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实现Windows, Unix, Linux多系统并存(1)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冰
时间:
2004-10-4 00:57
标题:
实现Windows, Unix, Linux多系统并存(1)
电脑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一台电脑上安装有多个操作系统早已不足为奇。 不过你可曾想过在一台电脑上同时装上Windows , Linux以及对大部分玩家而言仍属神秘的Unix 操作系统呢?恐怕这便少之又少了吧 ? 笔者根据最近一次DIY行动,写成这篇文章,希望对有此想法又跃跃欲试者能有所帮助。
3 f# v2 O/ L+ F) ~/ b
( M/ O: y3 m7 X1 \
方 案:
& c! k `, A# `' [# M; T
<
> Windows98se + Win2000professional( 或者WinXP ) + RedHat Linux 9.0 + FreeBSD 5.0release(一种比较著名的Unix版本,稍后会有介绍 )
8 w" O6 e. `" l' L2 t& x
一、软/硬件准备
. C' \; K \2 f \% {
1.装有Win98+ Win2000pro/ XP的微机一台,要求支持光盘启动,同时Windows下要求有PQmagic和WinHex(推荐装于98下)。
2 T' t! ^: s# N4 `5 ~8 \) z
2.RedHat Linux 9.0安装光盘。
$ r; I$ V7 C2 M2 k Z& w
3.FreeBSD 5.0-release安装光盘。</P>
( d; S& i* M2 X! G/ n( @2 X6 Q
* a% t- ]6 y5 `; C2 f- R9 ^5 F
* H8 {/ F5 R) s6 b" Q2 B
<
> <B>二、背景资料</B></P>
. ^% m c' s4 R+ \: g. @/ g M
<
> 1. Windows操作系统(98及2000/XP):对此笔者就不多加阐述了,如果你连安装Win98都不会,笔者建议你还是先去看一些有关书籍吧。</P>
5 @' j+ I! ~, T, \% @
<
> 2. PowerQuest PartitionMagic7.0:一款久负盛名的硬盘分区软件,遗憾的是笔者发现它并不支持FreeBSD的UFS文件格式,不过没关系,这对本次安装没有多大影响。</P>
# ~$ W8 {# W2 u5 m, D& K, L
<
> 3. Win Hex 10.61:一款强大的二进制编辑工具,最新版本为10.70,你可以在www.skycn.com上下载到它。 </P>
5 D5 u0 o9 g9 ]( U6 ?6 g
3 Z, D$ \5 Z& b
* M9 e6 @3 A! ]! X# k
(WinHex界面)</P>
, f0 N. n* z, v; S
<
> 4. RedHat Linux 9.0( 以下简称RedHat ): </P>
7 ]8 D4 d0 N5 X6 y) e
<
> 诞生于1991年的Linux时至今日已有12年的历史,据说linux
. u! W& c* N- c* `
是当初linus.torvalds为了完成课程设计而从Minix(一个微型的Unix版本)编改出来的,呵呵,这对于广大在校大学生也许是个不错的心理安慰哦。现在市面上有许多的Linux版本,其中大家比较熟悉而且比较容易找到的是由美国红帽子公司推出的RedHat Linux,从8.0起RedHat实现了对中文的比较完美的支持。你可以在它的官方网站(www.redhat.com)或者这里: http://www.linuxeden.com下载到它。</P>
1 ]# Y, {5 @* C
<
> RedHat linux9.0推荐配置(带X-Window图形界面):
/ k8 r6 ~$ ?/ c
" S* N3 x% p# X' {) W( E+ f" X
(最低) P133以上CPU , 64M内存,650M硬盘空间</P>
& Z; h2 [ I2 u6 y) u
<p>
3 H; i# n$ I" W: m9 y" d, @
<
> 笔者小注: 对 linux内核的识别
) }% @, O- a/ ^, k
# d: Q, s* H8 {
一般Linux内核版本由三组数字组成,如2.4.18-14( RedHat8.0),其中第二位为偶数表明这是可以使用的稳定版本,为奇数的版本一般有新的改动,是不一定稳定的版本。其他则是发行序号。
/ v1 I) q0 d) {0 {) [. C4 h1 u
