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3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归来,北大年轻的数学家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普大帝        

845

主题

28

听众

3万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4-25 15:37
  • 签到天数: 520 天

    [LV.9]以坛为家II

    网络挑战赛参赛者

    自我介绍
    我是普大帝,拼搏奋进,一往无前。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9-24 20: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从偶然打开数学的奇妙世界
    到如今成为一名
    获得终身教职的数学家
    刘毅与所钟爱的数学
    已结缘近三十年
    主攻三维拓扑和双曲几何
    刘毅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并于今年7月
    在第2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受邀作报告
    刘毅与数学的故事
    在他自在与坚韧的交融中
    在他从海外归来的笃定里
    仍在继续
    [img=1080,464][/img]

    9 U/ A0 ?) a2 o9 ^3 s/ q
    1、数学花园漫游记
    没有培训班和指导老师
    没有家长的敦促
    最开始迈入数学的大门
    完全是刘毅自发自觉的行为
    截至目前,刘毅已在国际数学顶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发表三篇论文,并在北大获得终身教职。但要追溯他与数学的缘分,还要回到他小学二年级时偶然获得的一本启蒙读物——《数学花园漫游记》。
    彼时,正在上高中的堂哥送给刘毅这本书,刘毅把它放在书架上不时翻阅。三年之后,他便差不多自学明白了书里的大部分内容——没有培训班、没有指导老师、没有家长的敦促,最开始迈入数学的大门,完全是刘毅自发自觉的行为。
    [img=659,659][/img]

    ; G1 K. p8 U% a$ j& j( t  \/ W/ F
    2019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再版、马希文所著《数学花园漫游记》的封面与内页
    刘毅到现在还记得书中的一个运筹学案例:关于如何安排车间的两台机器加工5个不同的零件,以达到最快完成任务的目的。作者通过在两根平行线上排列不同的时间组合,简洁准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给刘毅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在这本书的引导下,他在很小的年纪就得以窥见到课堂之外的数学世界,并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妙趣横生。
    2、成长道路上的明灯
    天赋在闪光之前
    总有一些目光如探灯一般
    先一步与之相遇
    刘毅在中学时期遇到了两个对自己帮助很大的数学老师——初中的曹建老师和高中的游家騋老师。
    身为教学新手的曹建老师有着自己独有的教学方式,并细心地发现了刘毅身上的闪光点。在曹老师的引导下,刘毅意识到自己或许在数学领域有一些独特的天赋,也让他的目光更加为数学所吸引。游家騋老师则引领刘毅更深入地走进数学世界,为他的求学路径提建议、做规划。
    游家騋老师对刘毅来说,有一些柔软但有力的吸引:“游老师身上有一种让人如沐春风的气质和魅力,我认为这种气质魅力的核心在于数学知识和思维带来的影响。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img=656,436][/img]
    ! @- R" R5 K) y! V9 r( `
    刘毅与高中老师游家騋
    高一暑假,北大数学科学学院举办“数学之星”夏令营活动,游老师推荐刘毅去参加。这对刘毅来说是一种肯定,也让他研习数学的意愿更加坚定:
    “在夏令营里为我们授课的都是来自北大数院的老师。从他们的讲述中,我感受到了数学在真正的数学家眼中的魅力。”
    凭借在2001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中的优异表现,刘毅来到了北大数院。在北大,他认识到了更广阔的数学世界,并且很快被其中一个领域——拓扑学吸引了目光。
    刘毅明确对拓扑学的兴趣,是在北大数院教授范后宏老师微分流形的课堂上。除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之外,范老师会将许多要点和细节发散到课本之外,把数学更广阔的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同学们充分的拓展空间,引导大家进行思考。
    刘毅记得,范老师布置的第一次作业,就是一道黎曼曲面拓扑的题。对于初入大学的同学们来说,题目艰深繁复,一开始没有几个人会做。随着课程的逐步展开,刘毅才领悟了那道题背后,范老师希望传达的深意:
    “其实做研究,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问题在一开始都是芜杂、含混、晦暗不明的,所有的疑惑都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探索才能逐步明朗。这样我们才能加深对问题本身及其背景的理解。”
    3、平等对话的魅力
    深耕学术之外
    拥有更丰满的人格
    这是老师们对刘毅更大的启发
    2006年,刘毅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进行博士阶段的深造。有一年,北大数院的王诗宬和丁帆老师受“轮胎面扭转一次的自同胚能不能扩张到4维球上”这个问题困扰良久,经过同学姚健钢的整理和转述,曾深入研习自旋几何的刘毅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极大兴趣。在和姚健钢进行了一整晚的深入探讨后,刘毅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解答思路和所选案例分享给了王诗宬和丁帆老师。两位老师在刘毅所提思路的启发下进行演绎推广,最终,一篇就此难题展开的专业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img=807,484][/img]

