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模比赛之后
2012年12月4日
比赛结束后。写下几行字,以作留念。
最忘不了的就是这次竞赛的报名,虽然早就知道这次竞赛,但是惧怕英语,要求是全英文论文,不敢参加。
直到竞赛的前一天下午,也就是周四下午,我们最终才决定报名、银行汇款、发邮件……我们这样认为这次竞赛就算是为四级英语做准备了……
【周五】上午:问题翻译、选择题目;
下午:搜集资料、数据、获得论据;
晚上:建立模型一;
【周六】上午:同组者翻译模型一,解决问题一;
下午:嘿嘿,10月18!
晚上:模型二思路搭建
【周日】上午:建立模型二,并解决问题二;
下午:同组者翻译上午内容;
晚上:建立模型三,解决问题三,并翻译问题三(这天超累啊)
【周一】上午:同组者写摘要、引言;写模型的评价与改进,并翻译;添加附录。
中午:论文各个模块组合,排版。
已经是两天8分,终于完了。
半小时后到邮局,邮寄论文,坑人的特快快递,23……
这几天,留给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多读论文比看教材来的多。从8点到晚上11点,一刻不离电脑,要耐得住,沉得住。思想很重要。会与不会两码事,只要肯做。英语我真的给你跪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真的很重要。所有的课程的思想都要有。
推荐网站:学校图书馆,数学中国。
A题的问题是用机器人模拟端咖啡,考虑在走动时不会使咖啡溅出的因素。有人好像用了流体力学的知识。
B题的问题是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讨论亚马逊森林砍伐的影响。我们用了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物种栖息地面积和时间的函数表达式,物种灭绝数量和事件的函数关系式。
2 成绩公示之后
2013年1月18日
前几天 偶然之中,打开了数学中国的网站。看到成绩公示的页面。紧张中,看到自己的队号1112。OH 我的天.82分。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因为当初也只是带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做比赛的。没有任何的期待与期许。况且我们付出的时间是别人的0.8倍。没有熬夜,也没有通宵。
在竞赛期间。我碰到了他组一位英语特牛逼的人。我给他跪的稳稳的。可是我们菜鸟只好一句句的翻译。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获得一等奖。
事实证明,菜鸟也有出头之日。、
英语,不好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