</P>
% G3 j: s: ?- _; ~) C
<p>
, v. ~+ Q+ r1 L$ p+ O
<
> 5. FreeBSD 5.0-release(以下简称FreeBSD):
3 @) W6 W$ c4 M4 a
4 `& N7 w( d! F# s
Uni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其强大的功能,良好的可移植性,丰富的网络特性以及稳定可靠的系统安全性和对硬件极低的要求使它一直以来都是各企业服务器平台的首选。和Linux类似,现今市面的Unix有许多种版本, FreeBSD是其中比较著名同时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BSD意为Ba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它诞生于1993年12月,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软件开发小组开发的BSD衍生而来。你可以在它的官方网站(www.freebsd.com)或者这个地方: www.freebsdchina.org下载到它。
2 x3 j2 M, Y; i" c
FreeBSD的硬件要求:
9 b. ~4 b& U" l* |% @
" D; p" _4 v2 z# G
最低:4M内存,150M硬盘空间,80386以上 CPU,显卡无要求
& q3 f! f0 ~% T. d
# |( C. ^# u) N( B4 ^! r
推荐最低配置(带X-Window图形界面): 32M内存,650M硬盘空间,P133以上CPU </P>
% {& u% Z, ?7 d
<p>
% M' s) F g5 f) V6 b
<
> 笔者小注:
/ t( L0 a y0 a6 w/ `: u
: d( Z6 l3 D6 ] \
(1)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yahoo,网易,以及163.net的部分主服务器采用的就是FreeBSD哦。
! W7 S4 Y2 I m3 C- C8 w) F! m; z
3 c, J, U3 e" p
(2) 关于FreeBSD版本的识别:一般FreeBSD都会有4个版本:snapshot为预览版本,也就是给你看看她是什么样子;current表示正在开发中,相当于软件的测试版;release为正式发行版本;stable为正式发行一段时间经过反馈修改之后的官方最后稳定版本。一般我们选择release就可以了。
' K* I0 @% @9 i+ M& U: L
) s2 C' f6 Q0 {5 E) A7 z+ x
<B>三、总体规划</B></P>
; L: E0 j4 X! B2 q2 j5 ^8 n% k% l
<
> 假设你的硬盘在Windows下一共划分为C, D, E, F 4个区,其中C盘为目前唯一的主分区且装有Win98, D, E, F区为扩展分区且D下装有Win2000,现计划把FreeBSD装在F区所在硬盘位置而把RedHat装于E盘所在位置(推荐把FreeBSD装在最后位置,E . F区大小推荐3.5 -5G大了浪费小了不好,本文以3.5G为例),我们大致分3步进行:</P>
1 ^; O" Q+ A; `
<
> 1.安装FreeBSD。
3 |$ a% J4 r* Q% v0 Y1 n' J
2.调整制作启动菜单。
1 ]& v, h9 A9 j3 g6 ]5 H
3.安装RedHat。
* Q2 C; X0 z1 _& ~. \ B$ E
4.制作启动菜单。</P>
作者:
韩冰
时间:
2004-10-4 00:58
四、对硬盘分区的讨论
9 p; U* ^# j4 s' J- q1 U
; J# p% ?9 a! M3 O& z
Linux/Unix对硬盘空间的管理绝然不同于Windows,Windows下把空间划分为驱动器并标以C,D,E等字母加以区分,而Linux/Unix则是把整个空间分成2种分区: 固有分区native partition和内存交换区swap partition。这里必须重点指出的一点是:Linux可以直接装于系统扩展分区里而FreeBSD却绝对不能,它只能安装在硬盘的主分区上。 <
> 多系统安装便涉及到安装顺序以及启动菜单的问题,笔者在此采用并推荐的方法是:先装FreeBSD然后装RedHat,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为FreeBSD对RedHat的不支持而造成系统启动不了的情况。现在的情况是你的系统里只有C一个主分区,下设D E F三个扩展分区,所以你得把F区设为主分区以安装FreeBSD。然后安装Redhat到E所在空间。</P><
