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比赛? [打印本页]

作者: 杨利霞    时间: 2021-1-27 15:14
标题: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比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比赛?
作者:张浩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0346079/answer/5864633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谢 @知识库

的提问,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但我还是尝试回答一下吧。
立场:由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国家主权问题上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并且在信用卡盗刷问题上并没有给予一个较好的解释,现在有很多学校在保研或者综合评测加分上已经开始不承认这项赛事,我在此对这项比赛的看法是:不鼓励、不支持。除非美赛可以做到先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进行道歉,并尊重中国赛区,争取向国赛看齐。虽然美赛是数学建模竞赛的鼻祖,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真的在规范性上和在赛题的严谨程度上,出题质量未必比得上国赛和研赛。实际上在很久以前,我在知乎上撰写了一篇文章[1],查阅了相关资料,分析了一下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美国本土参赛的情况,间接分析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美国的影响力,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在美国美赛的影响力只能说是一般,处于但是在国内犹如雨后春笋般地每一年都在增长参赛人数。在简书上有一篇文章指出[2]
MCM 一些基本统计数据:
15 年间年均增长超过 20%,其中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2013-2014 年,增长了 44%,2016-2017 年 保持在 20% 左右。
美国参赛队增长不明显,增长队数主要来自于非美国参赛队的增长,特别是中国的参赛队大规模的增长。
MCM(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称之为数学建模竞赛,我们习惯上为了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称:国赛)以区分,称之为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称:美赛)。与MCM平行的比赛称之为ICM(The 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 ),也就是交叉学科建模竞赛,一般而言我们也把交叉学科建模竞赛归入到美赛中去,两个比赛合称之为美赛。
由于本问主要是问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比赛,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这里过多地强调美赛的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美国数学及应用联合会官网[3]自行了解。实际上这个比赛的主办方并没有多少知名度,但是其他的赞助方来头不小,有大家熟悉的MAA、SIAM、INFORMS、ASA、AMS、TWO SIGMA等。在美赛涉及台湾问题以前,与国赛组委会还是合作伙伴关系。
在2016年美赛改制以后,美赛分为ABCDEF六题,其中ABC题归为MCM,即数学建模;DEF题归为ICM,即交叉学科建模。ABC/DEF主题鲜明,介绍如下[3]
MCM Problem A (Continuous)                         连续MCM Problem B (Discrete)                           离散MCM Problem C (Data Insights)                      数据ICM Problem D (Operations Research/Network Science)运筹/网络科学ICM Problem E (Environmental Science)              环境科学ICM Problem F (Policy)                             政策
实际上这一点是目前美赛为数不多比国赛要强的地方,即每年的问题丰富,即是是文科生参赛,也可以在一些问题上有所思考。国赛于2019年在这方面也有所调整,增加了C题。
下面谈一谈美赛的奖项设置,美赛设置了O/F/M/H/SP五种等级,下面我们给出这五类奖项的对照表:
Outstanding Winner     特等奖Finalist               特等奖提名Meritorious Winner     一等奖Honorable Mention      二等奖Successful Participant 成功参赛奖(部分学校可能会认为是三等奖,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美赛在获奖率上面与国赛相比也较为友好,这或许是最容易获得的“国际性”赛事奖项了,根据统计,美赛的获奖情况如下[2]
15 年间年一等奖平均获奖比例 12%,二等奖平均获奖比例 30%,总获奖平均比例 44%,近年来一等奖比例有所下降,二等奖有所提高。
一等奖获奖比例最高的是 2013 年 (15%),最低的是 2017 年 (7%)
二等奖获奖比例最高的是 2008 年 (41%),2017 年 (40%),最低的是 2009 年 (18%)
近五年总获奖比例保持在 40%-45%
美赛的获奖率保持在40%-45%可以说是相当容易获奖了。
参考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