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分析2 [打印本页]

作者: 杨利霞    时间: 2019-9-23 10:38
标题: 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分析2
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分析2

. F- f; w% H* V3 x; @1 ^) r4 K% g" P, x1 `" j5 g4 g3 d
! M6 G& [9 w1 a8 |/ Q
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分析
详述
4.1.1 Lorentz 曲线的拟合研究
L ( p) 表示按收入顺序排序后,分位数为 p 之前的人所有收入占总收入的比
例,则 L ( p ) =
1
ò0x tf (t )dt , p = F (x) L ( p) 称为收入分配的 Lorentz 曲线。
m
下面先推导 Lorentz 曲线 L ( p) 的一些基本性质:
L '( p ) [size=12.0000pt]=
1  d
([size=18.0000pt]ò0x tf (t )dt )
dx
[size=12.0000pt]=
1
xf (x)
dx
=
x
dF (x )
[size=12.0000pt]=
x
m dx
dp
m  dp
m
dp
m
L ''( p) [size=12.0000pt]=
1 dx
[size=12.0000pt]=
1
f (x ) dx
[size=12.0000pt]=
1
m dp
m f (x )
m f (x)
dp
/ Y* ]) I+ t- }! m8 V. p5 N" q

$ c! u, S8 T. t1 c
所以得到三条很重要的性质,它建立了分位数 p ,收入 x ,以及分布,密度
函数之间联系:
(1) p = F ( x)
(2) L '( p) =
x
m
(3) L ''( p) =
1
m f (x)
下文会经常用到这些性质。
由(2)(3)易知 L '( p ) 3 0, L ''( p) 3 0 ,所以 Lorentz 曲线是一个定义在[0,1] 上,
递增凸函数,并且 L(0) = 0, L(1) =1. 一旦知道了 Lorentz 曲线,那么通过(1)(2)
(3)可以完全确定密度函数,从而确定整个分布。所以理论上知道了 Lorentz
曲线就知道了所有信息,而且它是一个递增凸函数,在数学上有一些好性质,所
以人们偏向于用 Lorentz 曲线来研究.
4.1.2        10 种模型提出
关于 Lorentz 曲线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工作了,也有各种各样的曲线用来估计,
下面列举十种参考文献提出的模型:
1、参考文献[1]提出模型: L( p ) = pa eb ( p-1) , a > 0, b > 0
1
2、参考文献[2]提出模型: L ( p ) = [1 - (1 - p)a ] b , a > 0, 0 < b £1.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040\wps1.png
3 参考文献[3]提出模型: L( p ) = pA p -1, A > 0
4、参考文献[4]提出模型: L( p ) = p - Apa (1 - p)b
5、参考文献[5]提出模型: L( p ) = pa [1 - (1 - p) b ], a 3 0, 0 < b £1.
6、参考文献[6]提出模型: L( p ) = pa [1 - (1 - p) b ]h , a 3 0, 0 < b £ 1,h 31.
5
+ B; m+ e. z4 J4 {/ ^5 x

$ `, Z+ x) U$ z$ R# Y! ~
7、参考文献[7]提出模型: L ( p ) = p bb--1p , b >1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040\wps2.png
8、参考文献[8]提出模型: L ( p) = el p -1 , l > 0.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040\wps3.png
el -1
9、参考文献[9]  提出模型 L( p ) = pa + g [1 - a (1 - p ) b ]g , 0 £ a £ 1, a 3 0, 0 < b £ 1, g 31.
10、参考文献[10]提出模型: L ( p) = t
(1 + w2 p ) p
, w1 [size=12.0000pt]< 1, w2
3 -w1
, t [size=12.0000pt]=
1-w1
1
- w1 p
1
+w2
4.1.3        各种模型的比较
下面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我们通过观察散点图,觉得应该至少包含一个
幂次函数,于是猜测 L ( p ) = pa ,当对幂次函数进行最小二乘拟合时发现图像是: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040\wps4.png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前一部分的点在曲线上方,后一部分的点在曲线下方;所以需要乘上一个函
数进行修正。我们通过观察散点图发现当 p ®1时,曲线的斜率趋向于很大的数。
6
( Q5 Z! A8 L/ T  i0 g