> 至于启动菜单,我们知道Win2000/XP自带了NT Loader,而RedHat为Grub以及Lilo,FreeBSD则是Boot Manager,在此我们采用NT Loader作为系统最终的启动菜单,这样做与选择Grub/Lilo或者Boot manager相比的好处在于如果日后你重装Windows或者安装微软 新一代新操作系统时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各系统启动的兼容而不必考虑Linux/Unix启动程序被覆盖的情况。</P>
$ P! c- _6 O6 e/ k$ ]. y( u% p
<
> 笔者小注:
% x* I; {4 y& w- U9 y. Q4 v" E4 z3 Y( ^
</P><
> 各位现在明白为什么要求安装Win2000/XP了么?对,就是利用她的NT loader作为系统最后的启动程序。</P><p><p><
> <B>五、安装实战</B></P><
> 1.安装FreeBSD。</P><
> (1) 分区</P><
> 使用PQmagic在98下把F盘(你要安装FreeBSD的分区)从扩展分区中直接删除,同时调整PQmagic右中上部的光圈把它从现有扩展分区中划出成为第二主分区,如图所示。</P><p></P><
> (2) 安装
2 ?7 f$ \6 m; F
9 p% h! D* Q0 [* @/ h1 J) c% a
放入FreeBSD安装盘,使系统从光盘启动,你将自动进入到安装程序Sysinstall的界面:</P></P><
>
, g# e% \) U' b* x* n" k
其中各项的主要意思是:
% q; C5 T$ {3 g% h6 I% y2 X0 Y
. {/ L% Z& D6 K7 `' O' ~
选项 "Usage"给出了Sysinstall的使用方法。
! x7 j6 H, p# V4 l' r
选项 "Doc" 给出了在正式安装系统之前浏览安装介质上的文档的机会。
& e5 J$ h" @' j" e
选项 "Keymap" 提供了更改键盘规格的机 会,这里我们不需要作任何更改。
- m# @" ^3 Y& I! \8 l# G |% D
选项"Options"提供了更改Sysinstall 本身使用的某些变量的机会,一般情况下不必改动。
, t4 C! `) g S* F1 g1 q
^- W. x z; Z/ S7 J
主菜单的"Fixit"选项将启动一个应急处理命令行界面,处理安装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
- _) K+ Z# @1 J& e& |! |% E
/ N, ^3 ?" M1 e f5 g t" v
菜单选项"Upgrade" ,用于系统升级时使用,这个升级过程将使用安装 介质上的二进制文件覆盖原有系统上的文件。
: f m: e( ]( N$ l: F5 u4 n
3 r# B- F2 I$ ]8 M/ H5 Z
主菜单中的"Configure" 选项,用于对FreeBSD系统进行基本 配置,这是Sysinstall中非常有用的一部分。通常Unix进行系统设置需要执行各种命令和修改配置文件,而 Sysinstall在这里提供了一个设置系统参数的友好界面。在这里我们就能完成设置一个能够正常运行的FreeBSD 基本系统的操作。不过在对FreeBSD没有准确的了解之前,建议还是不要改动这些参数为好。
- ~8 y6 B1 `( _/ T
. L+ \" s9 i5 G( B, l- }% V4 G
假如安装过程中更改了安装选项(Options),但想恢复缺省状态,或者打算使用某个定制的安装选项,就可以使用主菜单中的 "Load Config" 选项。
: `/ N) D2 _) I1 M0 u
( |; t$ B u" [ C# G& w) z
可供选择的安装方式有"Standard" , "Express " 和 "Custom" 三种不同的安装方式。Standard方式适合初 次安装FreeBSD的使用者使用,它引导安装者按照安装过程的每一步进行安装,并且每一个步骤都使用对话框进行操作提示。Express方式与Novice使用同样的安装流程,但省略了提示,因此较为快捷, 适合熟练的安装者。而Custom方式没有引导过程,只提供了一个菜单,安装者可以不按照次序来处理安装过程的每个步 骤,这样就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 t" B9 o. V! R
