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标题:
1078
[打印本页]
作者:
挑战赛组委会
时间:
2010-5-3 06:30
标题:
1078
2010第三届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第一阶段论文
作者:
fenglibo
时间:
2010-5-8 16:39
1078队
2 ]7 f; j. @6 F: N* l
题目聪明的汽车
' z% k1 i, K2 f5 K5 L& y% o- L
关键词侧位停车,车身方位角,极限转弯最远点,约束,拟合,漂移停车
作者:
fenglibo
时间:
2010-5-8 16:41
摘要:
) n. I, }9 S, X% A2 g+ }
本文针对侧位泊车展开分析讨论,并建立模型进行计算,使模型达到预期两方面目
: \4 n# S& W- j* X; [
的:( 1)即纵然泊车结果不是很理想,驾驶员也可在泊车入位后,轻松的把车辆调整到
) A. O# E) I4 y: `. w3 d$ C) v! J
理想位置,以提高驾驶者的自信心。(2)有效利用车位空间。针对两方面目的中找到平
; o9 s- c& ]& ~; \
衡点,我们在本文中重点探讨和解决侧位泊车过程中三大问题,即泊车初始位置的确定,
' h; I8 M7 P+ ~; @, d* c
最小停车位空间的确定和普通停车位空间大小的确定。建立汽车运动学模型基础上,进
% x5 U) w$ V1 g$ m# B @2 s
一步拓展为侧位停车系统模型,用来计算不同车型所需的停车位空间,逐步得出普通停
7 I. E" x3 k- `
车位空间大小优化停车位的设计。最后大胆创新设计出漂移停车模型,得出更为节约的
9 P$ [/ a D0 k
停车空间。
6 h( G9 C9 Q: l
首先,作出相应的条件假设,定义成功侧位泊车标准,分析停车过程,分解停车步
. P* S5 j. X4 H+ \/ _. V+ m
骤。定义一次泊车,建立确定泊车初始位置的模型,分析影响整个泊车过程成功与否两
. _6 w) ~0 }# g# }1 H8 p5 ~5 r
大重点:
2 |- F# S* m) @; W! h+ F$ D, J9 z
(1)选准泊车起始位置
, y8 K1 X, `' X5 @
(2)泊车入车位时的切入点。
2 O7 h. s6 G. h, Q' l1 A3 |
宏观上将侧位停车模型转化成为车身方位角[图片] 逐渐减小的过程。
% x! @% B. y' s, E3 ?( _0 a4 t: Z
其次,通过计算极限转弯最远点,来确定泊车的初始位置。然后,先理想化停车位
5 O2 A$ _: z& G& Z3 J% p+ I
长度,即足够长时,使用“两次泊车”,即可成功完成侧位停车。分析泊车转向角对停
3 o: ?3 O5 f& B- S
车位长度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两次泊车”的最小停车位空间。
+ n( \, i W& }' x$ ]/ x% I4 M
由此进一步建立侧位泊车的运动学模型。从定性分析停车位空间大小对侧位泊车难
; n7 ~1 l$ E8 u( Z
度系数的影响。根据泊车运动学公式对汽车运动轨迹进行定量计算,得出约束条件轮距,
O$ @, D7 }1 O% O8 M0 ]# I: g
轴距及前轴中心点转向角,之后,将侧位停车根据转向角变化分解成步骤,即“n 次泊
+ u) k1 {" j* l$ o
车”,针对不同车型在不同停车位拟合计算转向角变化各点的坐标值,可对车辆车身进
( v+ H9 A0 D" f- s, y
行精确的定位,在寻轨算法中对泊车轨迹给出精确计算。
6 H+ |: y9 u, D; M. D
最后,分析了漂移停车模型的法律可行性,基于有经验人士的漂移实战经验,建立
0 v8 Y( r, n' f8 H& P
漂移物理模型,通过数据计算验证了漂移泊车的可行性以及漂移泊车的步骤。
作者:
fenglibo
时间:
2010-5-8 16:46
分析很透,很细,很全。。。。。。。。。。。
作者:
fenglibo
时间:
2010-5-8 16:46
欢迎回评,1226队。。。。。。。。
作者:
qfyh05
时间:
2010-5-8 18:40
回复
4#
fenglibo
1 l' R4 z8 V* _9 [* X' S$ c2 ~) ?0 B
8 M; _( D! |9 n. L! k/ ?$ |, U, u
* W [* f$ x3 u5 k7 o8 J
嗯,谢谢你评价,虽然比较简短,一起加油。
作者:
yyiinn1
时间:
2010-5-12 15:04
lai guanmoxuexide kankangeweidaxiadezuopin
作者:
2010ljh
时间:
2010-5-17 19:35
lai guanmoxuexide kankangeweidaxiadezuopin
作者:
karylihk
时间:
2010-6-30 18:06
如何才能看到呢
作者:
number2011
时间:
2010-7-2 17:20
来看看。。。。
% T h, Y1 ?# _; e
欢迎光临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http://www.madio.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