法在计算机上实现。后来,我们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功, $ @1 _/ s; q' ~! U4 i+ y9 _7 O$ R, j' D! X
对多种软件、算法作了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一旦碰到问题,我们还是觉得不顺手,特别是很难抓住关键点。为什么,为什么2 U8 E- n# P$ l! |) H' {
$ k9 U. j7 X$ x, \: k7 u
我们精疲力尽却得不出好结果?这是没有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认识到这点,开始了对图书馆、Internet$ ~+ w( V) d% a( Q6 T" D2 c
1 ?" X) L9 `' S/ s: J9 u的大搜索。渐渐地,我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大大提高,也明白了文献作为知识的载体的继承性。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前人的基础 , R M5 K3 V" v! A 9 F6 @- D% o5 L& e上更上一层楼,推陈出新。# w. S5 T# s/ t, y+ h- Z
J* f) D0 ?# P) {- o( F
' U' B7 q8 j" E: q/ Y
0 {# ]/ E. l% H6 O. ?
我们付出了汗水,自然会有收获。2001年5月,小组顺利的通过了学校的选拔赛。这是我们第一次成功。可是,前景仍不容 / s) n; C# f! G 5 [ W Q; t y' R5 R( v$ W乐观。国防科大人才济济,在九月份全国比赛之前,小组随时有被淘汰的可能。于是,我们更加努力,挤出所有课余时间搞数9 v2 s1 `! g( Q6 l8 \$ d* u9 \
7 ~* g+ M: l+ e. }; ^
模。五月以后考试比较多,我们复习到深夜,可有时还得搞数学建模,直至天明。时间短,任务重,虽然有指导老师的殷切期- X& ^# [8 ~. A4 z$ q' _% [" V4 |
* v1 {' g# n3 O) s5 P% y' k
望,但是想要交一份完美的论文太难了。小组甚至出现了仅有一页纸的论文。事物皆有两面。在这样的艰难困苦当中,我们的意1 ~( C( f$ y- p& n$ D: v
/ L0 x% h; g9 F7 R% i5 k- m, w志得到了锻炼,团体意识大大加强。同时,"唯陈言之务去"的道理也更加为我们所接受。因为数学建模就是创造性的智力活动,5 m( F1 m9 i0 q" d* b# `
, J" q8 ? e, D' u {1 e' N
空话、套话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 l7 S6 _7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