& N" H+ b8 _3 K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安装者使用何种安装方式,所需进行的安装步骤是相同的,而且执行过程不能向后回溯,因而必须保证每个步骤都执行正确,一旦错了,便只有重新执行整个步骤了。
' y/ n* N3 ~# t& U. S% | }) E9 ]* j
6 @6 J' P% k- m1 r! i" @! A- @
初次安装我们选择Standard。然后我们将进入FreeBSD的Fdisk程序对硬盘进行分区处理。
- Y8 G4 B. l) x. G! M
0 z5 r& j8 o8 q% p4 h/ g9 @
如果计算机中有多个硬盘存在,Fdisk程序将首先给出另一个画面询问安装者要把系统安装到哪个硬盘,你可以使用空格键选中所需要处理的硬盘,然后使用Enter确认,然后依次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笔者只有一个硬盘,此处探索得不多。 </P><p></P><
> 在Fdisk中显示的最上面两行为你的硬盘相关信息,包括硬盘的名字,以及柱面、磁头和扇区等硬盘参数。
4 n2 W' K6 u4 H! B) M
/ e( y: P: i3 s
硬盘信息下面的第二部分是各个分区的列表,每个分区包括它的起始位置(Offset),大小(Size),结束位置(End),分区的名字,类型,描述,子类型和标志等信息。其中分区中的第一项虽然标记为unused,也不能为其他分区所占用,因为这是系统主引导区(MBR)占据的空间。
2 J" H4 U' c/ U' y4 j0 v% w% N
1 V5 n) G1 M2 s: W) }
分区工具的下部为各种安装命令提示。按C键(Create Partition)可在未使用的空间上创建分区。使用U(Undo All Changes)可以恢复到操作之前的状态。如果只打算安装启动管理程序Boot Manager而不打算对硬盘进行分区处理,可以直接按Q键退出。</P><
> 我们将光标移动到未使用的磁盘空间上(即你在上一步里删除的那部分空间,一般是最下面一项),然后输入这个分区的大小和分区的文件格式类型( UFS代号165,默认情况下我们直接回车),然后按下Q键完成退出。
* }6 B7 Y1 z9 { N& _
7 D% P7 v$ g# j0 v) K
分区工具接下来将询问系统的启动引导方式,BootMgr是使用FreeBSD的Boot Manager 作为多操作系统启动管理程序;Standard即使用标准的主引导区启动系统,这种方法由主引导区引导程序将控制权交给位于 启动分区开始位置上的操作系统引导程序,然后再载入操作系统;第三项None是不改变主引导区,也不安装任何系统引导程序。</P><
> 我们的计划是安装完成后自己制作启动菜单,所以这里我们选择系统默认的BootMgr。</P><
> 在硬盘分区之后,我们将进入FreeBSD的文件系统管理工具Disklabel。这个工具将对你刚才创建的UFS分区进行操作,将它分割为不同的文件系统上或用作交换空间的部分。如下图 ,上部显示要进行处理的硬盘空间,中间为文件系统和交换空间的列表(在我们没有对其做任何操作前应为空),下部列出了可能使用到的各个命令。</P></P>
作者:
韩冰
时间:
2004-10-4 00:59
标题:
实现Windows, Unix, Linux多系统并存(2)
这里我们应将文件系统划分为"/ ","/usr"和"swap"三大文件系统。"/"文件系统中只保留系统内核及其他非常重要的文件,"/usr"文件系统放置系统日常使用的文件。"swap"为交换空间,用来提供比实际内存更大的虚拟内存空间。
, p0 W7 U, u+ s1 S
4 v2 O$ h" P( y" k9 F
我们计划给"/"800M空间,给"swap"512M空间,剩下的2186M都给"/usr "。移动光标至顶部选择要执行此操作的空间,然后按下C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然后回车确定,在接下来的对话框中输入"800M" ( 注意"M"不能省)然后回车,我们就可以在中部看见你刚才的操作结果,同理再次按下"C"键,然后输入"swap"或者"/usr"及其大小,完成后按下Q键退出。
' v2 G E- c2 ]
; i" F4 A5 h: @6 Z/ C; D/ q
9 }8 g1 j2 j; [0 R4 i# I
<
> 接下来我们要选择安装组件,这里我们选择All全部安装(大概1.8G左右,包括了图形界面和系统内核源代码),按下Q键进入下一步。安装程序将询问安装介质位于何处,我们选择"CD-ROM"后同样按下Q键就开始了FreeBSD的文件拷贝过程。</P>
' T/ s; }. q2 Q5 e- C& m
</P>
9 F# N4 @. Z) w* Q u' C
