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纠结结的三年,呵呵,写一些东西留作纪念吧。
大一:懵懵懂懂,初生牛犊。
其实听说数模是在高中的时候,呵呵,不过接触数模,是在来了华工之后。
大一的时候去听讲座,觉得老师很强大,师兄师姐们也很强大,讲的东西于我而言,不仅仅是全新这么简单,应该说给了我一种很难以言表的感觉,让我觉得有一种好好研究的冲动,前两天清理移动硬盘的时候,还发现当时下载的课件论文了什么的,呵呵,现在看来很幼稚的一些东西,但是当时,确实很有用,很珍贵的感觉。
大一时候参加校赛,弹弹猪,呵呵,很好玩的队名,不过那次是我真正的开始接触数模吧,写论文,想模型,而且写出来了,不过由于当时不会编程,不会计算,所以论文交上去的时候不到十页,全是公式,没有计算过程,嘿嘿~~
后来到公布结果的时候,看着台上答辩的师兄师姐,觉得太牛了,一个一个专业名词,真的很是崇拜,然后想着,明年,我也要站在上边,我也会和你们一样强大的,甚至比你们更强大。
大二:小试锋芒,卧薪尝胆。
大二的时候确实达到了大一时候的目标,我站在了校赛的答辩台上,耿哥,还有浩升,呵呵,一起坐图书馆查资料,一起熬夜写论文,呵呵,虽然时间很充裕,不需要熬通宵,但是依旧觉得很累,但是很有**,呵呵~
后来,整整一学期,每个周末都躲在宿舍写论文,用酸奶果腹,看着宿舍的兄弟们都很悠闲,自己一次又一次熬夜,两点,三点,四点,真的有过放弃的念头,呵呵,还好我坚持下来了。很坚定的坚持了下来,为了自己那个还很遥远的梦。
端午节的时候,认识了曾泓,呵呵,很幸运,在那个抉择的时候认识你。
这一学期的艰辛,呵呵,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大量的论文的积累,模型的积累,都是在这个学期内完成的,现在想想,还是很值得的。
大三:厚积薄发,**依旧。
为了GRE,为了数模,一年时间了,我在家呆了不到十五天,呵呵,有时候想想,还是有一些难受的。毕竟,未来真的有些渺茫,希望,天道酬勤没有失效。
.CUMCM的培训,比预定的集合时间早到学校十天,只为多看看论文,多熟悉熟悉模型,然后没日没夜的呆在数学系的机房,逼仄的半地下室,污浊的空气,呵呵,好在坚持了下来。MCM的培训,让我腊月二十六才回家,正月初三就已踏上回广州的飞机。两次熬通宵写论文,一个有一个模型的更换,为了让模型更好,一次一次的争执,还有网上的那些朋友,大家一起灌水,集思广益,呵呵~虽然有时候有些不情愿,其实当时特想说的是,没事儿的时候装装牛逼,跟别人装装专家;有事儿的时候装装禁用词语,可以安安静静的进行思考,呵呵~
还有数模队的同学,呵呵,大家一起熬夜,一起聊天儿,嘿嘿~
三载数模路结束了,这段时间,真的很值得永远记住。
为伊消得人憔悴----数模,呵呵~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