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一支数模队伍的组成是这样的:一人有较好的撰写论文的基础,一个人有比较强的数学基础,另一人有比较好的编码能力。当然,最好能有一个能力比较全面的人担任队长,这样能统揽全局。我感觉,3人组队,正好,4人太多,2人太少。组队赛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配合,讨论的时候,一定要多听,让队友说完,有意见的时候,要等到他说完,或者说完这句话,不要马上打断;对自己的观点陈述要清楚,想清楚思路之后再向队友陈述。这里说句题外话,就是希望大家能在数模培训期间多和别人交流,寻找合适的队友,确保三人组队的知识面能达到最大,能合理分工使每人都有所专攻。最后,一支队伍的配合是要靠磨合的,平时在一起多讨论多练习,分工明确又要团结统一,这就是磨合出来的。
: ~* F6 u7 P* O) z, [& V$ } 由于数模的国赛一般是在开学后2周左右的时候,所以到开学后才开始准备数模通常会来不及。暑假中有大量的时间,但是由于放假会造成队员间交流不方便,而且有些同学回家后没法上网查资料什么的也是很麻烦的事情。这里建议队伍尽量在暑假前分工,暑假时要看的论文、书籍在暑假前提前准备,通过暑假的学习中要让自己胜任自己需要承担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的知识要有所拓展,能建立模型,又会写程序,不是更好吗?8 G1 y R: |4 n R
在我们队里,Uriel和我既是数模的队友又是ACM的队友,每天一起做题一起讨论,互相看代码和文章,这样比赛的时候配合敲代码和写文章才能默契,才能有一样的风格,就如同一个人所为。在最后一次的FINALIST队伍中,小学弟HCH仍是ACM队的现役队员,代码能力相当强。于是在那个队伍中,三个人对算法都比较熟悉,可以一起讨论算法;我单独负责建立模型,写模型那一部分内容;Uriel写算法和计算结果;HCH就承担了所有的编程任务。其实,三人做题,就是比一个人强,思想的碰撞总能弄出点火花出来。
" [: @# j, N&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