<
> (3)配置
) V1 ~- W: ~7 U6 B5 T0 s& u' {
' ~8 G) k1 q! s, c1 P
可别以为在系统软件复制到硬盘上之后安装就算成功了哦,现在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将是更复杂的一步:使用Sysinstall配置系统环境。笔者事后才感叹Unix的安装配置是如此之复杂,不过还好系统提供的默认选项大大方便了初装者。
) g# I: P( G" n; f! O
% {: u% J# U: N! S. U, ~! A
文件拷贝完成后我们将直接进入网络界面设置,FreeBSD将在此列出内核探测出的所有支持的网络界面,包括网卡、串口和并口设备等。如果你的相关网络设备未在这里出现的话你就得自己到网上去找它相应的驱动了。
0 Q2 w9 u( l$ n! B4 t
) ~. n% g$ m# B& z7 \" r3 z
在接下来的基本网络服务里可以配置这台FreeBSD提供的基本网络服务功能,如Ftp服务、NFS服务、是否 支持NIS、是否运行路由交换软件等。这些选项我们可以在成功安装后重新设置,所以如果对这些选项不是很清楚的话你可以先把他们设置成默认状态。不过机器名称以及本机管理员或者用户相关信息是不能省的,所以乖乖地填上。
7 p0 r( e" L, ^
" w3 h0 A2 X# A# l5 w* B+ g- v: V
在定制控制台里你可以配置系统使用的字体,键盘映射方式,字符模式的屏幕保护和屏幕映射等。我们使用默认选项。
6 m$ V' W1 m9 `. A- z' y4 |
5 X; ?' Z( g* U0 P
然后我们进入时间和时区选项,选择默认设置。
# V" S- z# z- u( h( K4 h1 D
4 Q3 S/ }8 |) P2 O, K* K
接下来要配置你的鼠标,如果你使用的是光电鼠,恐怕要有个不好的消息:似乎FreeBSD对此不太支持,你也只好选择一些相近的鼠标类型了,这里请注意鼠标接口的选择。
! }4 O4 D8 ]+ ]5 E' k
# x8 H3 l! X. m( E* b' D% ?
然后是显示器和显卡的配置,这一步很重要,配置不正确你是进不了系统的图形界面甚至根本没法继续安装过程的,具体情况视各人情况而定。Unix 的缺陷在此暴露无遗,对大部分新的硬件不完备的支持或者根本就不支持使得笔者在此遇到了很大的麻烦。笔者建议你多试试几种不同的方案,苛刻的要求在此没法达成,要知道笔者曾经价值1600多大洋的GeForce也是被迫识别成"最新"的TNT vanta后才得以通过的。我们只能希望下一版BSD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吧 。</P>
% e& x3 ?- v1 t: A' A
<
> 还需要做的工作包括添加用户和组等基本的系统管理。
, R* c, ~) M5 l2 k. U# A
( z; ~- S0 x4 q$ ?) l, o! K1 S2 c
完成所有步骤后重启,一个完整的FreeBSD便展现在你面前了。
2 Q# ?( p5 P+ g
2.调整制作启动菜单。
+ p$ @6 y2 Y/ g$ m0 W+ Q7 W" a
- X" u% h( r9 k2 o- P( J" j
我们打开WinHex,点击"工具"-"磁盘编辑器",选择你的硬盘然后确定,</P>
1 L. m, G# a9 v
8 X: y3 u3 Y% F9 j) s; V
点击右边的"访问"选项,然后选择你的FreeBSD所在区,选择打开,然后从开始一直选择到字符"55 AA"处(如图),右键点击,选择"编辑"-"复制选块"-"进入新文件"并保存到C盘下取名为"bootsect.bsd"。 </P>
; e; ~ {$ R1 {0 N- z
<p>
* F3 w [& f* |
</P>
8 F2 a# b/ H- ~* }8 h% [# ~4 M
<
> 然后我们用记事本编辑C盘下的boot.ini文件,在该文件的最后加上:C:\bootsect.bsd="FreeBSD 5.0",保存并退出。</P>
作者:
韩冰
时间:
2004-10-4 01:00
3.安装RedHat Linux9.0<
> 使用PQmagic在98下直接将E区(你计划安装RedHat的那个分区,3.5G)从扩展分区中直接删除。</P></P><
> 关机重启,光盘启动进入RedHat安装程序。系统将首先询问你选择图形界面还是文字界面进入安装程序,我们直接按下回车选择图形界面,在下一个对话框中我们选择skip不对安装 文件进行检查,继续下去我们就可以见到RedHat漂亮的图形安装界面。</P></P><
