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79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2-11-28
- 注册时间
- 2017-6-12
- 听众数
- 15
- 收听数
- 0
- 能力
- 120 分
- 体力
- 36109 点
- 威望
- 11 点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13773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1
- 帖子
- 616
- 主题
- 542
- 精华
- 10
- 分享
- 0
- 好友
- 225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11-14 17:15 |
---|
签到天数: 74 天 [LV.6]常住居民II
 群组: 2019美赛冲刺课程 群组: 站长地区赛培训 群组: 2019考研数学 桃子老师 群组: 2018教师培训(呼伦贝 群组: 2019考研数学 站长系列 |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数学,作为理科学科中的母学科。该学科学得如何对学生学习理科中的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在初中教学阶段起到了强大的牵引作用。所以作为初中生来说,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就出现在应用题的解答上,在每次考试中失分最多的就是应用题。很多学生怕见到应用题,不管应用题难度的大小,遇见应用题就产生畏惧感。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在思想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应用题也就是常说的数学阅读题,关键是要多读,读书百遍,其意自显。首先给学生鼓足勇气见到应用题不要怕,读上几遍后,再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因为题目涉及内容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要把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答,让学生把自己投入其中,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设身自己于情景之中。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摆脱害怕应用题的阴影,从而喜欢上数学应用题。
二、 教会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让学生迎难而上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种类不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应用题进行分类教学,从每一种类入手教会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将应用题的教学分为:和差倍分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形积问题,销售问题,数字问题,浓度问题,劳力调配问题,栽树问题,时钟问题,比例问题,平均数问题,年龄问题共十三个种类。不同种类的应用题有不同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如:行程问题:路程=速度x时间;工程问题:工程量=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浓度问题:浓度=溶质/溶液,溶液=溶质 溶剂;形积问题:物体的形状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但物体的面积或体积不变;年龄问题:两人的年龄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两人的年龄差不变。同种类的题又有不同的类型,如:行程问题分为:相遇问题,追及问题(包括同地不同时,同时不同地),环行问题(包括背向而行,同向而行),航行问题(航海:顺水速度=静水速度 水速,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航空:顺风速度=静风速度 风速,逆风速度=静风速度–风速);栽树问题可分为:环行栽树:栽树的棵数=分得的段数;直线栽树:栽树的棵数=分得的段数 1。这样对于每个种类的问题分别向学生讲清他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让学生在自己解题时首先分析这道题属于哪种题型,然后根据这种题型的等量关系和数量关系设出相应的未知数,这样就使原本比较复杂而无从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化,让学生消除害怕的心理,敢于主动解答应用题。
三、 加强一题多解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方法能够比较轻松的解答很多数学应用题的时候,老师在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解答的这些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写出其他的解法,分析比较哪种简单易懂,例如: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骑车20千米到b地,已知甲比乙每小时多行3千米,结果甲比乙提前20分钟到达b地,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大部分同学设甲每小时行x千米,则乙每小时行(x-3)千米,由题意可列方程为:20/x 1/3=20/x-3,;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有一部分同学设甲用了y小时到达b地,则乙用了(y 1/3)小时到达b地,由题意可列方程为:20/y-3=20/(y 1/3),这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了结论,这样,通过解答后的比较,揭示其共性,突出其差异,使学生形成纵横交错,有机互补的认知网络结构,学生解题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解题方法,学到数学的思考方法,使学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同步发展。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把握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会有一种成功感,老师借此机会寄予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的去钻研,里面有很多的奇妙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这样就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去解答更多的应用题。
|
zan
|