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从622588210788****到Basel II协议
[打印本页]
作者:
seawolff
时间:
2007-6-12 19:59
标题:
从622588210788****到Basel II协议
<h4 class="TextColor1" id="subjcns!A20FD7ACCE991E94!422" style="MARGIN-BOTTOM: 0px;"></h4><div class="bvMsg" id="msgcns!A20FD7ACCE991E94!422"><p> 你的财富,放到哪里最安全,还是银行里面好,可是,银行如果破产,那么你也随之歇菜。银行的每一笔贷款都存在风险(expose of default),如果风险太大,即坏帐死帐太多,资金周转困难,银行就面昨歇菜,如今,银行的竞争越来越大,同时,没有健全的诚信制度保证,银行歇菜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风险只能降低,却不能避免,为了100%乃至200%的利润,银行也会铤而走险。<br/> 风险当然是相对的,欠别人1亿美金对我来说是巨大风险,可是对于比尔盖茨就不一样了,原因很简单,比尔盖茨有足够的资金去填补这个风险,个人如此,对于银行也是这样,如果银行的资本总额足够大,那么它就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所谓艺高人胆大,对于银行来说,就是钱多我就牛。<br/> 如果能够把银行所有的风险计算出来(风险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不同类型的风险是不一样的,所以各种风险前面应该加一个相对的权重,严格来说,叫作总风险加权资产(total risk weight asset)),放在分母上,分子是银行的资金总额,这样就得到一个比值,叫银行的资本充足率(CAR Capital Adequacy Ratio),我们就可以用CAR来衡量银行的风险,这个数值越高,说明银行能够承担的风险也越大,银行是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商业机构,不能恣意胡作非为,所以,我们得规定CAR的一个最小数值,这就是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最低规定,即8%,这个就是Basel II的第一支柱(pillar),非常重要。<br/> 最低资本要求是对银行自身的一个约束,同时,应该有监管部门对银行行为的约束,这就是外部监管,在中国是银监会;公众对于自身的利益也有知情权,银行应该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这就是市场约束。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是Basel II的第二和第三支柱,Basel II中详细规定了这三个支柱的一些细则,后两个不谈,我们来谈一谈第一支柱。<br/> Basel II中只显示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巴林银行的悲剧说明除此之外,还有两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即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是一些金融衍生产品(股票,汇率,期货等)对于银行的冲击,操作风险是指银行的实际操作所带来的风险。<br/>我们以信用风险为例来说明风险的量化。即怎样计算总风险加权资产。<br/> 假设公司共有N个信贷资产,每个信贷资产的风险暴露额EAD(Exposure at default),每个信贷资产的风险权重RW,则两者相乘再把所有的相加就是公司的暴露加权资产。所以,这里剩余的问题就是怎样测算信贷资产的风险权重。Basel II中规定了两种方法,谓之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nk Based Approach),前者是让银行外的机构代劳的方法,适用于小银行,后者适应于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银行,在国内来说,大家关心的就是内部IRB。当然,银行要满足实施IRB必须有一个最低标准,譬如,信用风险的有效细分,评级的完整性和完备性等,监管当局还要对最低标准进行检查。<br/> 与风险权重相关的组件称为风险要素,有违约概率( PD) 、违约损失率(LGD) 、违约风险值( EAD) 和期限(M) 。公司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有初级法和高级法两种:在初级法下,银行内部测算违约概率PD;在高级法下,以上四个风险要素都由银行内部测算。<br/> 得到四个风险要素后,就要根据风险权重函数计算风险权重,银行帐户中的风险根据资产共划分为六个类别,即公司、银行、主权、零售、项目和股权,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风险权重函数,在Basel II中都有定义。<br/> 回到细节上,剩余的还有一点,就是风险要素的测算,测算违约概率就是一个内部的评级。银行依据一定的模型,把所有借贷方的违约概率计算出来。业务的问题到这个层面上,那么就是技术的问题了,要得到这个打分模型,我们用数据挖掘(当然不仅仅是数据挖掘的手段,基本的统计手段也为大家所爱)。<br/> 以申请信用卡为例,在申请之前,我们会填写一些个人的资料,然后,银行会根据个人的资料给你一个打分,来判定你应该得到普卡银卡或者是金卡,用函数来表示,就是信用打分=f(个人信息),这个函数目前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函数,那么,这样统计就够了。<br/> 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个人的信用度是可以变化的,股市是牛市时,可能会出现个人恶意申请信用卡来透支,然后投入股市,这种消费让银行面临很大风险,能否有一个动态的模型可以让银行测量到这种风险,适时测量信用度?所以,个人信息是靠不住的,还要有消费信息,模型不是静态的,模型有生命周期。<br/> 另外的一个例子,如果您的信用卡被盗,而盗贼用你的卡出入于风月场所,游戏于高尔夫球场,那么,在盗贼这种消费之前,银行是否有一个系统能够检测到这种恶意的消费?从理论上来说,银行可以根据你的以往消费信息得到一个模型来检测这种异常的。</p></div>
作者:
w4ngyi
时间:
2012-1-16 20:42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