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地址 登录
数学建模社区-数学中国 返回首页

sdccumcm的个人空间 http://www.madio.net/?3694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MCM论文精读阶段小结

已有 235 次阅读2012-6-8 11:21 | MCM, 仿真

 “MCM论文精读”给我锻炼特别大:5个专题,周中让我们读论文/程序,周末两次课讲解。到目前为止已经上完的3个专题来简单说,主要读的是这个研究思路:其实慢慢能从中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其中有一点就是都离不开仿真。
简单来说,仿真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真的不是最重要的——至少本质上来说。它是一个工具。我们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有了模型、数学公式或者纯算法,用程序设计来达到test/run的目的(英文里用的是这个词,我觉得很关键。就是打好了一把兵器,你去挥一挥的意思——挥一挥,看看锋不锋利?有缺口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在看这几篇论文中,我发现其实真正重要的是仿真前的准备,也就是标准、规则的制订。最典型的要算是登机问题(用的元胞自动机的思想编程,有时间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元胞是个应用很广的东西):制订一些条件(里面当然有假设),比如客人分成残疾、成人、儿童(速度不同),放置行李时时间延迟多少,如何选择座位(也就是不同的算法,从机尾到机头/靠窗到过到等等)。
最后通过run,得到结论。但是注意:后面的篇幅, O奖论文对run后的分析——不同算法的comparison对比,比如这个算法在总登机时间少,但在人均登机时间不佳,然后分析原因…最后给出个conclusion:对不同情况、不同机型,采用什么登机法。 我看了这3篇,都在这类似“后期处理”上做的很棒。这也是一个应有的研究顺序,自然地,而非去凑结果——这也是为什么gamma刀那篇,虽然结果非常差,但仍获奖的原因。
回归思考,若要像这样把模型integrate 做得很完整,我们也得有实现模型的能力手段,要不即便建好了不错的前部,但run不出来,后面自然也没内容可做了——从这个角度,仿真也是使研究得以进行下去、使研究更完整的一个手段,我们将它看做一种“实验”可能更好。
5.2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sdccumcm 2012-7-3 02:59
自己的总结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9-22 00:38 , Processed in 0.843192 second(s), 2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