    $ _0 P& ]) B- m4 d
    刘毅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作为作者之一,这是刘毅在攻读博士阶段参与完成的第一篇专业论文。这段插曲,不仅使他深耕数学的信心越发坚定,也使他从中感受到了与专家学者平等交流的可能性和魅力。
    “他们是令人景仰的教授,而我只是博士一年级的学生。不管身份如何、成就如何,我们都能如此平等坦诚地交流,这是两位老师教会我的更为重要的东西。”
    [img=571,761][/img]
    # k6 Q! r' S7 `: ^
    刘毅与王诗宬老师
    几位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刘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呵护学生、拓展课堂、启发思考、崇尚平等、注重交流……老师们的闪光点,在刘毅身上都得到了丰富的内化与展现,也使他之后在重回北大的教学生涯中,除了“数学家”的身份之外,拥有更加丰满的人格。
    在与数学打交道的这些年,刘毅深知数学研究不是确定目标、然后浑身使劲的过程,解决问题的钥匙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所以他的研究没那么功利,常常怀抱着“得之我幸”的心态,在数学的世界里漫游。如果眼下的研究没有进展,他会再回头看看经典的理论书籍,以前没看懂的东西,时隔许久也许就通透了。这样的顿悟或许恰好就能用在未来某一次解决问题的关卡。
    4、归来,继续漫游
    数学的学习
    不仅指向既有的数学定理和事实
    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数学的一部分
    北大数院四年的本科学习,给刘毅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数院素来有学生自发组织讨论班的传统:几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吸引有同样偏好的同学加入进来。大家一起选择材料,在课外择时探讨,书本内容由此变得“更活、更宽广”,志同道合的同学之间也因此变得交融而亲密。
    也是在这样的经历中,刘毅领悟到,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指向既有的数学定理和数学事实,讨论的过程本身就是数学的一部分。
    “有好的想法,就去坦诚地充分交流,这是数学最自然的一种形式,或者是最接近本质的形式。”
    [img=807,484][/img]

    : r/ T! U4 M, e" H1 V, R# e/ I4 Z
    刘毅在北大讨论班上
    在完成博士学业后,因牵挂家事与祖国,更因怀有对北大的深切感情,刘毅重归燕园,现任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或正式或随意,总与师友同辈保持频繁的交流,这是北大数学人的特质之一,是北大数学人共同的底色,也是刘毅回归北大后最好的融合剂。
    “北大对我的影响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我的人生底色都因此而改变。在某一刻,它们会像条件反射一样,‘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我去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
    [img=494,522][/img]

    9 ^2 R$ s& m1 u' |
    刘毅在北大数院2021年开学典礼上致辞
    [img=806,485][/img]
    9 M8 s* s! q/ ]3 ^4 Q2 ]
    刘毅与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同事肖梁在北大图书馆
    从2015年回归北大,到2021年,刘毅已经成长为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2022年7月,第2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圣彼得堡举行,作为其领域世界级的代表学者,刘毅受邀参加这素有“数学界的奥运会”之称的大会,并作出45分钟的报告,分享他在相关领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与进展——这意味着刘毅的工作获得了国际学术界认可和关注。未满40岁,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鲜有。
    刘毅在参会后感叹:“每次会议前后都有很多相关的报道、科普,让很多平时遥远、孤立的数学研究内容走进公众和学术共同体的视野。”
    [img=1080,1028][/img]
    $ o7 w+ h- C6 T* _5 c
    刘毅在第2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演讲海报
    [img=1080,545][/img]

    / v8 u# ~$ m3 T- O6 Y
    第2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北大线下观摩现场
    三十多年来,在天赋的基础之上,刘毅漫游世界,仍对数学钟情一方。在这条通往数学王国的道路上,刘毅正当其年,还有下一个三十年可以期待。
    个人简介
    刘毅,2006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2015年7月入职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刘毅是几何与拓扑领域优秀的青年数学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三维拓扑和双曲几何。今年7月,刘毅在第2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邀请报告。

    “燕归来”系列报道
    聚焦选择北大的优秀归国青年学者
    他们的鲜活故事折射出北大校园文化精神
    生生不息的脉络传承
    从他们身上
    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人那份独具的追求卓越
    报效家国的情怀
    [img=1080,369][/img]
    ' j, H( D) F5 T/ f6 ^' J2 L
    来源:北京大学强国号发布
    采写:王悦
    图片:受访者提供

    , z  w- s: z* t# b- S" c( z1 Z
    责任编辑:李慧宁 李彤
    3 M- R  {* |' m7 p. @- [. |  x6 X: e
    $ c" E0 |2 G9 J* c5 K( }$ u
    1 {; k' W0 j* {' D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手机版|Archiver|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GMT+8, 2024-4-26 05:39 , Processed in 0.465476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