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层次分析法3 [打印本页]

作者: OLS    时间: 2009-2-3 21:05
标题: 层次分析法3
(2) 构造判断矩阵
6 Z& [1 J, }6 c5 p8 ^& Q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在决策者的心目中,它们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 I4 z3 Q" S8 Y' B) z! l7 Z在确定影响某因素的诸因子在该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这些比重常常不易定量化。此外,当影响某因素的因子较多时,直接考虑各因子对该因素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时,常常会因考虑不周全、顾此失彼而使决策者提出与他实际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数据,甚至有可能提出一组隐含矛盾的数据。4 v+ s2 k+ o0 r# o
Saaty等人建议可以采取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成对比较矩阵的办法。即每次取两个因子 和 ,以 表示 和 对 的影响大小之比,全部比较结果用矩阵 表示,称 为 之间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简称判断矩阵)。容易看出,若 与 对 的影响之比为 ,则 与 对 的影响之比应为 。' B* Z$ h4 j2 `) U4 a
定义1  若矩阵 满足
/ ~1 ?  Q/ f1 y1 @  v(i) ,(ii) ( ). @8 J6 `* d6 H, i8 V8 S! a
则称之为正互反矩阵(易见 , )。
2 y8 v, U7 b6 d: M关于如何确定 的值,Saaty等建议引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下表列出了1~9标度的含义:
: q0 y8 Z8 {' |: p; c8 V8 P
) T7 e6 R# W6 m( x标度        含      义- R; a# r( M. u4 g6 o  M+ S
1& r' ~4 H# P# n
3
5 O- f. b* _2 G7 U/ x. H* m5
5 C! U7 f. N; H) b& K! a. ^* m7
# f0 R+ z0 @" m, f5 q% P: Y, v9
4 O. n- E/ R. Y+ A! _1 r9 ~3 O2,4,6,8( u8 f2 l, H- m. L( _" i! r
倒数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相同重要性
" k; M* h/ h3 ?+ N3 q. o: u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稍重要
; D4 m! r9 L& V& K: N% o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
3 g" Z3 |+ C1 U+ _$ j0 M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
$ Y- k7 a. K& z+ I. R6 E  t2 g, v. W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 A  F$ g5 f$ g# \
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0 v3 X% v% q4 G# g; x% @3 P; b若因素 与因素 的重要性之比为 ,那么因素 与因素 重要性之比为 。2 r; ^" J3 o! [8 a) f# i

. c5 O7 |: }  _- c6 q7 M/ V9 T, E% T. V  \& z8 M4 Y# ^5 k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分级太多会超越人们的判断能力,既增加了作判断的难度,又容易因此而提供虚假数据。Saaty等人还用实验方法比较了在各种不同标度下人们判断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也表明,采用1~9标度最为合适。
作者: hanyang4347    时间: 2009-2-4 21:59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分级太多会超越人们的判断能力,既增加了作判断的难度,又容易因此而提供虚假数据。
作者: minedoc    时间: 2009-8-14 05:38
xuexixuxi ....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