. M% ?4 W$ Y) q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040\wps5.png
于是大胆猜测是一条开口向左的抛物线,其方程为:x + (1 - y ) 2  = 1 T y = 1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040\wps6.pn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040\wps7.png1- x
因此猜测 L( p ) = pa (1 - (1 - p) b ) ,当然a , b 的范围待定,先假设非负。下面看a , b
的范围为什么时它是一个凸函数:
L '( p ) = a pa -1 (1 - (1 - p ) b ) + b pa (1 - p) b -1 3 0 显然;
L ''( p ) = a (a - 1) pa - 2 (1- (1- p ) b ) + 2ab p a -1 (1- p ) b -1 + b (1- b) p a (1- p)b -2
= pa - 2 (1- p ) b - 2 [a (a - 1)((1- p ) 2 -b - (1- p ) 2 ) + 2ab p (1- p ) + b (1- b) p2 ]
所以,为了使得 L ''( p) 3 0 ,仅需要求:
a (a - 1)((1 - p) 2 -b - (1 - p) 2 ) + 2ab p(1 - p) + b (1 - b) p2  3 0
p = 1 T b (1 - b ) 3 0 T 0 b £1
如果 b = 0 T L( p) = 0 不可以,所以 0 < b £1
下面证明当a 3 0, 0 < b £1时, L( p ) = pa (1 - (1 - p) b ) 确实为递增凸函数。此时需
要证明:
a (a - 1)((1 - p) 2 -b - (1 - p) 2 ) + 2ab p(1 - p) + b (1 - b) p2  3 0
a 31时,因为 (1 - p ) 2 -b - (1 - p) 2  > 0 ,所以上式显然成立;
当 0 £ a < 1, 0 < b £1时;为证
a (a - 1)((1 - p) 2 -b - (1 - p) 2 ) + 2ab p(1 - p) + b (1 - b) p2  3 0
仅需令 x = 1 - p ,化为一个 x 的一元函数,可以用微分法证明它在[0,1] 上大
于等于 0.(具体过程比较繁琐,此处略去)
我们构造的模型为 L( p ) = pa (1 - (1 - p) b ) a 3 0, 0 < b £1(4)
以及 L( p ) = pa (1 - (1 - p) b )g , a 3 1, 0 < b < 1, g > 0. (5)
同样的道理,可以证明 L( p ) = pa (1 - (1 - p) b )g , a 3 1, 0 < b < 1, g > 0. 为递增凸
函数,且满足问题中的(9)。
让我们既欢喜又担忧的是当我们查阅参考文献时,发现此模型(4)已经被
参考文献文献[11]研究过:
7
9 c/ n- b# K3 P3 i5 k8 t. f
0 B* `& I2 J8 Z8 F1 Z6 {! Q
于是我们推广了(4)得到(5),(5)的特殊形式也被研究过,例如文献[12],
但此文献中要求 g 31,我们模型不需要这个假定,仅需假定 g > 0 ,但我们要求
a 31,但在实际问题中,这个要求并不十分过分,因为考虑Lorentz曲线时,如果用单幂函数拟合,那么 L ( p ) = pa 必须要求a 31。
我们通过(5),可以相当精确地拟合所给的数据点,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4040\wps8.png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L( p ) = p1.391 (1 - (1 - p) 0.5186 )0.4786
MSE = 3.1867e-006;MAE = 0.0015;MAS = 0.0036
由此可见,用函数族(5)拟合 Lorentz  曲线是相当精确的,最大绝对误差
在千分之三,平均绝对误差为千分之一点五。

/ x# V; e5 k# J# r
# ^! c: |% n5 _& @+ Z

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分2.docx

151.0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体力 -2 点

售价: 2 点体力  [记录]  [购买]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