> 我们点Next,在语言选择项选择Simple Chinese(简体中文),然后是自己鼠标类型的选择,执行下一步,选择"在系统上安装",子对话框上选择"工作站"(你也可以选择你喜欢的类型,安装过程大体是一样的),下一步里我们选择"用DiskDruid手工分区",确定后进入到分区项。</P></P><
> 这里我们先点击刚才删除的分区空间,然后点击"新建"项,在类型里选"swap"(用来提供比实际内存更大的虚拟内存空间),大小为512M(一般应该是你的内存大小的2倍),用同样方法建立"/"分区(类型为ext3,大小为剩下的所有空间即2988M)。完成后点击下一步继续。</P>
* p7 f |. Y% {1 {" P$ O5 A& H
</P><
>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配置RedHat启动菜单项,选择具有华丽图形界面的Grub作为系统启动程序(你也可以选择Lilo ),选择默认启动项,这里我们也可以添加FreeBSD的启动项,方法是点击新建,然后选择你的FreeBSD所在分区,输入名字即可(这样的话你就可以省略掉前面的第3步,以后 从Grub或者Lilo里直接启动FreeBSD了)。 </P>
* R. ^+ V/ l6 L$ @5 k- h
<
> 下一步里我们不改动系统的网络设置;然后使用默认的防火墙规则(你也可以按照个人喜好进行修改);选择附加语言安装(默认chinese);我们在下一步的时区选项里选择上海为参考时区(没有北京?);在随后的用户管理项输入管理员(root)口令,你还可以在这里添加多几个用户;然后我们选择要安装的软件包(空间够的话就选择全部吧),点击下一步,安装程序就开始把文件拷到你的硬盘上。</P></P><
> 拷贝完成后选择显卡和显示器的类型,登陆方式视个人喜好而定,推荐以文字界面登陆,你也可以选择"图形化",这样就可以在启动Linux后直接进入X- Window的图形界面。</P><
> 好了,到此为止你已经成功地把RedHat安装到你的爱机上了,重启后好好享受一下Linux自由奔放的世界吧。</P>
7 T- A, x" h4 U! b5 l
p) f( L& |$ l I6 m- g9 X! G! h
RedHat linux 9.0图形界面0 - KDE下</P><
> 4.制作启动菜单。 </P><
> Linux/Unix不能在市场上的到很好的推广很大一部分便是由于她与Windows的并不很好的兼容。虽然官方没有提供使各种系统兼容启动的方法,我们广大DIY者却能通过各种方法作到:
3 W: v( a9 c2 ]4 L
' [. @ |: l5 [! U6 ^8 q; C
现在系统的/boot分区被放在/dev/hda3,运行if=/dev/hda* of=/linux.sec bs=512 count=1 (hda*是你的Linux分区号,你如果不知道,可以用fdisk /dev/had查看一下,p是显示你的分区情况,q是退出,注意空格不能省 ) ,生成的linux.sec就在你当前的目录下,把它复制到Windows的C盘下(方法见后),再修改boot.ini文件,在里面加入C:\bootsect.lnx="linux"这一行,记住最后加一个回车,然后重启就OK了。</P><
> 笔者小注:从Linux/Unix里访问Windows</P><
>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从Linux/Unix里访问Windows系统里的文件的方法。这里我们要用到Linux/Unix中的mount(加载)命令,比如说现在想把Windows下D盘里的一首mp3拷到Linux/Unix系统里,我们先在Linux/Unix的mnt文件夹里新建一个文件夹,取名为win_d(你也可以随便取一个名字),然后在Linux下打开一个终端界面(图形界面下 点击"程序"-"系统工具"-"系统终端" ),输入"mount -t vfat/dev/hda5 /mnt/win_d",FreeBSD则稍有不同,为"mount_msdosfs/dev/ad0s5 /mnt/win_d"。然后你就可以在刚才你新建的文件夹里看到对应Windows系统下的文件了。</P></P><
> 同理可知,想访问E/F/G区的话只须把上面的数字5改为6/7/8即可,不过要是C盘的话就有点不同了,由于C是第一个主分区,所以它的数字代号应该是1。</P><
> Linux与FreeBSD的互访也是一样的方法,我们只要知道Linux和FreeBSD分区所对应的硬盘空间代号然后依葫芦画瓢就是了。这里对应着分别是hda3(Linux下访问FreeBSD)和ad0s2h(FreeBSD下访问Linux)。</P>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