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高考前如何做好心理调整
[打印本页]
作者:
康秋秋康乃
时间:
2018-8-1 20:46
标题:
高考前如何做好心理调整
高考前必须做的准备:
( Z& x/ I2 ]2 T1 z% f4 J% [- I# W
(一)考前心理调整
! T2 _. w# c" o& n0 Q7 S, c
对考生来说,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道路,是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点,这使得许多考生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说考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是高考成功的基础,是高考成功的硬件,那么考生考前心态的调整是高考成功的软件。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考生就难以在考场上正常发挥,甚至可能导致高考失败。如何调整好心态,搞好最后的冲刺,从容步入考场,从容应考十分重要。而且,越临近高考,心理调节就越关键,越重要。考前的心理准备注意以下几点。
$ v! R: b* J6 T& R+ M; B
1.作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
1 {+ l% \5 } t! f! B
树立必胜的信心复习已经进人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时间紧迫,复习过的知识多了,考生反而会感觉到自己似乎还有这样那样的知识没有掌握好而紧张。这时候应该作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我的成绩一向是好的,高考一定能成功”。或“我是行的,尽管过去的成绩不怎么样,但高考时一定会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常作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就能树立信心,有效地消除对考试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9 _4 D8 u1 I! ]3 i9 B
2.正确对待别人的期望与评价
* o B# U3 t" t; m1 E6 s. t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儿女、学生能考出理想的成绩,是家长和老师的普遍心理,而这种心理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过多考虑自己考好了会怎么样,考不好又会怎么样,就会在复习中顾虑重重,考试中患得患失。一旦遇到难题就会担心自己解答不出来,达不到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从而产生焦虑的心理,使得思维因恐慌变得混乱,造成后面容易的题目也做错了。因此,这段时间学生应该排除一切杂念,不要在乎别人的期望与评价。另外,这阶段家长和老师也不要给学生提出任何要求,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家长也要注意保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克服紧张情绪,更不要把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首先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把战时当平时,用轻松、镇静的情绪去感染孩子。孩子情绪稳定,才能保证正常发挥。
9 X, b/ W' a- v, I
3.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期望值
1 A4 L' l5 q0 N" E( Z# d
进入高三后,学生一般都会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家长和老师也会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对自己高要求,本来是好事,但如果脱离了客观实际,则会适得其反。在这最后的阶段里,还会有一些测验与模拟考试,学生应根据自己前一两次考试成绩来给自己确定期望值。期望值不能定得过高,定高了,在考试时感觉总是达不到,就会产生焦虑心理,就会感到灰心丧气;定得合适,考试时就容易感觉预期目标达到了,从而获得成功感,产生愉悦心情,增强信心。复习时感到有压力,也可咨询一下比较专业的老师,可以去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了解一下。
* {2 z8 ]9 I: h8 W g
4.学会体验成功感
5 D8 |* V, H( [7 X8 E" j
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每当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就应该好好地体验一下成功感,这样就能够对自己产生新的认识,对自己更有信心。在考场上遇到难题紧张起来时,体验一下自己过去的成功感,就能放松紧张的心情,把平时没能发挥的潜能挖掘出来,获得考试的成功。
1 k% n% W+ v7 E9 j/ J
5.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考试
' d" M) m; u0 C
在考试中,任何难以预料的事情都会发生。有时可能是这科试卷的难度不大,或是自己复习的要点抓对了,感到很容易;有时可能是这科的难度特别大,或是自己复习的要点把握得不够好。碰到前一种情况,不能忘乎所以,不能被兴奋冲昏了头脑。要知道,你感觉容易,别人也会感到容易的;碰到后一种情况,也不要紧张恐慌,垂头丧气。要知道,你感觉难,别人也感到难的。这时候,就应该以平和的心态考下去,只要发挥出了自己正常的水平,就一定能够成功。
7 i& u- ^/ q0 q) o |0 Y6 Z* ]" i
(二)考前冲刺安排
+ `' y4 F8 ?( F! i3 o# J. L
考试前10天是复习冲刺的最后阶段,决战前的部署至关重要。
4 s) @. S% b; d& p
1.考试前的几天,要保持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这正是为了收到“退一步,进两步”的效果。保持大脑皮层中等的兴奋度(既不过分放松也不过分紧张),要避免和他人进行无谓的辩论和争吵,不搞剧烈的文体活动。这样,就能在考试前夕,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
0 c8 k) O, G1 ?; Y$ ~
2.一般来说,高考前10天这段时间,应主要用来抓知识的主干,进行强化记忆。总的原则是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回归主干,巩固知识网络,把查漏补缺、解决前面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放在第一位。不必要也不可能再把每一科详细地复习一遍。因此,最后10天的复习更各有侧重。语文科最后阶段的复习不应大量做题,要多思考。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看以往做过的题目和总结过去的知识点。阅读部分多想答题操作过程。数学科冲刺阶段可做三件事:翻看错题本、看课本和速度做题。英语科要注意坚持听、读、写。物理、化学、生物要回归基础、重温重点和适当做些理综试题。政治、历史、地理考前复习都要回归课本,关注热点、适量做题。
. R3 M! Q0 w; m9 m- z
3.稳定情绪、修炼镇静、入睡
2 b8 N5 r: W$ m: ]. S8 M
高考成绩的好坏与情绪稳定的关系很大,而考生难免会在考试前10天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优化情绪的辅助办法有:
& Q' X; B7 ~! v5 M% u6 \' N4 L- F
(1)深呼吸。复习完功课后,做深呼吸。要缓慢、放松,吸完一口气后,略停1秒钟再吐气。如此反复多次。
0 f' f, W4 C6 B) `" ]
(2)按摩内关穴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左手臂内侧内关穴(手掌纹下三横指正中处,通常是表带处),顺时针按摩36次,在心里默念“镇静”,这当然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
# L2 P6 X% x5 N, t: ~0 q, F9 p
(3)坐着或者站立,身体放松,想象着自己淋雨,自我想象下雨将所有的疲劳和焦虑冲洗掉。当然在自己冲凉时,想象把自己的紧张、疲劳、焦虑冲刷掉的效果更好。
4 D/ j, F7 p9 W: e; w+ X, j' Y
(4)按摩涌泉穴。晚上淋浴完后,用右手的大拇指按摩脚心的涌泉穴,次数不限,心里同时默念“入睡”。也可以在上床后,将自己的意念用在脚心的涌泉穴,默念“入睡”。
1 Z* M$ e) ^' I) _! K' A
4.进入全真模拟状态,学些考试技巧
7 M: P f. }. L2 C) c$ {; p
(1)早起半小时和晚睡半小时,两头加起来是1个小时,心理学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这两段时间是最佳的记忆时间。所以对这1个小时,要充分利用。
& k( `* K% d7 v+ l+ _
(2)要在上午9:00和下午3:00开始复习,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和高考时间程序表一致。这样到高考的时候,能顺利进入高考状态。
) t. ]" U3 _3 F e( \4 }# n6 ?- o
(3)每天做一套卷子。有些人主张高考前10天不做试卷,事实上,每天做一份试卷可以使考生在几天后真正拿到高考试卷时不感到手生,能找到感觉。
( g( y0 v+ W7 f& z
(4)高考开始的前一晚上,平时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觉,千万不要打破自己平时的习惯。这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 o3 O* ^: |8 R$ ? ~
; Q( J0 f4 o6 q8 I$ V3 e! L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