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地址 登录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返回首页

1546397057的个人空间 http://www.madio.net/?34205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49:中国成为世界科学强国的希望何在?

已有 498 次阅读2011-11-1 14:32 |个人分类:科学网| 中国

有理想的青年人是中国科学的希望。 
 
为了支持青年的成长,需要老师、资源分配者尽其所能,发现青年人的特长,提供环境和体制,倾力支持有志向的青年人,从根本上改变迄今中国科学成就远低于人口七百多万的瑞士、落后于日本六十多年的现状,期望在2049年前将中国建成世界科学强国。 
 
希望青年人有智识追求的志向。中国传统的孔孟之道总体优于起源中东盛行西方的宗教,但过分重视人际关系,相对忽视探索自然,导致思想深度和思维方法的欠缺。科学在近现代中国也可能主要被作为是技艺。进一步把科学作为文化根植于中国,成为我们社会灵魂的有机组成,将是青年人可以承前启后为之奋斗的一项事业,建立和坚固中国文化的新支柱。 
 
希望青年人有科学研究的热情。中国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出问题和危机。青年人中或许再现蔡元培先生80年前担忧的倾向:以赚钱做官为目的选择所学的专业,有可能中国近百年前赴后继提高科学的努力昙花一现,在条件改善后,科学却在青年人中重新成为冷门。缺乏强大科学基础,只重视当官和金融的中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强国,而可能小富即安。中国需要每一代青年中有部分优秀学子做科学,在中国的土地上做科学,保障中国的长期繁荣。 
 
希望青年人有自尊自信的风格。如果青年人对中国前途乐观,就不会对未来中国科学的主流失望,不会将精力充沛时期都用在国外而敢于在中国起作用;如果有自尊,就不会从中国科学界科学家和科界商人混杂的各色先例中,仿效中国式的“成熟”去拉关系讨人欢喜,而集中精力做出超越前人的工作;如果有自信,就无需委屈自己学习目前中国流行的“聪明”,而把脑力和时间用到最值得自己发挥之处,在科学领域做出扎实的工作。 
 
两千多年来中国科学总体从来不如西方、未形成科学体系,可能因为对探索自然和真理的热情不足。一百多年来中国科学成就有限的原因是环境和物质条件较差。而现在,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已经显著改善、一些单位的硬件超过国外先进水平。此时,我们不能把人民提供给科学和技术的资源视为用于分配的利益,而应该视为对中国科学界能否承担社会期望的挑战。 
 
今后四十年,大家协力奋进,通过自己的工作,支持一批真心做科学的青年,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真正的科学强国,以中国出现的科学成果,服务于中国的繁荣、有益于世界的福祉、贡献于人类的精神家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11-5 04:50 , Processed in 0.703994 second(s), 28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